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浅议如何让快乐学习走进初中数学课堂

【作者】 石朝美

【机构】 贵州省六盘水市第二十中学

【摘要】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活泼向上的、快乐主动的、乐园式的课堂,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快乐地、主动地学习数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率调查结果显示,学生一般对数学缺乏快乐感,较多的学生对数学难以形成愉快的心理体验,在实际的教学中,笔者就如何让学生享受“快乐”的数学学习,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关键词】快乐学习;学生;教师;魅力;情境
【正文】
  我们经常会听到很多老师都在抱怨:“这个班的学生真笨,上课的时候,全班同学都在认真听讲,课堂也很安静,但考试的时候就一塌糊涂……”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不能抱怨,应该静下心来好好地想一想:是不是我们的工作不到位,是不是我们的方法不够好,是不是我们没有引导好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没有让学生真正成为一个学习的主人?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我们应该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活泼向上的、快乐主动的、乐园式的课堂,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快乐地、主动地学习数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率。平静的课堂如同一潭死水,激不起半点涟漪。教师的教学对象是活生生的具有一定发展性的人,教师教学的最终目标是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发展。笔者从事数学教育多年,深深地体会到,要挖掘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就得发挥数学的学科本质特点,真正让学生做到快乐学习。那么,如何让初中学生快乐学习数学呢?我们课题组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研究,试图从课题研究答案中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找到一些有益的途径。
  一、什么是“快乐学习”
  我认为,快乐学习就是把学习当成自己的爱好,或者一种乐趣。把压力变成动力,不要当成煎熬受罪。玩就痛痛快快地玩,学就踏踏实实地学,这样学习才能更快乐。
  快乐学习不是单方面的问题,而是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有机的组合,缺一不可。
  二、学生的学
  1.认真安排好你的时间。首先你要清楚一周内所要做的事情,然后制定一张作息时间表。在表上填上那些非花不可的时间,如吃饭、睡觉、上课、娱乐等。安排这些时间之后,选定合适的、固定的时间用于学习,必须留出足够的时间来完成正常的阅读和课后作业。当然,学习不应该占据作息时间表上全部的空闲时间,总得给休息、业余爱好、娱乐留出一些时间,这一点对学习很重要。一张作息时间表也许不能解决你所有的问题,但是它能让你了解如何支配你这一周的时间,从而使你有充足的时间学习和娱乐。
  2.学习前先预习。这就意味着在你认真投入学习之前,先把要学习的内容快速浏览一遍,了解学习的大致内容及结构,以便能及时理解和消化学习内容。当然,你要注意轻重详略,在不太重要的地方你可以花少点时间,在重要的地方,你可以稍微放慢学习进程。 
  3.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在课堂上充分利用时间,这也意味着在课后少花些功夫。课堂上要及时配合老师,做好笔记来帮助自己记住老师讲授的内容,尤其重要的是要积极地独立思考,跟得上老师的思维。 
  4.学习要有合理的规律。课堂上做的笔记你要在课后及时复习,不仅要复习老师在课堂上讲授的重要内容,还要复习那些你仍感模糊的认识。如果你坚持定期复习笔记和课本,并做一些相关的习题,你定能更深刻地理解这些内容,你的记忆也会保持更久。定期复习能有效地提高你的考试成绩。
  5.有可能的话,找一个安静的、舒适的地方学习。选择某个地方作你的学习之处,这一点很重要。它可以是你的单间书房或教室或图书馆,但是它必须是舒适的,安静而没有干扰。当你开始学习时,你应该全神贯注于你的功课,切忌“身在曹营心在汉”。
  6.树立正确的考试观。平时测验的目的主要看你掌握功课程度如何,所以你不要弄虚作假,而应心平气和地对待它。或许,你有一两次考试成绩不尽如人意,但是这不要紧,只要学习扎实,认真对待,下一次一定会考出好成绩来。通过测验,可让你了解下一步学习更需要用功夫的地方,更有助于你把新学的知识记得牢固。
  三、教师的教
  1.提高教师的个人魅力
  爱其师则信其道。数学绝不仅是数学素养的培养,它更是一种师生心灵的直接撞碰的人格魅力的相互影响。一位保持乐观、自信、风趣、幽默的态度和有亲和的语言风范的教师,通常会赢得大多数学生的好感。在日积月累的教学中,它会对学生的思维、心理品质、兴趣爱好等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我国著名的数学家苏步青教授起初是带着史书走进数学课堂的,由于他的数学老师把数学讲得生动活泼,兴趣盎然,最后使他深深地迷上了数学。陈景润数十年一直遨游于“深邃的数学领域”与他的中学数学老师的多方面影响有着密切的关系,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学生由于对老师的崇拜,便产生了“爱屋及乌”或“投其所好”的心理,这便是学生愉快学习的一种最直接的感情。利用个人魅力为数学科创造激情和创造快乐,会让学生因你的存在而感到幸福,会让学生把数学课堂当作他们成长中的精神食粮。
  2.创设有趣情境,让学生追寻快乐
  新的学习兴趣很少凭空出现,多半是对已有兴趣的衍生物。因此,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的最新、最普遍的兴趣爱好,然后从中截取一些对我们本节课有用的片段,教师要不断引导,让学生不断地去体验,从而很快的抓住学生的注意力,随后一一剖析,还原出本节课的内容。比如在上到数学的变化里的“一一对应”知识点时,笔者截取了《西游记》里的二郎神追打孙悟空的片段:孙悟空在逃跑的过程中,变成一个酒家,可尾巴藏不住,便把尾巴变成了一根旗杆,从而被二郎神所识破……任何事物不可能无缘无故的生成或消失,所以,这个例子可以为“一一对应”这个知识点找到一个美丽的参照物。同样,在我们数学里,也有那么一面照妖镜:“平面直角坐标系”,因为它可以把函数的现象和性质都放映出来……数学知识从表面上看,是一些纯理论的演绎与推理。但是,如果创设情境把这些纯粹的理论与公式放到现实中一个活生生的事例中去理解,就容易让学生看清它的至美与至乐,而至乐的东西又恰是学生喜欢追求的。通过创设情境学完相关数学内容,学生感到学习数学知识是件愉快的事,就会更加乐意学习数学,追寻快乐。
  3.运用网络知识,增加学生兴趣
  现在,我们面对的学生已经不是单纯的人,他们在网络时代,与外面的世界已经紧密相连。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采用网络上的趣题也可以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如以谜语的形式出现更加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稍举几例:谜面:0000(谜底:四大皆空);谜面:0+0=0(谜底:一无所获);谜面:0+0=1(谜底:无中生有);谜面:1的n次方(谜底:始终如一);谜面:1/2(谜底:一分为二);谜面:9寸加1(谜底:得寸进尺);谜面:1÷100(谜底:百里挑一);
  谜面:1,2,3,4,5,6,0,9(谜底:七零八落);谜面:2,4,6,8(谜底:无独有偶)。这样的教学方式轻松愉快,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4.从典型事例中创设经典情境
  “等量代换思想”是数学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思想,但同学们对它的认知往往不够深刻,从而很难理解它们在数学领域中的变化和作用。笔者以《曹冲称象》为例,引入课题,让同学们既了解古人的智慧,又能明白“等量代换思想”:它不仅用相等的量去换,而且,还隐含着在形态上的一个变化,所以它是我们数学里最常用的一个法宝。在介绍分类讨论思想时,我先问同学们:“四减去一,等于多少?”同学们都会齐声回答:“等于三。”我顺势再问:“四个角减去一个角,等于多少个角?”他们就会有所动摇,然后让他们进行讨论,最后得出三种结果,从而引出分类讨论思想。
  数学典故不仅趣味性强,而且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丰富的想象力,不仅能够活跃课堂,而且能令学生产生愉快的学习心理,学生自然意兴盎然,其乐无穷,会更乐于学习。
  5.增强数学的趣味性
  在《曹冲称象》中,用石头的重量来称出大象的重量固然重要,但称这头大象的船也很重要,它起到了桥梁的作用。所以,数学中的“=”号,我们应该给予它更生动、更贴切的比喻,它不仅是课本里的“天平”的等价作用,它还有“桥梁”的等量和转换作用;又如sin2a+cos2a=1,它便是由角的领域转换到数的领域。由此,我让同学们去寻找现实生活中的这种形式或空间转换的例子,激发他们的发散思维。同学们变得异常活跃,除了联想到水力变电,电又变成力等等之外,又有个同学还说到了“鹊桥”,说可以让人通过“鹊桥”到达仙境。我马上给予表扬:“这位同学说得很好!‘鹊桥’是一座美丽的桥,也是人类追求容颜美丽、长生不老的一座桥。目前,我们的科学家们还在努力当中,让我们一起努力,相信人类的未来不是梦。”没有一个更贴切的比喻和载体,学生就很难理解数学式子当中,每一个元素所隐含的奥妙,那样自然会让学生失去了学习兴趣和快乐感。
  6.用图表、诗歌或顺口溜等让学生感受数学的诗情画意
  图表在我们的数学课的章节小结里,用得相当普遍,它对知识的贯通、分类、比较都具有很大的优势。而在识记圆周率的小数点后二十位时,古人就用“三天一次一壶酒……”的诗句把枯燥的数字问题形象化、有趣化;在总结因式分解的规律时,我把它编成象七律诗一样的形式:“首先提取公因式,其次考虑用公式,十字相乘排第三,分组分解排第四,几法若是都不行,拆项添项试一试”;在解不等式组的总结中,我把它以顺口溜的形式出现:“都大取大,都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取不了”等等。通过以上方法把原本枯燥无味的数学变得更加通俗、形象、有趣,从而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
  著名教育理论专家叶澜教授在她的《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一文中提出:课堂教学蕴含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新人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才有真正的生活。按照叶教授的观点,我们不妨这样说:“快乐课堂”其实就是师生双方共同焕发出生命活力的场所。 
  让课堂成为学生享受优质服务的场所,而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优质服务的提供者,就是我们老师。可以这么说,学生满意的课堂就是“快乐课堂”。这需要我们时刻保持一种强烈的责任意识、危机意识和竞争意识,勇于承担属于自己的义务。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我们真正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已经不能适应现实需要的落后观念,及时调整心态,改变教学方式,我们就一定能成为一名紧跟时代步伐的优秀教师。
  总之,我觉得,数学教学,离不开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数学是一个任重道远的任务,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应始终帮助学生找到学习数学的快乐,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提高学习效率,让我们的学生快快乐乐地在数学大观园里享受成长的快乐。
  参考文献:
  [1]高明书《教师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
  [2]文萍《心理学理论与教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1999年8月
  [3]《探索与实践》2007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4]陈晓瑞,马建华《试析新课程标准指导下有效教学行为的基本特征》教育科学研究,200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