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

【作者】 熊 姿

【机构】 湖北省丹江口市第一中学



【正文】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掌握成语的基本常识,培养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2、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培养捍卫中华文化的责任感,传承中华文化 。
  3、 过程与方法:引导法,合作探究法,梳理法
  教学重点:正确使用成语。
  教学难点:成语结构的掌握。
  学时安排:一学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陈汉东先生曾经创作了一篇《中华文化之歌》。在这篇文章中,作者用60个成语,将中国文化的特点展示得淋漓尽致。我们一起来读读这篇《中华文化之歌》(大屏幕显示1《中华文化之歌》)
  * 博大精深        源远流长      道德文章      万古流芳
  * 万紫千红       百花齐放      兼收并蓄      博采众长
  * 承前启后       一脉相传     继往开来      光辉灿烂
  * 自强不息         奋发向上     厚德载物       方正贤良
  * 以和为贵         礼仪之邦     求同存异       欢聚一堂
  * 与人为善        爱人以德    见义勇为       助人为乐
  * 推己及人         真心诚意      内外兼修     表里如一
  * 明荣知耻        见利思义     尊师重教     见贤思齐
  * 敬老慈幼        知书识礼     中庸之道     天人合一
  * 血脉相连         和衷共济     安危与共     唇齿相依
  * 富贵不淫        贫贱不移     威武不屈     浩然之气
  * 敏而好学        身体力行      推陈出新      与时俱进
  *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群策群力      同心同德
  * 求真务实         持之以恒     言信行果     有志竟成
  * 和而不同         择善而从      天下为公      世界大同
  如果把中华文化比作一幅博大炫丽的风景,那么成语就是它的微型景观。今天,我们就来完成“梳理探究”之《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大屏幕显示2课题及教学目标: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
  二、课堂交流
  活动一:五千年的文明史造就了丰富的成语宝库,庞大的语言体系需要更高效的学习方法,今天我们就在探索中进行尝试,采用分类梳理的方法学习成语(大屏幕显示3:梳理探究:成语的来源和结构),下面我们就请两个小组的代表将你们组里梳理的关于“成语的来源和结构”方面的成果在黑板上展示一下,一个小组展示来源,一个小组展示结构。(课本67面“成语的来源和结构”习题1)











  成语真不愧是中华文化的“活化石”,是承载文化信息最多的语言形式,一个典故,一则寓言,一首婉转低回的吟咏,就是一场场华美的历史文化盛宴,给我们思想的升华和心灵的洗涤。
  活动二:成语不仅生动形象,也具有很强的表现力。接下来,我们轻松一下,来做个小游戏。请每一小组迅速推出一个代表,根据老师所提供的成语表演出它的意思,让本组同学来猜猜它是什么成语。我们只有三组成语,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哪三个小组愿意来尝试一下?提醒一下:可以言行齐上,但是不允许出现成语涉及的字,否则即为失败。
  载歌载舞(手舞足蹈)、张牙舞爪、张冠李戴
  抓耳挠腮、目瞪口呆、垂头丧气
  昂首挺胸、眉开眼笑、捧腹大笑??
  台上表演的同学,有声有色,惟妙惟肖。台下回答的同学对答如流、毫厘不爽。值得表扬。
  活动三:成语除了表现力强,更是言简意赅。一般以四字为主,寥寥几字,就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思想。我们来看看,同学们对成语的积累和理解程度如何(大屏幕显示4:成语之最)
  最荒凉的地方—不毛之地          最大的手——一手遮天
  最长的腿——一步登天             最高的人——顶天立地
  最吝啬的人——一毛不拔           最长的一天——度日如年一日三秋
  最昂贵的文章——一字千金         最快的流速——一一泻千里
  最大的网——天罗地网             最绵长的口水——垂涎三尺
  最高的瀑布——一落千丈           最大的被子——铺天盖地
  最大的空间——无边无际      最干净的地方——一尘不染 
  最不值钱的东西——一文不值       最完美的东西——十全十美
  最重的疾病——不可救药、病入膏肓    最长的寿命——万寿无疆
  最失望的心情——万念俱灰、心灰意冷  最悬殊的区别——天壤之别
  最反常的气候——晴天霹雳  最绝望的前途——山穷水尽
  活动四:我们学习成语的主要目的,就是正确理解并熟练运用。成语的误用类型主要有不合语境、望文生义、褒贬误用、用错对象、谦敬错位、重复累赘、自相矛盾、搭配不当、形近混淆九种。(大屏幕显示5成语的常见误用类型)
  常见的成语误用类型:
  不合语境   望文生义   褒贬误用   用错对象   谦敬错位   
  重复累赘   自相矛盾   搭配不当   形近混淆                   
  三、德育渗透
  成语记录了几千年中华文明的发展(大屏幕显示10:源远流长);每一个成语的形成都是生活与智慧的结晶,给人类发展以指引和借鉴(寓意丰富);成语是老百姓约定俗成的文化(约定俗成);是结构固定不变的语言形式(结构固定)。那么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我们的成语和中华传统文化?
  古人曾说:“一个民族可以在短期内创造大量的物质财富,却不能创造文明。”所以要毁灭一个民族,就摧毁它的文化,所谓:欲亡其国,先去其史。被摧毁了传统与道德基础的民族,就失去了民族的自豪感和凝聚力。处在这种状态下的民族,无论其体魄如何强健,科技如何发达,却是任何白痴都可以放心蹂躏与奴役的民族。
  面对文化的不断流失,所有人都愤怒、心痛,疾呼我该怎样守护你我的文明,该怎么拯救你我的文化?
  四、布置作业(大屏幕显示12)
  五、课堂结语
  同学们,我们对传统文化的拯救和守护,是对祖辈怀想和感激的基本方式,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怀着对祖辈的崇敬,去捍卫我们的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在我们这一辈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