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刍议
【作者】 刘春娟
【机构】 山东省郯城县港上镇中心小学
【正文】 一、培养孩子查词典和选词义的正确“查阅”关
有些时候,尽管猜测出了词义,但还需要验证,这就需要我们指导孩子来查词典与选词义。我们老师感到查字典和选词义可能不费吹灰之力,但对学生来说,却有一定的难度。我们可以先慢慢地先从教材后面的“Vocabulary Index”中按字母顺序查阅词汇总表,逐渐过渡到一般的袖珍词典,再到较厚些的词典。因为学会使用词典等工具书,并且学会从若干词条中获取合适的词义,来掌握生词的用法,是词汇教学的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培养独立学习新知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1、怎样查词典
怎样培养孩子正确的查阅词典的能力呢?首先必须熟记二十六个英语字母的顺序。按字母顺序查阅单词。其次必须学会使用词典每页顶端的书眉词(guide word)。一般顶端左边的书眉词表示本页开始的第一个词条,顶端右边的书眉词表示本页的最末一个词条。借助书眉词就可迅速查阅到所需的词。例如查阅garbage这个词,首先根据该词的前几个字母的顺序查阅书眉词。比如在《牛津现代高级英汉双解词典》第476页,有书眉词game和garden。这两个词的前两个字母与garbage的前两个字母都一样,第三个字母r与garden相同,而第四个字母不同,我们发现garbage中的第四个字母b是在garden中第四个字母d的前面。根据这些,就可判断garbage这个词必然在本页上,仔细寻找,便可查阅到该单词。
2、如何选词义
英语单词具有多义性,有时一个词可以用作几个不同的词类,其意义和用法都不一样。单词查到后,要求善于判断,能从繁多的义项中迅速准确地找出所需的词义来。首先要分析该单词在句中所担任的成分,然后确定它的词类,最后,根据这些有关的事实,查阅词典。如果是名词,就到名词类义项中去查阅,如果是动词,就到动词类义项中去查阅。最后再结合单词在句中所起的作用,根据上下文判断它的可能词义。例如:
Can you help me clean the blackboard? We must keep our classroom clean and tidy.
这两个clean就不同。在第一句中从语法分析入手,clean作宾语me的补足语,而在help sb后一般接介词with或接动词不定式作宾补,因此不难判断出clean应为动词;在第二句中,从keep后面习惯接“宾语+宾补”的形式,判断出clean应为形容词作宾补。
一方面通过英语的释义,可以深入透彻地理解词义,另一方面可以提高阅读能力。读词典中的英语释义或行文,本身就是使用英语。一开始会感到困难和吃力,但坚持下去,养成习惯,对提高用英语释义和阅读的能力是大有帮助的。另外,使用词典时,还应该先阅读词典的序言和使用说明(即编辑原则或条例),让学生首先在使用词典之前就熟悉该词典的特点和各种符号的含义,从而充分发挥词典的作用。
二、指导孩子吸收阅读成果,形成自己知识网链的“吸收”关
阅读,作为英语学习的一种手段,目的就是吸收语言知识,提高英语水平。如果读了半天还不知道读的是什么内容,就不叫阅读;如果读了之后仅感到“故事挺有趣”“内容很新鲜”,就很肤浅。阅读之后在感性上,头脑中要留下了内容大意或故事梗概;理性上要巩固基础的词汇、语法,增强语言的知识。
?1、如何吸收基本的语言材料
避免做无用功,孩子们都有这个体会:一个不熟悉的单词,在阅读中,可能会碰到三次都得查字典的经历。第一次,查字典情有可原,而第二次第三次查字典,就在于孩子不注意吸收的缘故。我们有些孩子在阅读中往往急于了解故事的内容,遇见生词一查而过,遇见难句看看注释讲解,明白了故事的梗概就算是读完了。这样的阅读,很难使英语水平提高。
因此,我们可以帮助孩子从三个方面对语言材料进行归纳整理:
1) 词汇习语。这主要有(1)新词新语,(2)旧词语的新意义和新用法。一般说来,同学们接触到的阅读材料的生词率大都在2-3%,不会超过5%。识记这样一些生词生语的负担并不算太重。然而旧词旧语的新意义新用法,却往往比2-3%的生词多得多。这是更需特别注重归纳整理的材料。如It rains cats and dogs. 尽管cat和dog同学们都熟悉,但在这里用却并不是“狗”和“猫”的意思,而是“倾盆大雨”的意思。
2) 句型结构。要弄懂新接触的长句和难句。注重归纳整理同义结构和近义结构的区别。我们可以借助不同的词汇和句子结构来帮助孩子表达一种语义。而选择哪种结构和词汇,常是由文章的体例、上下文的需要、作者的风格来决定的。如果孩子注重了一个意义的不同表达法,又懂得了何以采用这种表达法,那孩子对语言材料的掌握就不仅仅是限于消极的“知”,而是前进到积极的“用”上去了。
3)层次篇章。一篇文章的层次结构,有一个整体美。如果仅限于一词一句,那就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了。这对于提高写作能力无疑是一个很大的损失。每一段表达了什么意思,汇成全文后,如何又突出了中心主题,心中必须一清二楚。
2、怎样巩固深化阅读后的成功果实
我们可以帮助孩子利用归纳整理的材料复述所阅读的材料,用词用语可以不同,造句可以有变,少一句多一句关系都不大,只要能把原文交代明白就算是达到了目的。
也许有的同学觉得复述比背诵还要难。其实并非完全如此,因为有故事梗概或内容大意作主导,有语言材料的归纳整理作基础,一层一层地把故事或内容转述出来,是不太困难的。我们可以先让孩子口头做一遍,再笔头写下来。口头复述可以说给别人听,笔头复述可以拿给别人看,也可以和原文进行比较对照,看看自己的复述与原文有什么区别,原文的写法有什么好处,自己的复述是否表达得明白正确。口头复述可以在归纳整理语言材料之后接着做。笔头复述也可以过一段时间(比方一两个星期)之后再做。通过这样的复述,孩子对原文语言材料的学习就深入细致得多了,孩子的表达能力就会得到不断提高。
经过一段时间的阅读,同类的文章读得多了,我们就可以帮孩子按文章的题材分类进行语言材料的归纳整理。这篇文章的人物描写用了哪些词语句型,那篇故事的人物描写用了哪些词语句型,归纳在一块加以比较分析,对人物描写的词语句型就熟悉多了、丰富多了。其他方面也按照这样办,久而久之,孩子的阅读能力就形成了,整个语言水平也得到了提高。
有些时候,尽管猜测出了词义,但还需要验证,这就需要我们指导孩子来查词典与选词义。我们老师感到查字典和选词义可能不费吹灰之力,但对学生来说,却有一定的难度。我们可以先慢慢地先从教材后面的“Vocabulary Index”中按字母顺序查阅词汇总表,逐渐过渡到一般的袖珍词典,再到较厚些的词典。因为学会使用词典等工具书,并且学会从若干词条中获取合适的词义,来掌握生词的用法,是词汇教学的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培养独立学习新知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1、怎样查词典
怎样培养孩子正确的查阅词典的能力呢?首先必须熟记二十六个英语字母的顺序。按字母顺序查阅单词。其次必须学会使用词典每页顶端的书眉词(guide word)。一般顶端左边的书眉词表示本页开始的第一个词条,顶端右边的书眉词表示本页的最末一个词条。借助书眉词就可迅速查阅到所需的词。例如查阅garbage这个词,首先根据该词的前几个字母的顺序查阅书眉词。比如在《牛津现代高级英汉双解词典》第476页,有书眉词game和garden。这两个词的前两个字母与garbage的前两个字母都一样,第三个字母r与garden相同,而第四个字母不同,我们发现garbage中的第四个字母b是在garden中第四个字母d的前面。根据这些,就可判断garbage这个词必然在本页上,仔细寻找,便可查阅到该单词。
2、如何选词义
英语单词具有多义性,有时一个词可以用作几个不同的词类,其意义和用法都不一样。单词查到后,要求善于判断,能从繁多的义项中迅速准确地找出所需的词义来。首先要分析该单词在句中所担任的成分,然后确定它的词类,最后,根据这些有关的事实,查阅词典。如果是名词,就到名词类义项中去查阅,如果是动词,就到动词类义项中去查阅。最后再结合单词在句中所起的作用,根据上下文判断它的可能词义。例如:
Can you help me clean the blackboard? We must keep our classroom clean and tidy.
这两个clean就不同。在第一句中从语法分析入手,clean作宾语me的补足语,而在help sb后一般接介词with或接动词不定式作宾补,因此不难判断出clean应为动词;在第二句中,从keep后面习惯接“宾语+宾补”的形式,判断出clean应为形容词作宾补。
一方面通过英语的释义,可以深入透彻地理解词义,另一方面可以提高阅读能力。读词典中的英语释义或行文,本身就是使用英语。一开始会感到困难和吃力,但坚持下去,养成习惯,对提高用英语释义和阅读的能力是大有帮助的。另外,使用词典时,还应该先阅读词典的序言和使用说明(即编辑原则或条例),让学生首先在使用词典之前就熟悉该词典的特点和各种符号的含义,从而充分发挥词典的作用。
二、指导孩子吸收阅读成果,形成自己知识网链的“吸收”关
阅读,作为英语学习的一种手段,目的就是吸收语言知识,提高英语水平。如果读了半天还不知道读的是什么内容,就不叫阅读;如果读了之后仅感到“故事挺有趣”“内容很新鲜”,就很肤浅。阅读之后在感性上,头脑中要留下了内容大意或故事梗概;理性上要巩固基础的词汇、语法,增强语言的知识。
?1、如何吸收基本的语言材料
避免做无用功,孩子们都有这个体会:一个不熟悉的单词,在阅读中,可能会碰到三次都得查字典的经历。第一次,查字典情有可原,而第二次第三次查字典,就在于孩子不注意吸收的缘故。我们有些孩子在阅读中往往急于了解故事的内容,遇见生词一查而过,遇见难句看看注释讲解,明白了故事的梗概就算是读完了。这样的阅读,很难使英语水平提高。
因此,我们可以帮助孩子从三个方面对语言材料进行归纳整理:
1) 词汇习语。这主要有(1)新词新语,(2)旧词语的新意义和新用法。一般说来,同学们接触到的阅读材料的生词率大都在2-3%,不会超过5%。识记这样一些生词生语的负担并不算太重。然而旧词旧语的新意义新用法,却往往比2-3%的生词多得多。这是更需特别注重归纳整理的材料。如It rains cats and dogs. 尽管cat和dog同学们都熟悉,但在这里用却并不是“狗”和“猫”的意思,而是“倾盆大雨”的意思。
2) 句型结构。要弄懂新接触的长句和难句。注重归纳整理同义结构和近义结构的区别。我们可以借助不同的词汇和句子结构来帮助孩子表达一种语义。而选择哪种结构和词汇,常是由文章的体例、上下文的需要、作者的风格来决定的。如果孩子注重了一个意义的不同表达法,又懂得了何以采用这种表达法,那孩子对语言材料的掌握就不仅仅是限于消极的“知”,而是前进到积极的“用”上去了。
3)层次篇章。一篇文章的层次结构,有一个整体美。如果仅限于一词一句,那就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了。这对于提高写作能力无疑是一个很大的损失。每一段表达了什么意思,汇成全文后,如何又突出了中心主题,心中必须一清二楚。
2、怎样巩固深化阅读后的成功果实
我们可以帮助孩子利用归纳整理的材料复述所阅读的材料,用词用语可以不同,造句可以有变,少一句多一句关系都不大,只要能把原文交代明白就算是达到了目的。
也许有的同学觉得复述比背诵还要难。其实并非完全如此,因为有故事梗概或内容大意作主导,有语言材料的归纳整理作基础,一层一层地把故事或内容转述出来,是不太困难的。我们可以先让孩子口头做一遍,再笔头写下来。口头复述可以说给别人听,笔头复述可以拿给别人看,也可以和原文进行比较对照,看看自己的复述与原文有什么区别,原文的写法有什么好处,自己的复述是否表达得明白正确。口头复述可以在归纳整理语言材料之后接着做。笔头复述也可以过一段时间(比方一两个星期)之后再做。通过这样的复述,孩子对原文语言材料的学习就深入细致得多了,孩子的表达能力就会得到不断提高。
经过一段时间的阅读,同类的文章读得多了,我们就可以帮孩子按文章的题材分类进行语言材料的归纳整理。这篇文章的人物描写用了哪些词语句型,那篇故事的人物描写用了哪些词语句型,归纳在一块加以比较分析,对人物描写的词语句型就熟悉多了、丰富多了。其他方面也按照这样办,久而久之,孩子的阅读能力就形成了,整个语言水平也得到了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