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高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之我见

【作者】 彭建功

【机构】 云南省文山州体育职业中学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稳步推进,对于课堂教学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明确要求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实践表明,只有构建高效的物理课堂,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物理学习方法,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实现自主学习、快乐学习和高效学习。
【关键词】高中物理;艺术导入;巧设问题;妙用多媒体
【正文】
  高效课堂强调的是高效率、高效果、高效益,就是要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高中物理是一门注重实验的重要学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高效课堂的构建,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激趣导入,引人入胜
  教育学家程颐说:“教未见其趣,必不乐学。”浓厚的兴趣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开拓学生思维。实施素质教育,需要把学生培养成爱学习、充满理想、满怀信心、意志坚强、善于思考、兴趣广泛、有独立人格的、有创新精神的新型学生。新课堂要让学生体验到友善、理解、宽容、亲情与关爱,同时受到激励、鼓舞、指导和建议。使学生形成积极的、丰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快乐学习、有效学习。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教学是把一切教给人类的艺术,是一种教来使人感到愉快的艺术。”高中物理知识很零碎也很枯燥无味,如何把物理知识讲得生动、有趣味,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掌握知识、巩固知识,这是我们一线教师共同追求的目标。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兴趣中学习,思维最主动、最活跃,智力和能力都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也就是说,兴趣必然引起追求,而追求和研究则会加深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一个人的注意力、观察力、理解力、记忆力、想象力都与兴趣息息相关,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力量源泉。如果我们物理教师能够用精彩的实验、趣味性的记忆、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难易适度的教学设计、灵活机动的学习过程、生动有趣的教学课堂来组织教学,使学生青睐物理,产生魅力,教学效果一定会令人满意。
  魏书生说:“好的导语像吸铁石,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聚拢起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催人奋进”。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成功的新课导入恰似“龙头”,只有舞好“龙头”,才能摆正“龙身”,摇好“龙尾”。
  高中物理的新课导入,要结合学生实际,设计灵活多样的“导入”方法,做到以“情”入境,以“疑”入境,以“趣”入境。善于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求新”;合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求实”;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应变能力——“求活”。例如:在《物体运动的速度》新课教学中,我用一个生活中因缺乏物理知识而带来的尴尬故事导入,说:一位警察拦下了一位漂亮女士的小车,说道:“女士,这里限速100公里/小时,您的车超速了。”这位漂亮女士回答:“我只行驶了半小时,还没有到100公里。”警察又说道:“我是说,如果您再继续行驶下去,就超速了。”女士却回答:“我还有10分钟就到了,因此,不会超速的。”学生听后捧腹大笑。这样一个因为缺乏正确物理知识的理解所带来的尴尬故事,可以让学生感到轻松愉快,妙趣横生,同时也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比简单贫乏又苍白无力的直接说教效果要好得多。
  导入新课是教师讲授新教材之前的导言,目的在于向学生提出恰当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有目的有准备地听课,把注意力集中到所要研究的问题上来,从而为整堂课的有效进行打下基础。因此,我们只有多研究,不断创新,才能提高新课教学效率。
  二、高效课堂,贵在巧问
  巧妙的课堂提问是师生进行教与学双边活动的重要形式,是进行思维和语言训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是传递信息的有效途径。巧妙的课堂提问,问得准、问得巧,问大千世界万物变化,才能启发学生答得全、答得妙,答出物理殿堂无穷奥妙;可以紧紧稳住学生的思维,使之长时间处于思维的兴奋点上,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课堂提问是一门集设疑、激趣、引思为一体的教学艺术,也是一种常见的、传统的教学方法。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它是教师训练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工具,是课堂上师生互动交流的纽带,更是有效教学的根本保障。要活跃课堂气氛、教活物理教材、提高教学质量、就要巧设课堂提问。只有教师通过适时有效的课堂提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和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努力发现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答案,才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爱因斯坦强调:“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物理课堂中教师需要想方设法、精心设计一个个有效问题,促使学生敢于提问、善于提问、乐于提问。在新课程理念下,物理教学的提问还必须遵循一定的提问原则。比如:课堂提问的趣味性;课堂提问的基础性;课堂提问的科学性;课堂提问的启发性;课堂提问的全面性;课堂提问的有序性;课堂提问的现实性;课堂提问的发展性等。
  课堂提问是师生的双边互动,优化课堂提问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实际,结合情景精心设计,给学生一种自我探索,自我思考、自我表现和自我创新的机会,即通过教师的善“启”,来实现学生能“发”,做到“善问”和“巧答”。如:教学《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时,我问:怎样知道一个物体的质量?学生不假思索地回答,用天平称量。我又问,那如果这个物体是地球呢?学生的心猛地一震,接着面带困惑,继而摇了摇头。我说:我能称量出地球的质量。我顺手在黑板上写下了称量二字,并给其加上了引号。这时,学生个个惊讶地看着我,有的学生小声嘀咕道:伽利略也只不过是假想着要把地球撬起来罢了!我们竟然要去称量地球!令人震撼!学生带着这样的疑惑和求知的欲望,在我的引导下走进了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紧接着我细问(1)开普勒的第三定律是什么?(2)追问:上式中的K到底等于什么呢??(3)继续追问:如果上式中的M指地球的质量呢?怎样去求?这里我适时地点拨,可以用学生比较熟悉的东西,比如月亮,R与T分别代表月亮围绕地球旋转的半径和周期,带入运算。他们顺利地算出了地球的质量!问题迎刃而解,如果平铺直叙,会使人感到乏味,这样一问能激发学生思维的主动性,通过这样的激思启智,学生对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不仅顺利掌握,而且会长时间不忘,假如再进一步因势利导,其它的几个定律的应用也会水到渠成。达到了触类旁通的教学效果!
  提问艺术在课堂教学中对启发全体学生迅速进入思维过程,积极主动思考,发展创新能力至关重要。教师只有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不断探索、不断优化提问技巧,注重提问质量,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与时俱进,资源共享
  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教学改革的日新月异,适者生存,优胜劣汰,勇者胜。我们一线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勇于创新,积极优化教学方法,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而多媒体教学,资源丰富,形式多样,深受师生亲睐,可谓是一条通向高效课堂的捷径。现代教师要与时俱进,用好多媒体,努力实现资源共享,积极打造高效的物理课堂。为了高效,我们需要善用、巧用、活用多媒体。
  多媒体技术将文字、声音、图形、静态及动态图像与计算机集成在一起。它具有丰富的表现力,交互性强,能加大教学容量,使抽象变直观,使静态变动态,便于学生理解、接受和内化所学的物理知识,共享性好等特点,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自我发展能力,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大多数教师已越来越重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这是不争的事实!
  物理教学中应用多媒体主要作用在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建立物理模型,让学生更好地观察物理现象,分析思考物理过程,优化课堂教学。它能使“静态”变为“动态”,“高速”变为“低速”,“连续”转为“定格”,使“微观”显现“宏观”,“抽象”表现“具体”,使看不见、摸不着的变为“有声”“有形”“有色”,更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加大教学容量,拓宽教学“空间”,延长教学“时间”,让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巧用多媒体优化教学过程。例如,在机械波的形成和传播这一节中,教师可以用动画演示波的形成和传播时的动态过程,在这里绳子被分成无数个有相互作用的质点,用不同颜色的小球来表示,学生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当一个小球波源振动起来时,就带动和它相邻的小球质点振动,这个小球又带动和它相邻的质点振动,这样质点依次振动起来波就由近及远地传播开来,而且还可以清楚地看到当波向前传播时每一个质点都不沿波的传播方向迁移,只是在平衡位置附近振动。
  利用多媒体突破物理教学中的重难点。物理教学中一些重难点具有很强的抽象性,而且较为复杂,为了学生容易理解,使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教学情境,师生都会感到原来学习是这样简单易行。例如,摩擦力产生条件是力学章节的重点问题,并且相关理论也难以理解,教师在教学时借助多媒体教学方式,建立一个图文并茂的动画场景,就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样,既能有效突破重难点问题,又能有效提升课堂效率。因此,加强对多媒体技术的认识,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作用,有利于提高高中物理的教学质量。
  总之,教学无定法,技艺无止境。只要我们立足物理学科特点,立足学生实际学情,善于挖掘教材内涵,积极研究教材内容,讲究教法学法,注重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突出学生感悟,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课堂教学效率就会显现。
  参考文献:
  [1]毕玉琴.提高物理课堂效率之我见。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1(09);
  [2]祝静.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及其提高策略[J].教学与管理,2010(03);
  [3]郑志湖.高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策略[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
  [4]解永平.如何打造高中物理高效课堂[J].湖南中学物理.2015(2);
  [5]闫志春.高中物理高效课堂与有效教学模式探究[J].考试周刊,2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