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新开展“阳光大课间”活动

【作者】 肖艳梅

【机构】 广西容县容州镇第一中学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对人才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需要丰富的文化知识、卓越的创新能力,还需要精力充沛的健康人生。作为担负人才培养大任的教育,不仅要对学生进行文化知识教育,还要大力开展体育运动。学校应秉承“阳光体育、健康人生”理念,提倡“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工作一辈子”精神,创新开展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切实有效提高学生体质。
【关键词】机制创新;内容创新;阳光课堂
【正文】
  创新开展“阳光大课间”活动是落实阳光体育运动的有效手段。大课间体育活动是近年来在课间操的基础上发展和创造的一种学校体育新的活动形式。实施大课间体育活动首先要有详细的活动方案,精心设计,合理规划,详细安排年级出入场秩序,落实场地,分派教师等工作,才能使活动得以顺利开展。开发大课间人文体育活动项目时,要根据学校和学生实际情况设计选择,既要内容新颖,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和活动热情,又能达到寓教于乐、健康人生目的。项目的获得既可充分发挥教师特长,也可向学生广泛征求意见,做到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保证大课间体育活动时时散发校园活力。要更好地开展大课间活动,需要做到以下几项创新:
  一、活动机制创新,是“阳光大课间”开展的首要保证
  (一)完善组织机构。建立一个由学校领导牵头的组织机构,做到校长亲自抓、大队部具体抓、体育教师直接抓,班主任、副班主任共同指导,组织学生练习开展。实现齐抓共管,层层落实。
  (二)规范制度,强化管理。学校要求全校师生人人参与大课间活动,建立“行政干部值日制、班主任管理制、体育教师帮辅制”等,使活动真正落到实处,还要做到“五落实”(即活动时器材落实、场地落实、项目落实、时间落实、带班领导落实)和“五到位”(即活动时领导监督到位、班主任组织到位、体育教育指导到位、安全检查到位、学生人人参与到位)。①配备器材。学校根据各年级段学生年龄特点和项目要求,加大活动器材配置力度,配备了学生喜欢的篮球、足球、短跳绳、长跳绳、皮筋、沙包、小皮球、羽毛球等器材,在活动器材种类、数量上充分满足活动的要求,确保活动顺利进行;②调配场地。学校在活动场地的问题上下了很大的工夫,根据学生多、参与活动项目多等实际情况,对场地进行合理划分、合理调配。分为篮球场、竹杆区、跳绳区、踢毽子区、游戏区、跑步区、表演区等;③人员分配。学校应加强学生管理,分派班主任、副班主任、科任教师等到指点地点,负责学生活动示范指导和楼道安全疏散;④督促到位。活动时行政干部值日要到位,做到现场巡视,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二、活动内容创新,是“阳光大课间”开展的基本保证
  (一)科学合理地选择活动内容。在活动内容选择上,一定要和当地的民俗、当地学校体育的开展情况、学生的喜爱程度、学生的接受水平以及学生的年龄状况等有机结合,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注意从兴趣出发,必要时向师生广泛征求意见,做到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保证大课间体育活动时时散发时代的活力与气息。根据现有资料统计,现在已经开展的活动有足、篮、排三大球,毽球、轮滑、跳绳(大绳、小绳)、竹杆舞、一些自编的舞蹈(如筷子舞、兔子舞、有地方特色的民族舞),凤阳花鼓,跆拳道,剑道,还有自编的体操、武术操等形式。
  (二)对传统项目进行创新。有好多民族传统的体育项目也适合开展大课间活动,但由于其节奏缓慢,或普及性不够等原因,不能直接作为大课间活动内容。这就要求我们对其进行规则、或组织形式、或活动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与创新。
  在选择大课间活动内容时一定要做到活动内容更丰富,音乐更欢快,组织形式更灵活,大课间活动的实效性更好。融趣味、创新、科学、艺术、实效、安全为一体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是“阳光大课间”活动的发展方向。
  三、组织形式创新,是“阳光大课间”开展的重要保证
  (一)活动方式进行创新
  ①团体活动。全校在指定的时间、地点开展相关的活动。它的特点是规模大,地点集中,便于督促检查,相互促进;②方阵活动。以年级为单位,根据活动场地划分年级方阵。一个年级为一个方阵,在大课间活动时间,各方阵充分展示自己年级的活动特色。各年级根据一周的活动安排表,在指定的地点开展属于自己方阵的活动项目。它的特点是地点分散,组织形式灵活,便于协调,容易展现特色。
  (二)轮换活动形式
  ①不同年级之间项目轮换。在大课间活动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不同的活动项目;并且同一年级活动内容相同,一周或一月,不同年级的项目进行轮换;②同年级之间项目轮换。相同年级之间,各个班级可以选择不同的项目,一周或一月,不同的班级之间进行轮换;③场地和时间轮换。相同的项目可以进行场地和时间轮换。这几种轮换既保证学生可以熟练掌握活动技能,又经常翻新,使学生的活动热情持续保持在高涨状态。
  总之,创新开展阳光大课间活动改变了以往步调一致,统一做一套广播操就结束课间操的局面。这一活动形式的改变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增进了师生感情、融洽了关系,更重要的是创建了和谐的育人氛围。创新大课间活动,从活动内容、组织形式、时间安排、管理方法等方面都要注意学生兴趣的培养与运动动机的形成,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做到德育体育相结合,创造与实践相统一,主导与主体相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