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多媒体技术在高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

【作者】 冷时芳

【机构】 云南省丽江市玉龙县民族中学

【摘要】多媒体不再是传统的辅助教学工具,而是为构造一种新的网络教学环境创造了条件,特别是对于教育社会化来说,多媒体网络更是一种理想的传播工具。多媒体教学是建立在多媒体技术基础上的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模式,以其独有的媒体手段和表现形式,达到形象、直观、生动、高效的目的,越来越被学校和教师所接受,且在教学中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材施教。因此,在教学中广泛应用多媒体技术,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教学;多媒体应用;教育
【正文】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领域极其广泛,随着科技的进步其功能也更加的多样化。在教育领域,多媒体技术逐渐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不仅为教学提供了形象逼真的效果, 丰富了教学手段, 优化了教学过程,增添了学生的学习乐趣, 学习积极性也得到了提高。所以使用多媒体教学已成为当今教学的主流,如何使用多媒体来提高教学效果就成了教学改革的研究热点。
  一、多媒体技术在高中课堂教学中应用的模式
  多媒体丰富的表现形式以及传播信息的巨大能力赋予现代化的教学模式以崭新的面目。常见的多媒体课堂教学模式有以下几种:
  (一)课堂演播型多媒体教学模式
  课堂演播型多媒体教学模式是一种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它所依赖的教学环境是多媒体教室, 主要设备有:多媒体计算机、视频展台、投影机、电动幕布、音响设备等。课堂演播型多媒体教学模式所需要的教学环境资金投入量最少,再加上其操作简单, 使用灵活, 教学效果突出等优点, 在多媒体教学中应用最为普遍。其原理框图如下:












图1 课堂演播型多媒体教学模式图

  在图1中,课堂演播型多媒体教学模式的主体依然是教师。课堂外, 教师需要花费大量精力, 运用多媒体技术将讲课内容制作成多媒体课件或电子教案。在课堂上, 教师也不仅仅是课件或电子教案的简单演示者, 需要其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为学生领会讲课内容提供有利的支持。同时还要做好情景创设,确立问题,引导学生学习等工作,做到与学生协作交流。
  (二)模拟教学
  模拟教学指利用多媒体技术与仿真技术结合,用来模拟、仿真或再现一些实际中不存在或难以体验的事物,使学习者身临其境,增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水平。比如飞行员最初学开飞机,就不可能使每位学生都使用实际的飞机进行飞行训练,而是通过多媒体计算机的仿真技术,给学生营造飞行时的俯冲、旋转等情形。学生只要带上数据头盔、数据手套就可以感受真实的飞行情境:或超重或失重或旋转等,并通过数据手柄的操作控制飞行 。
  (三)网络型多媒体教学模式
  网络型多媒体教学模式需要的教学环境是网络型多媒体教室, 它主要包括硬件和软件两部分, 硬件设备有多媒体教师机、多媒体学生机、交换机、网络服务器、投影机、电动幕布、播放设备等。软件部分除了要求具有控制信息的传递、设置各种系统参数等作用以外, 还要提供一个直观明了的控制界面, 方便教师控制网络运行和组织教学。相对于纯粹的多媒体教室来说, 网络型多媒体教室的建设成本要高一些,目前, 很多高校也建设有网络型多媒体教室, 只是普及率不是很高。
  (四)远程教育型多媒体教学模式
  所谓远程教育型多媒体教学模式主要指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开放式教学系统。远程教育型多媒体教学模式又分为实时交互式和非实时交互式两种。非实时交互式远程教育型多媒体教学模式所依赖的教学环境是基于Internet的远程教学系统, 包括远程教育所需的硬件和软件支持平台、教学资源管理等。其教学资源管理模块主要包括自主学习系统、教师授课系统、交流讨论系统、辅导答疑系统、作业批阅系统、虚拟试验系统、考试评价系统、教学管理系统等。网络传播模式的出现,使得用于单个计算机的多媒体课件可以发布到广阔的网络空间,形成网络课程。
  二、多媒体在高中课堂教学中应用的优越性
  (一)立体性教学空间, 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多媒体教学文、图、声、像并存, 能够多层次、多角度地呈现教学内容, 创造立体性的教学空间, 促进抽象思维的发展, 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多媒体技术能将抽象空洞的概念以鲜明生动的形象伴以清晰悦耳的声音展现在学生面前, 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能够使深奥的理论简单化, 抽象的理论具体化, 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二)突破时空的限制, 对真实情景再现和模拟
  教学中常有一些自然现象、逝去的景色或需长时间才能感知的事物, 由于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无法让学生亲眼看见; 一些微观的事物和微小的变化, 无法通过仪器设备让学生进行观察,而这些又常是课堂教学的重点。此时, 我们使用多媒体教学就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对真实情景再现和模拟, 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 内容丰富, 具有很强感染力的感性认识材料, 让学生看到事物的运动、发展、变化, 有利于学生入情入境, 借境悟理。
  (三)信息量大, 节约了空间和时间, 提高了教学效率
  多媒体教学一般是通过事先设计好的课件进行的, 经点击、放映等进行讲解, 这样就节省了大量的板书时间, 节约了挂图、模具等占用的空间, 在相同的教学时间和空间内, 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信息, 提高了教学效率。
  (四)交互性强, 使学生有更多的参与, 学习更为主动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 在课堂教学中始终以教师为中心进行满堂灌式的教学, 学生是被动的接受, 教学信息的传送也是单向的, 例如: 影像、声音的传送, 这就无法很好的实现信息的反馈与交流。而多媒体教学交互性强, 学生与“教师”之间可以较好的实现人机对话, 使学生有更多的参与机会, 学习更为主动, 使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成为可能。
  三、多媒体在高中课堂教学中应用应注意的问题
  (一)课件的程序化与学生的创造性的问题
  由于多媒体课件所控制的教学过程过于严密和紧凑, 往往限制了教师的临场发挥和师生之间的交流, 课堂气氛显得拘谨不灵活。所以在多媒体教学中应注意处理好程序化的课件固定性与学生个性思维的创造性的关系 。
  (二)授课的演示与学习的交互性问题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 知识从教师到学生是单向传递的, 而在多媒体教学中, 知识是双向传递的。多媒体教学中主要的是演示与交互, 演示是教师引导学习, 交互是学习自主学习。多媒体从本质上说, 就是对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和交换式处理。人机之间如果缺少“友好”的交互, 严格来说还称不上是多媒体。这就要注意让计算机能力分步提示演讲, 引导和指导学生主动学习, 对学生的疑难问题及时反馈、及时解决, 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 使学生进行生动活泼地学习, 从而为个性化的教学和因材施教提供条件 。
  (三)教师的主导性与多媒体的辅助性问题
  有的教师在一些课上从头到尾都用多媒体,这样用机器取代教师,对学生实施“目中无人”的教学,既违背了教学规律,也忘记了教师是教学得主导,计算机只能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 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选择相应的教学手段,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四)传授知识与创新教育问题
  创新教育就是教师要创新地教,学生要创新地学,从而营造一个有利于创新能力培养地良好的、民主的、和谐的教与学的环境。在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教师应注意多媒体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怎样使学生对立自主地获得知识。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必要地知识,还要教给学生知识创造地规律, 培养学生发现、获得知识的能力,重视创造个性的培养。这就要注意在课件编制与多媒体教学中,留一些能够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的机会,将知识的学习和知识创造性运用到实际中去,启发学生去感知、理解和应用,重视学生创造能力和素质方面的培养。同时,在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开发中,让学生参与这一过程,不但可以解决教师的课时不足的问题,而且可以使学生的创造性得到培养和发展 。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计算机已作为教学过程中一种理想的认知工具,在教育领域已广泛应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已成为时代的潮流,它有着巨大的潜在需求,节省了教师的讲授时间,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用于练习和巩固,不仅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完成了教学任务,也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促进教学手段的变革,同时还将促进教材的更新、教学方法与课堂教学结构的变革,进而促进教学思想和教学理论的改革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潘敬贞,杨晓宏. 有效利用多媒体技术促进高中数学课堂教学[J]. 中国教育信息化,2009,24:59-61.
  [2]侯丽洁. 多媒体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S1:172-174.
  [3]袁心. 多媒体在高中教学中的应用再探[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16:273-275.
  [4]杨柳. 浅析多媒体教学在高中历史课程中的运用[J]. 赤子(上中旬),2015,18:303.
  [5]高雪娟. 浅谈高中多媒体教学[J]. 教育教学论坛,2010,25:238-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