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多媒体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整合运用
【作者】 黄雪林
【机构】 广西陆川县良田镇中心学校
【摘要】多媒体技术投入到小学教学中,为学校教学工作带来极为良好的效应,有效地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有助于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多媒体教学使教学内容程序化,便于教师调控课堂教学的整个进程,把主要精力放在如何发挥主导作用,启发学生的思维上,从而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关键词】小学数学;多媒体;教学
【正文】
随着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多媒体教学逐步投入到教学中,这为学校教学工作带来极为良好的效应,课堂变得生动活泼,学生学习兴趣盎然,教学效果大幅度提高。在此笔者主要想谈谈多媒体技术运用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一、巧用多媒体丰富学生感知,激发求知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激发兴趣最重要的一条是为学生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有声有色、图文并茂的情境中感受到学习数学的趣味性。利用传统的教学手段.教师往往花费时间较多,效果又不太理想。而由于电子白板在乡镇学校的普及,巧妙地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就能比较便利地展现感性的材料,把学生未曾见过的事物通过生动的画面展现于学生眼前,充分营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身临其境的教学场景。多媒体教学还可以更有效地增强教学内容的表现力和感染力,特别是对一些难以理解的内容、重点内容,多媒体技术可以反复再现,充分体现其声像互补、恰当定格、精彩回放的优势,使我们的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在教学新课标实验教材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学对称图形”这一内容时,我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收集了很多美丽的轴对称图形,制作成课件,再通过电子白板一一呈现在学生的眼前。这些图形涉及的范围很广,有动物的:蜻蜓、蝴蝶、七星瓢虫、知了、蜜蜂等;有植物的:不同形状的叶子、向日葵、花朵等;还有建筑物、漫画等等。通过观察这些形态各异、美丽多姿的图形,引导学生探究这些图形的共同特征,最后学生得出结论:“这些图形左右两边是一样的”,从而引出“对称图形”这一概念。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深切感受到这些对称图形的美,同时也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兴趣。又如教学“元、角、分”等教学内容,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生活经验,但往往“知其然”,而难以道其“所以然”。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就可以巧妙地运用多媒体的音、形、像等功能,再现学生生活实际,这样学生就可以达到易懂而又乐学的目的。
二、巧用多媒体的动态展示,引发学生空间想象力
“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这一教学内容,教材虽然提供了实验的方法,但实验过程复杂,教学中难以具体操作,把一个圆割拼成一个长方形,近似度较差,引起许多学生对推导出的公式持怀疑态度。由于感知材料不充分,学生难以展开正确合理的想象,影响空间概念的形成,在教学时我运用多媒体技术,多层次地把圆依次分成若干等份,再拼成学生所学过的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随着等分份数的增加,学生理解中的难点──近似长方形的长由曲线变成直线的过程动态呈现出来,这就为学生大胆合理的想象提供了充分的感知材料。
三、巧用多媒体凸现本质,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心理学告诉我们,感知越具体,表象形成就越清晰深刻,越有利于促进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促使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进行转化,从而使我们建立概念,培养能力。教学的设计应以凸现对象的本质属性,实现课堂教学的整体优化为目的,最终着眼于发展学生的潜能,发挥每个学生的聪明才智。多媒体CAI集声音、文字、图像和视频于一体,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可清晰地显示出被观察对象各个部分及他们之间的联系,为大脑提供各类丰富的感性材料,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从而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规律,领悟数学思想等。教师还可以视具体情况启迪学生积极思维,例如:适当提问课件中的问题,分组讨论有争议的重点、难点,让学生能自由发表见解,最后归纳答案。教师也可以设计简单的课件,让学生根据具体情景分角色对话。这样就使教师从单纯的主讲者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促进者,有利于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教师充分发挥课堂的主导作用,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进取精神,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四、巧用多媒体调节学生情绪,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人都是有理智的,也是有情感的,学习既有理智支配,也受情绪情感的影响,人的心理作用既有有意识的也有无意识的,教育教学工作应把每个学生看作一个整体,全面发挥个体的学习能力。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人们从听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约15%,从视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约25%。如果同时使用这两种传递知识的工具,就能接受知识约65%。运用多媒体将生动多变的画面、鲜艳的色彩、恰当的解说融为一体,再配上悦耳的音乐,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说、视、触等多种感觉,这就活跃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愉悦的课堂气氛中学习,最大限度感受到了学中有乐、乐中有学,从而对学习产生了强烈的欲望,形成了主动的学习动机。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还可以做到数形结合,声情并茂,使学生有意识的学习和无意识的学习结合起来,既调节了学生的情绪,又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
五、巧用多媒体增大课堂知识容量,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如果运用多媒体将课堂上的主要板书、录像、动画、例题、学生练习等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包装组成一个软件包,使教学内容程序化,上课时教师就容易控制课堂教学的整个进程,主要精力可放在如何发挥主导作用,启发学生的思维上,从而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多媒体运用于教学中,还能帮助学生归纳,比较,整理所学知识,使零散,片断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多媒体技术的使用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拓展文化视野,发展跨国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便于学生理解掌握与延伸拓展,从而可以增大课堂容量,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
总之,合理使用多媒体技术,把多媒体技术与数学教学巧妙地整合在一起,可以弥补传统教学手段的诸多不足。为教学提供丰富的视听环境,营造轻松愉快而又适度紧张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取大量的信息。只要我们不断探索.充分挖掘其优势,就一定能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出集图、文、声于一体的优质课件,真正实现数学课堂上的大容量、高密度、快节奏,大幅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中国电化教育》,1998年第1期,《实物投影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冷国华。
[2]《中小学电教》,2003.4,《巧用多媒体优化小学数学教学》,曾凡芳。
随着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多媒体教学逐步投入到教学中,这为学校教学工作带来极为良好的效应,课堂变得生动活泼,学生学习兴趣盎然,教学效果大幅度提高。在此笔者主要想谈谈多媒体技术运用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一、巧用多媒体丰富学生感知,激发求知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激发兴趣最重要的一条是为学生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有声有色、图文并茂的情境中感受到学习数学的趣味性。利用传统的教学手段.教师往往花费时间较多,效果又不太理想。而由于电子白板在乡镇学校的普及,巧妙地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就能比较便利地展现感性的材料,把学生未曾见过的事物通过生动的画面展现于学生眼前,充分营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身临其境的教学场景。多媒体教学还可以更有效地增强教学内容的表现力和感染力,特别是对一些难以理解的内容、重点内容,多媒体技术可以反复再现,充分体现其声像互补、恰当定格、精彩回放的优势,使我们的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在教学新课标实验教材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学对称图形”这一内容时,我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收集了很多美丽的轴对称图形,制作成课件,再通过电子白板一一呈现在学生的眼前。这些图形涉及的范围很广,有动物的:蜻蜓、蝴蝶、七星瓢虫、知了、蜜蜂等;有植物的:不同形状的叶子、向日葵、花朵等;还有建筑物、漫画等等。通过观察这些形态各异、美丽多姿的图形,引导学生探究这些图形的共同特征,最后学生得出结论:“这些图形左右两边是一样的”,从而引出“对称图形”这一概念。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深切感受到这些对称图形的美,同时也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兴趣。又如教学“元、角、分”等教学内容,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生活经验,但往往“知其然”,而难以道其“所以然”。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就可以巧妙地运用多媒体的音、形、像等功能,再现学生生活实际,这样学生就可以达到易懂而又乐学的目的。
二、巧用多媒体的动态展示,引发学生空间想象力
“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这一教学内容,教材虽然提供了实验的方法,但实验过程复杂,教学中难以具体操作,把一个圆割拼成一个长方形,近似度较差,引起许多学生对推导出的公式持怀疑态度。由于感知材料不充分,学生难以展开正确合理的想象,影响空间概念的形成,在教学时我运用多媒体技术,多层次地把圆依次分成若干等份,再拼成学生所学过的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随着等分份数的增加,学生理解中的难点──近似长方形的长由曲线变成直线的过程动态呈现出来,这就为学生大胆合理的想象提供了充分的感知材料。
三、巧用多媒体凸现本质,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心理学告诉我们,感知越具体,表象形成就越清晰深刻,越有利于促进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促使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进行转化,从而使我们建立概念,培养能力。教学的设计应以凸现对象的本质属性,实现课堂教学的整体优化为目的,最终着眼于发展学生的潜能,发挥每个学生的聪明才智。多媒体CAI集声音、文字、图像和视频于一体,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可清晰地显示出被观察对象各个部分及他们之间的联系,为大脑提供各类丰富的感性材料,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从而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规律,领悟数学思想等。教师还可以视具体情况启迪学生积极思维,例如:适当提问课件中的问题,分组讨论有争议的重点、难点,让学生能自由发表见解,最后归纳答案。教师也可以设计简单的课件,让学生根据具体情景分角色对话。这样就使教师从单纯的主讲者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促进者,有利于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教师充分发挥课堂的主导作用,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进取精神,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四、巧用多媒体调节学生情绪,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人都是有理智的,也是有情感的,学习既有理智支配,也受情绪情感的影响,人的心理作用既有有意识的也有无意识的,教育教学工作应把每个学生看作一个整体,全面发挥个体的学习能力。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人们从听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约15%,从视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约25%。如果同时使用这两种传递知识的工具,就能接受知识约65%。运用多媒体将生动多变的画面、鲜艳的色彩、恰当的解说融为一体,再配上悦耳的音乐,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说、视、触等多种感觉,这就活跃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愉悦的课堂气氛中学习,最大限度感受到了学中有乐、乐中有学,从而对学习产生了强烈的欲望,形成了主动的学习动机。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还可以做到数形结合,声情并茂,使学生有意识的学习和无意识的学习结合起来,既调节了学生的情绪,又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
五、巧用多媒体增大课堂知识容量,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如果运用多媒体将课堂上的主要板书、录像、动画、例题、学生练习等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包装组成一个软件包,使教学内容程序化,上课时教师就容易控制课堂教学的整个进程,主要精力可放在如何发挥主导作用,启发学生的思维上,从而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多媒体运用于教学中,还能帮助学生归纳,比较,整理所学知识,使零散,片断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多媒体技术的使用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拓展文化视野,发展跨国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便于学生理解掌握与延伸拓展,从而可以增大课堂容量,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
总之,合理使用多媒体技术,把多媒体技术与数学教学巧妙地整合在一起,可以弥补传统教学手段的诸多不足。为教学提供丰富的视听环境,营造轻松愉快而又适度紧张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取大量的信息。只要我们不断探索.充分挖掘其优势,就一定能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出集图、文、声于一体的优质课件,真正实现数学课堂上的大容量、高密度、快节奏,大幅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中国电化教育》,1998年第1期,《实物投影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冷国华。
[2]《中小学电教》,2003.4,《巧用多媒体优化小学数学教学》,曾凡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