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浅谈劳动与技术课教学

【作者】 赵振球

【机构】 山东省莱西市南墅镇中心中学

【摘要】劳动技术教育能够使人的潜能得到开发,并且发展人的思维。劳动与技术学科在树德、增知、强体、益美中的重要地位完全取决于劳动与技术学科拥有的实践性、创造性、综合性的特点,尤其是劳动与技术学科在促进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方面的发展有着任何学科都无法取代的作用。要衡量劳动与技术课堂教学质量的一个非常关键的标准就是牢记课堂的有效性,同时也是教学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初中;劳动与技术课程;高效课堂;策略
【正文】
  目前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就是要提升劳动与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但是,我们应该怎样提高劳动与技术课堂的有效性呢?初中劳动与技术课程属于一般考查课程,很容易被忽视,其课堂教材有效性研究更是欠缺,导致课堂教学始终处于低位。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开展,重视学生全面素质培养,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普遍共识。提升初中劳动与技术课堂教学质量,这是我们必须正视的课题。
  一、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性
  为了满足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劳动技术课程纲要提到,在劳动与技术课堂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懂得劳动与技术的基本知识,能够应用基本的操作技能,还要注意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良好的品德以及热爱劳动情感的培养,就进一步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在较少的时间里花费较少的精力然后得到最好的教学成果,这就是教学效率的实质。但是,现在农村初中劳动与技术的教育还很差,在向劳动与技术学科方面推进的过程还有许多困难,这些困难都会直接影响劳动与技术课堂的有效性。为了使劳动与技术课堂的教学效率得到有效的提高,教师必须要先做好自身的修养,使劳动与技术学科素养和劳动与技术学科教学素养得到提高。另一方面劳动与技术老师必须改变现在的教学方式。将多种比较有效的教学手段和多种组织形式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劳动与技术学科本身具有的特点,尽可能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性,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增强劳动与技术课堂有效性的策略 
  学生学习劳动与技术的主要场所就是劳动与技术课堂。从劳动与技术学科的特点和学生内在需求出发,我认为,下面几种策略在课堂教学中可以使用。 
  (一)创建比较和谐轻松的教学课堂 
  教师要尽力构建比较和谐轻松的教学课堂,就要真诚地和学生交流,把学生当作自己的朋友,尊重他们,把他们认为是和教师同样平等的个体,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地融入轻松快乐的课堂气氛中,并且喜欢和重视劳动与技术课堂。在劳动与技术课上,要让每个学生都敢发表自己的观点,如果学生的观点和教师的观点不一致时,教师就要表现出自己的亲和力,使课堂变得轻松愉快,这样学生就不会畏惧,就会敢于表达自己的看法,从而使他们潜意识里的表现激发出来。每个老师都要用心去关心、关注、疼爱每个学生,把他们当作自己的朋友,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心灵的温暖和自由,不管是课堂上还是在平时。要是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来自教师的关系和呵护,教师就要非常尊重和关爱学生。只有真正关心学生,学生的兴趣,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才能都得到实现。比如说,我们班有个学生叫小林,他比较内向,话很少也比较自卑。于是,在生活和学习上我开始帮助他,当他学习取得进步的时候,我就在大家面前分享他的成果,提高他的自信。很快他变得比原来开朗了许多。我继续鼓励他,让他当我的课代表,并且他把课代表的工作完成的特别好。现在他已经升入初三了,在很多集体活动中我都能看见他的笑脸,很多教师都说他进步很大。 
  (二)开发教具学具,通过演示突破重难点 
  能够有效把握和化解教材的重点、难点是有效课堂教学的重中之重。要想让学生很快地掌握和运用难点,得到很好的学习效果,得到理想的教学成效,就必须在教学过程中把重点突出出来。这样来看,运用各种教具和学具就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开发和设计合理的教具和学具就显得很有必要。比如,在学习《涤纶彩球》时,当时我就设计了一些教具和学具:课堂开始时,我就拿出之前做好的放大版的涤纶彩球,(让每个学生不管从哪个角度看都能清楚地观察到),然后让学生用涤纶彩球装扮教室,这样学生就会产生制作涤纶彩球的兴趣。 
  在学生研究怎么制作涤纶彩球的过程中,我就把放大版的涤纶彩球拆开分给小组学生进行研究。我先画出需要的喇叭口的涤纶片母版图,折叠纸用剪刀剪出需要的元件,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快地完成制作,用这种方法比描绘后再剪的方法更好。教师课前准备的有效性同样也属于课堂教学的效率,如果教师使用与课本比较配套的多媒体课件,就能够很清楚地表现要制作的作品,教师就不用浪费比较多的时间去吸引学生的兴趣,所以说,教师的有效教学中比较重要的环节就是有效地备课。 
  (三)开展合作学习,培养团队精神 
  1.把握合作学习的内容、时机。技术学习领域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劳动技术课程,它包含的知识面比较广,需要较强的操作性,很有趣味性,具有实践性、综合性、创造性,同时也是学生进行合作练习较好的场所。有的作品比较复杂,课本中的内容可能在课堂上不能完成,很多作品都包含剪、贴、粘、折、扎等比较多的技能,自己一个人制作比较困难,同时还要求要带比较多的工具。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可以选择不同的合作方式安排学生来进行。 
  2.合理分组,人人参与。其实,在现实的教学中,我发现很多的学生不善于和别人合作,并且不会与人合作,他们通常就是坐在一起,每个人都做自己的事,他们认为这就是合作。其实这种合作只是表面上的,很多学生都不能参与进来,他们仅仅做的就是一些相对来说比较简单的事情,他们仅仅被安排接受一些操作,根本就没有锻炼和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总之要想让学生能够运用和实践课堂上所学到的一些知识和技能,只有加宽学生劳动实践活动的道路,这样才能让学生进行反复的练习,激发学生的灵感,提高创造力。我们应该抛弃事物的浮华找到事物的本质,寻找事物的价值和真操作。
  参考文献: 
  [1]伍振庭;科技活动是课堂教学的扩展[J];科学教育;2004年06期
  [2]林存华,郁琴芳;课堂教学中“问题”资源的利用[J];教学与管理;2004年07期
  [3]闾可和;小议课堂教学模式之改变[J];教学与管理;2004年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