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形成性评价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魅力浅议
【作者】 沈良祝库
【机构】 贵州省玉屏县中等职业学校
【摘要】形成性评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具有较高的魅力,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三点,即:制定阶段性评价表;成立课堂、课外学习小组;建立学生学习成长袋。【关键词】高中英语;形成性评价
【正文】
形成性评价(Formative Evaluation)最早是由美国芝加哥中学的哲学家斯克里芬1967年在他的《评价方法论》一书中提出来的。所谓形成性评价,是指通过诊断教育方案或计划、教育过程或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为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提供反馈信息,从而提高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质量的评价。?斯克里芬之后,美国教育学家布鲁姆S.Bloom首先将这一评价方式引入课堂教学。布鲁姆将教学评价分成三大类: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布鲁姆认为:“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获得有关教学的反馈信息,改进教学,
使学生知识达到掌握程度所进行的系统性评价,即为了促进掌握尚未掌握的内容进行的评价。”
形成性评价所要达到的目标就是在教育活动过程中,通过不断了解相应活动进行的状况,及时对其进行调整,进而提高活动的质量。形成性评价与传统评价的区别之一就在于它是为了“整体改进”而进行的评价,而不是一味地依据成绩评判优劣。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的中学英语在各个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但也存在诸多问题:中学英语教学发展不平衡。就全国范围内而言,这种不平衡体现在两方面:地区性不平衡和学校之间的不平衡;中学英语教学中不同程度存在着重成绩、轻过程的现象。不少学校的教学模式比较单调,学生的应用能力提高不明显,与社会的需求仍然存在差距;英语师资方面短缺。据最近统计,我国讲授中学英语课的教师人数为5.5万人左右,与所教学生的人数之比为1:160。中学英语教师普遍负担工作量高,但学历层次偏低,进修和培训机会较少,而高等教育的发展速度相对又很快,这势必对中学英语教学造成越来越大的压力,相应地,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中学英语新的发展形势。传统的评价方式注重学习结果,如:终结性评价只利用结果整齐划一地评价所有的学生,在某种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个性,不利于学生发展的多样性,不利于现代教育目标的实施,其直接影响就是不能全面、科学、正确地反映学生英语学习的情况,评估英语教学的质量,从而丧失了它在英语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随着国家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形成性评价也越来越受到各
个高校的重视,特别是针对学生基础参差不齐比较严重的情况,如果只强调传统的评价,显然是不合适的。而形成性评价则强调学习过程,重视评价的反馈机能,其目的在于建立适合于教育对象的教学模式,弥补终结性评价的不足。除此之外,形成性评价还迎合了科学发展观,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为中学英语教学开辟了新的思路。
国内英语形成性评价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虽然关于中学英语形成性评价的研究较少,但也取得了不少的成果:如:户进菊和阎锂对形成性评价的目的、原则作了详细的解释,并阐述了形成性评价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方法和意义;曹荣平,张文霞,周燕尝试性地提出了英语写作教学研究模式,分析了针对中学生写作自主能力形成性评价所产生的影响。虽然国内学者对形成性评价的研究角度也略有不同,但统一的一点是:形成性评价的价值是肯定的。如郭茜提到:形成性评价有利于帮助学生增强学习动力,提高学习自信,成为自主性学习者。苏鹏指出:形成性评价对我国外语教学理论、教学方法、学习理论都将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将大大有利于我国外语教学从知识传授型向能力培养型的转化。形成性评价的渗透使得语言的学习过程得到了充分的重视,它明确了学生的学习目标,体现了素质教育理念,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信心,无疑会对教学质量起到提高作用。
为了有利于改革和推进教学工作,我们对形成性评价采取了以下措施:
(1)制定阶段性评价表。
设计教师对于形成性评价相关的文献和知识进行仔细的分析研究后,制定出英语课堂、课外阶段性学习评价表,由教师、学习者和小组同学共同参与,在每个月的月末对学习者进行英语学习阶段性小结评价。评价表记录学习者课堂、课外行为方面的评价,分别由教师评价、学习者自我评价和小组同学评价三部分构成,这部分评价成绩纳入平时分成绩,所占份额是期末成绩的40%。在此基础上,形成性评价能够科学地、准确地反映学习者的学习情况,这样教师才能及时
有效地制定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从而有效地提高学习者的成绩。
(2)成立课堂、课外学习小组。
中学英语教学不同于专业英语教学,班型庞大,人数过多,往往使得教师顾此失彼,为了使每个学生都能有说英语的机会,可以组成学生学习小组。每次课后,以小组为单位,小组同伴之间就小组成员的课堂表现的各个方面进行互评,教师和学生对被评价学生的学习行为写出评语,指出优点,并提出改进建议。反过来,被评的学生将根据小组成员和教师的评价写一个总结,确定自己的改进目标。但是课堂时间毕竟看限,所以还需要组织有效的课外学习小组对课外学习进行评价。比如:开办英语角,英语情景剧大赛等。这样便使得每名学生都参与进来,既能增强班级凝聚力,又能培养并加深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使得每名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
(3)建立学生学习成长袋。
建立学生学习成长袋是形成性评价的重要内容。成长袋展示了学生在努力学习后所取得的进步和成绩,以学生的平时课上课下表现为主,只要进步就有记录,期末和平时测验评价挂钩,以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成长袋的内容主要有:学习记录档案(教师和学习者一起设计的学习任务:总体和阶段目标、达到目标的具体措施、每一阶段任务完成情况评语、学习者的进步状况及感受等);平时测验;课外学习行为的记录。如:各种英语竞赛获奖隋况、英语情景剧作品的录像等。
经过一年的实践,发现有进行实验的两个班的学生普遍有着很高的学习英语的热情,掌握了一些英语学习的策略,成绩从年级的第六和第七名跃升至第一和第二名。从实践中可以看到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实施形成性评价的主要作用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形成性评价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有更多的决定自己学习的权力,并使学生放开了对结果过分担忧的包袱,重视过程,享受过程。例如,在“四人小组竞赛”和“课前报告”活动中,学生可以选择自己熟悉的感兴趣的人或事,他们对这些活动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学生们在评选本学期最喜欢做的一件事时写道“课前报告使我们印象最深。它不仅锻炼了我们们的口语,还提高了我们们的胆量和勇气”;“我们想学习英语不应只是做练习,使用应该是最重要的。如果我们们多做一些有关课题的课前
报告,我们们会发现英语学习有趣得多,容易得多”;“课前报告是最有趣的。它不仅带给我们们笑声,还给了很多练习的机会。这真是我们们改进语音语调和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的一次很好的机会”。形成性评价鼓励学生进行自我们评价和相互评价。看到自己的进步和同伴的赞赏都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例如,学生在《听力情况反馈表》中看到自己的错题数越来越少,在课前报告后得到同学的掌声与喝彩,这些比老师给一个分数更有成就感,形成性评价在高中英语课堂
教学中确实有很大的魅力,这种模式已得到学校领导和老师的肯定,深受学生欢迎。
形成性评价(Formative Evaluation)最早是由美国芝加哥中学的哲学家斯克里芬1967年在他的《评价方法论》一书中提出来的。所谓形成性评价,是指通过诊断教育方案或计划、教育过程或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为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提供反馈信息,从而提高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质量的评价。?斯克里芬之后,美国教育学家布鲁姆S.Bloom首先将这一评价方式引入课堂教学。布鲁姆将教学评价分成三大类: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布鲁姆认为:“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获得有关教学的反馈信息,改进教学,
使学生知识达到掌握程度所进行的系统性评价,即为了促进掌握尚未掌握的内容进行的评价。”
形成性评价所要达到的目标就是在教育活动过程中,通过不断了解相应活动进行的状况,及时对其进行调整,进而提高活动的质量。形成性评价与传统评价的区别之一就在于它是为了“整体改进”而进行的评价,而不是一味地依据成绩评判优劣。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的中学英语在各个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但也存在诸多问题:中学英语教学发展不平衡。就全国范围内而言,这种不平衡体现在两方面:地区性不平衡和学校之间的不平衡;中学英语教学中不同程度存在着重成绩、轻过程的现象。不少学校的教学模式比较单调,学生的应用能力提高不明显,与社会的需求仍然存在差距;英语师资方面短缺。据最近统计,我国讲授中学英语课的教师人数为5.5万人左右,与所教学生的人数之比为1:160。中学英语教师普遍负担工作量高,但学历层次偏低,进修和培训机会较少,而高等教育的发展速度相对又很快,这势必对中学英语教学造成越来越大的压力,相应地,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中学英语新的发展形势。传统的评价方式注重学习结果,如:终结性评价只利用结果整齐划一地评价所有的学生,在某种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个性,不利于学生发展的多样性,不利于现代教育目标的实施,其直接影响就是不能全面、科学、正确地反映学生英语学习的情况,评估英语教学的质量,从而丧失了它在英语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随着国家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形成性评价也越来越受到各
个高校的重视,特别是针对学生基础参差不齐比较严重的情况,如果只强调传统的评价,显然是不合适的。而形成性评价则强调学习过程,重视评价的反馈机能,其目的在于建立适合于教育对象的教学模式,弥补终结性评价的不足。除此之外,形成性评价还迎合了科学发展观,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为中学英语教学开辟了新的思路。
国内英语形成性评价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虽然关于中学英语形成性评价的研究较少,但也取得了不少的成果:如:户进菊和阎锂对形成性评价的目的、原则作了详细的解释,并阐述了形成性评价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方法和意义;曹荣平,张文霞,周燕尝试性地提出了英语写作教学研究模式,分析了针对中学生写作自主能力形成性评价所产生的影响。虽然国内学者对形成性评价的研究角度也略有不同,但统一的一点是:形成性评价的价值是肯定的。如郭茜提到:形成性评价有利于帮助学生增强学习动力,提高学习自信,成为自主性学习者。苏鹏指出:形成性评价对我国外语教学理论、教学方法、学习理论都将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将大大有利于我国外语教学从知识传授型向能力培养型的转化。形成性评价的渗透使得语言的学习过程得到了充分的重视,它明确了学生的学习目标,体现了素质教育理念,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信心,无疑会对教学质量起到提高作用。
为了有利于改革和推进教学工作,我们对形成性评价采取了以下措施:
(1)制定阶段性评价表。
设计教师对于形成性评价相关的文献和知识进行仔细的分析研究后,制定出英语课堂、课外阶段性学习评价表,由教师、学习者和小组同学共同参与,在每个月的月末对学习者进行英语学习阶段性小结评价。评价表记录学习者课堂、课外行为方面的评价,分别由教师评价、学习者自我评价和小组同学评价三部分构成,这部分评价成绩纳入平时分成绩,所占份额是期末成绩的40%。在此基础上,形成性评价能够科学地、准确地反映学习者的学习情况,这样教师才能及时
有效地制定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从而有效地提高学习者的成绩。
(2)成立课堂、课外学习小组。
中学英语教学不同于专业英语教学,班型庞大,人数过多,往往使得教师顾此失彼,为了使每个学生都能有说英语的机会,可以组成学生学习小组。每次课后,以小组为单位,小组同伴之间就小组成员的课堂表现的各个方面进行互评,教师和学生对被评价学生的学习行为写出评语,指出优点,并提出改进建议。反过来,被评的学生将根据小组成员和教师的评价写一个总结,确定自己的改进目标。但是课堂时间毕竟看限,所以还需要组织有效的课外学习小组对课外学习进行评价。比如:开办英语角,英语情景剧大赛等。这样便使得每名学生都参与进来,既能增强班级凝聚力,又能培养并加深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使得每名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
(3)建立学生学习成长袋。
建立学生学习成长袋是形成性评价的重要内容。成长袋展示了学生在努力学习后所取得的进步和成绩,以学生的平时课上课下表现为主,只要进步就有记录,期末和平时测验评价挂钩,以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成长袋的内容主要有:学习记录档案(教师和学习者一起设计的学习任务:总体和阶段目标、达到目标的具体措施、每一阶段任务完成情况评语、学习者的进步状况及感受等);平时测验;课外学习行为的记录。如:各种英语竞赛获奖隋况、英语情景剧作品的录像等。
经过一年的实践,发现有进行实验的两个班的学生普遍有着很高的学习英语的热情,掌握了一些英语学习的策略,成绩从年级的第六和第七名跃升至第一和第二名。从实践中可以看到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实施形成性评价的主要作用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形成性评价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有更多的决定自己学习的权力,并使学生放开了对结果过分担忧的包袱,重视过程,享受过程。例如,在“四人小组竞赛”和“课前报告”活动中,学生可以选择自己熟悉的感兴趣的人或事,他们对这些活动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学生们在评选本学期最喜欢做的一件事时写道“课前报告使我们印象最深。它不仅锻炼了我们们的口语,还提高了我们们的胆量和勇气”;“我们想学习英语不应只是做练习,使用应该是最重要的。如果我们们多做一些有关课题的课前
报告,我们们会发现英语学习有趣得多,容易得多”;“课前报告是最有趣的。它不仅带给我们们笑声,还给了很多练习的机会。这真是我们们改进语音语调和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的一次很好的机会”。形成性评价鼓励学生进行自我们评价和相互评价。看到自己的进步和同伴的赞赏都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例如,学生在《听力情况反馈表》中看到自己的错题数越来越少,在课前报告后得到同学的掌声与喝彩,这些比老师给一个分数更有成就感,形成性评价在高中英语课堂
教学中确实有很大的魅力,这种模式已得到学校领导和老师的肯定,深受学生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