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花开并蒂 相得益彰——浅谈选修课和必修课的教学

【作者】 祝月婷

【机构】 湖北省十堰市郧阳中学

【摘要】随着高中语文新课改的实施,一种崭新的教学方式应运而生,一门陌生的语文课程——选修课披着神秘的面纱出现了。选修课的功能是什么,选修课应该怎样教,选修课与必修课有什么联系,让高中语文教师不知如何入手进行有效的教学。
【关键词】选修;必修;有效教学
【正文】
  随着高中语文新课改的实施,一种崭新的教学方式应运而生,一门陌生的语文课程——选修课披着神秘的面纱出现了。提起选修课,很多老师有了一个共同的感觉:高中语文选修课,怎一个难字了得?是呀,选修课的功能是什么,选修课应该怎样教,选修课与必修课有什么联系,选修课在高考中占多少比重等等问题,搞得不少高中老师对此一头雾水,摸不着北,不知如何入手进行有效的教学。确实是难!
  为什么觉得难?无非两个原因:第一是完全陌生的面孔,在此之前谁都没接触过选修课,教什么,怎么教,完全没有经验可借鉴;至于怎么教好更是心中没谱。第二是选修课程过于繁杂,篇目众多,一本选修教材一般有八个单元,二十多篇课文,还有每单元的思考探究,中心话题,知识体系构建,涉及语文知识的方方面面,该从哪个角度入手,该用多少课时,该怎么处理详略,该采用什么教学方式,都让人不知所措。
  其实掀开选修课神秘的面纱,你就会发现选修课与必修课有着必然的联系,两者一脉相承,都是语文一母所生的姐妹花。尽管选修课的科目设置很多,总共包括五个系列: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运用,文化论著研读,共十六个模块。而且五大系列具有不同的教育目标,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系列主要是培养学生的阅读鉴赏审美能力;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系列,侧重于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文化论著研读着眼以培养学生的理性解读能力、探究能力,它们有不同的侧重点,不同的层次。但从本质上说,这些系列不管如何区分,只是学习能力和学习要求上的侧重点不同,万变不离其宗,它们都是语文课。这些内容不管如何新,不管如何编排,究其实都是语文内容,都必须要用学语文的方法来完成。这是基本点。所以凡是语文必修课课文常见常用常规的教学方法、学习方法都是适用于选修课的。不会因为这是一个新生事物,而必须要创造一套全新的教学方法来应对它,所谓以不变应万变。
  选修课与必修课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从大框架看,必修是选修的基础和前提,选修是对必修的延伸、拓展、补充、巩固,在教学时要注意他们的联系。以必修课教材内容为“点”,“点”上求精深,“点”上求辐射;以选修课教材为“面”,“面”上求广“博”,“面”上求补充。“选修”是“必修”必要地辅助与变通,并非异想天开闹“独立”,更非“花架子”。所以在讲授选修课时,要紧密联系必修课课文,会事半功倍。教古代历史散文时,我将史论散文《过秦论》《六国论》《阿房宫赋》与《项羽之死》《荆轲刺秦王》《鸿门宴》《廉颇蔺相如列传》《苏武传》《张衡传》等传记散文进行比较,要求学生分组讨论:前者是文学家写的历史散文,后者是历史学家写的历史散文,他们在写作目的和写作方法上有什么区别?经过课下的认真准备和课堂上的激烈争辩,学生很快达成了共识:文学家写历史大多是借古讽今,往往抓住一点借题发挥。如贾谊的《过秦论》说秦朝是因“仁义不施”而亡,杜牧的《阿房宫赋》则说秦朝因穷奢极欲而毁,《六国论》则说“族秦者秦也”,秦是自取灭亡。而历史学家则是尊重历史的事实,只是客观如实的记叙历史人物的言行,再现那一段历史事件,功过是非自由后人评说。我又把《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兰亭集序》《滕王阁序》放在一起,这几篇散文都是些集会,一方面让学生领略良辰美景赏心乐事的宴会盛况,一方面让学生体会兴尽悲来、人生无常的唏嘘感慨。学生们很快心领神会:这类文章都是借景抒情,赏美景,抒心事,感身世,谈人生。把《庖丁解牛》《种树郭橐驼传》《捕蛇者说》放在一起,思考依乎天理,顺其自然,顺民之意,休养生息的治国之道。把《项脊轩志》《苦斋记》《陋室铭》放在一起,体会读书人的生活情趣。把《祭十二郎文》《陈情表》《祭妹文》放在一起,品味人类至善至美,至真至诚的感情。这样学生在必修课上所积累的语文知识自然而然就迁移延伸到选修课了,而且还进行了知识的梳理和整合,效果非常好。
  选修课和高考也有一定的联系。在实施新课程以后的高考中,选修课不只是一般评估的问题,而是作为重要的内容,先期实验省份已进行了新课程后的高考,选修内容除了默写还有20分左右的选择阅读鉴赏。我们省的教学改革正在尝试中,学生、家长最关注的是高考,因而,在教学中,要把选修课的内容和高考的考点结合起来。所以我在上选修课时将文学欣赏和基础积累并抓。具体做法就是归纳小说、诗歌、散文阅读的表达技巧,把语文考点积累落到实处。
  选修课是“必修的拓展,能力的提升,备考的准备”。选修课和必修课是花开并蒂、相得益彰,它们共同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掀起选修课这位神秘新娘的面纱,才发觉她的面容如此美丽,它的形式如此多样,它和必修课有着如此密切的联系。让我们所有的高中语文教师,用自己的智慧,给这位美丽的新娘描色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