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西藏县级初中英语教学现状与发展对策
【作者】 卢 英
【机构】 西藏日喀则江孜县闵行中学
【摘要】英语作为我区初中教学中的统考科目,教材的适用性、课时的安排、教师的专业素质、教学策略、以及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方法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文章分析县级初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其发展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关键词】西藏;县级初中;英语;教学现状;对策
【正文】
一、西藏县级初中英语教学现状
(一)初中英语教学质量不高
西藏县级初中英语教学基本以考试为导向,考什么,老师就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一些县级中学在新生入学时按学生总成绩分为高、中、低班,老师进行分层教学,学生的英语水平各有差异。七年级教材相对简单,二十六个字母读写,简单问候语,be动词,句型转换,单词等大部分内容在小学就涉及到,学生期中、期末学业成绩考评基本都在六十分以上;七年级下到八年级,教材难度加大,注重语法、句型变换、增加了阅读理解,侧重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学生期末、其中成绩不理想,在六十分以下,普通班英语平均分在三十分左右,有的低班甚至是二十分左右。九年级学生准备总复习,迎接中考。高、中、低三个层次班级中考水平也差距也在几十分。
(二)教材和课时安排不合理
县级初中使用的是河北教育出版社和DC加拿大国际交流中心合编的《学英语》的基础上,改编的《英语》教材,共五册,前四册和九年级合一册。供初中一年级至初中三年级使用。配有活动手册。该教材还特别注重对学生口语和语言的运用能力的培养,内容新颖、贴近学生生活、幽默诙谐,学生对此深感兴趣。但该教材的缺点也同样比较明显,比如,与西藏学生实际生活联系较少,阅读量小,课文知识点跳跃性强、主题描绘不完整,不透彻,语法不系统等方面的问题。各学校英语课时安排, 每班每周四节,加上早读二十分钟或半个小时,个别学校安排一小时或一个半小时的晚自习。教师很难完成教学任务,只能自己总结重要知识和语法点,八个单元一般只能完成四或六个单元的教学任务。课时安排不合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
(三)教辅资料缺乏,教学活动单调
学生除了教材,只有一本活动手册,并且使用率不高,学生没有相关的英语同步训资料、英语词典和英语课外辅助读物,甚至接触英语听力原声的机会也很少。教师教学活动单调乏味,照本宣科,满堂灌,填鸭式教学,强调词汇和语法的死记硬背,课堂记笔记,课下背笔记,讲解—记忆—练习的模式,注重语法,注重学生的应试能力,以中考为指挥棒,忽视听力、口语、写作能力的训练。
(四)专任英语教师较少,大部分教师跨专业教学
大部分县级初中是大班教学,平均每班学生在40人左右,每个教师至少教两个班。部份县级中学英语教师平均教授三个班。英语教育专业教师数量较少,大部分英语教师是跨专业教学。此外,地区高中招聘英语教师,部份优秀的专任英语教师应聘到地区教学,一定程度上影响县级中学专任英语教师数量。
(五)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缺失、学习方法不正确
县级中学生源多来自城镇和农牧区,小学三年级开始学习英语,重视藏语和汉语学习,英语基础薄弱。传统教学手段,枯燥乏味,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英语测试选择题数量较多,学生认为英语考试就是所谓的“运气”,忽视题干阅读,盲目猜答案。考试时有的不到半小时猜完试卷。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前不预习、不记忆单词,而课后把更多时间花在阅读复习其他科目上。
(六)英语教学设备不齐全、利用率不高
大部分县级学校英语教学没有必备的挂图、配套的英语磁带、光碟等。大部分学校建有语音室,利用率不高,有的教师几乎不用。各个学校都有专门的多媒体教室,有的学校还增加了白板教学,教师也只是参加学校组织的教师教学技能大赛时才用。
二、西藏县级初中英语发展对策
(一)教育主管部门重视县级初中英语教学。
根据西藏三语教学特点,积极开发适合西藏英语教育的校本课程和地方课程,为各个学校增加英语课外阅读资料。在经费、设备和资源上促进英语教学有效进行[1]。同时开展有意义的教学活动,如组织地区专家型教师与县里教师交流教学经验,共同探讨英语教学。增加县级英语教师到地区、内地培训学习的机会。提高英语教师职业认同感,减轻职业倦怠感。
(二)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教会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
长期以来,英语教学只是单词记忆、语法讲解、死记硬背、机械操练。学生对英语学习情感淡化,渐渐失去兴趣。教师应采用丰富的课堂教学形式,如图片展示、运用直观教具、游戏、分组讨论、角色扮演、对话等,[2]尽量用英语和学生交流,创设英语氛围,提高学生的口语和听力,立足于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和英语素养的形成。转变学生英语学习观念,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重视英语学习。
(三)汉族英语教师积极学习藏语,鼓励藏族大学毕业生从事英语教学县级初中学生以藏族为主,汉族英语教师应多学习藏语,了解藏汉英三语环境下,学生的认知基础和学培训习机制的特点,更好地和学生交流,促进教学活动有效进行。[3] 教育部门或学校应对汉族英语教师进行藏语培训。此外,现在大部分师范院校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选择参加公务员考试,不愿从事教师职业。相关部门应鼓励英语专业藏族大学生生积极从事县级中学英语教学,壮大英语教师队伍,为西藏教(下转第95页)(上接第96页)育事业做贡献。
(四)英语教师加强专业知识、教学技能学习
初中英语教师不断学习英语课程与教学的论知识,拓展英语语言知识,到内地各高校参加英语教学培训,观摩优秀教师讲课,提高教学技能。积极探索总结初中英语教学规律。
掌握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正确运用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教研室积极开展各种活动,采取集体备课、互评互讲,沟通交流,找出问题,共同进步。进一步强化教师的教研意识、问题意识。
(五)运用正确的英语教学评价机制
2013年6月19日,教育部印发了《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启动。我国将用一套全新的“绿色评价”体系为中小学校“全面体检”。[4]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基本建立体现素质教育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科学多元的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价制度,切实扭转单纯以学生学业考试成绩和学校升学率,评价中小学教育质量的倾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对学生的英语学习评价不仅仅关注学习结果,更应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把教师评价、学生自己评价与家长评价相结合,通过建立个人英语学习档案袋、观察记录表、交谈、英语小测验、问卷等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或设计《初中英语教学评价手册》,注重学生平时听、说、读、写、技能的发展。
三、结语
西藏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为集中,占比例最大的少数民族自治区。学校学生语言的学习由单一的藏语学习,发展到汉语、英语三语学习,三语教学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教师应让学生了解三种语言的思维方式存在的差异,将藏语的知识结构和英语学习结合起来,使用藏汉双语完成英语教学。让学生正确认识英语学习的重要性。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提高自身素养,增强学生想学英语、学好英语意识,从而有效提高我区县级初中英语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史明英,邢爱青.西藏地区三语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西藏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6):137-141.
[2]王清松,李敏.内地西藏班初中英语教学现状浅析 [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3):152.
[3]杜红波,“藏—汉—英”三语环境下藏族中学生英语学习的认知基础和学习机制分析[D]. 西华大学 ,2008(4):34-35.
[4] 记者 张东. 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启动[N]. 中国教育报,2013-06-19001.
一、西藏县级初中英语教学现状
(一)初中英语教学质量不高
西藏县级初中英语教学基本以考试为导向,考什么,老师就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一些县级中学在新生入学时按学生总成绩分为高、中、低班,老师进行分层教学,学生的英语水平各有差异。七年级教材相对简单,二十六个字母读写,简单问候语,be动词,句型转换,单词等大部分内容在小学就涉及到,学生期中、期末学业成绩考评基本都在六十分以上;七年级下到八年级,教材难度加大,注重语法、句型变换、增加了阅读理解,侧重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学生期末、其中成绩不理想,在六十分以下,普通班英语平均分在三十分左右,有的低班甚至是二十分左右。九年级学生准备总复习,迎接中考。高、中、低三个层次班级中考水平也差距也在几十分。
(二)教材和课时安排不合理
县级初中使用的是河北教育出版社和DC加拿大国际交流中心合编的《学英语》的基础上,改编的《英语》教材,共五册,前四册和九年级合一册。供初中一年级至初中三年级使用。配有活动手册。该教材还特别注重对学生口语和语言的运用能力的培养,内容新颖、贴近学生生活、幽默诙谐,学生对此深感兴趣。但该教材的缺点也同样比较明显,比如,与西藏学生实际生活联系较少,阅读量小,课文知识点跳跃性强、主题描绘不完整,不透彻,语法不系统等方面的问题。各学校英语课时安排, 每班每周四节,加上早读二十分钟或半个小时,个别学校安排一小时或一个半小时的晚自习。教师很难完成教学任务,只能自己总结重要知识和语法点,八个单元一般只能完成四或六个单元的教学任务。课时安排不合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
(三)教辅资料缺乏,教学活动单调
学生除了教材,只有一本活动手册,并且使用率不高,学生没有相关的英语同步训资料、英语词典和英语课外辅助读物,甚至接触英语听力原声的机会也很少。教师教学活动单调乏味,照本宣科,满堂灌,填鸭式教学,强调词汇和语法的死记硬背,课堂记笔记,课下背笔记,讲解—记忆—练习的模式,注重语法,注重学生的应试能力,以中考为指挥棒,忽视听力、口语、写作能力的训练。
(四)专任英语教师较少,大部分教师跨专业教学
大部分县级初中是大班教学,平均每班学生在40人左右,每个教师至少教两个班。部份县级中学英语教师平均教授三个班。英语教育专业教师数量较少,大部分英语教师是跨专业教学。此外,地区高中招聘英语教师,部份优秀的专任英语教师应聘到地区教学,一定程度上影响县级中学专任英语教师数量。
(五)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缺失、学习方法不正确
县级中学生源多来自城镇和农牧区,小学三年级开始学习英语,重视藏语和汉语学习,英语基础薄弱。传统教学手段,枯燥乏味,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英语测试选择题数量较多,学生认为英语考试就是所谓的“运气”,忽视题干阅读,盲目猜答案。考试时有的不到半小时猜完试卷。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前不预习、不记忆单词,而课后把更多时间花在阅读复习其他科目上。
(六)英语教学设备不齐全、利用率不高
大部分县级学校英语教学没有必备的挂图、配套的英语磁带、光碟等。大部分学校建有语音室,利用率不高,有的教师几乎不用。各个学校都有专门的多媒体教室,有的学校还增加了白板教学,教师也只是参加学校组织的教师教学技能大赛时才用。
二、西藏县级初中英语发展对策
(一)教育主管部门重视县级初中英语教学。
根据西藏三语教学特点,积极开发适合西藏英语教育的校本课程和地方课程,为各个学校增加英语课外阅读资料。在经费、设备和资源上促进英语教学有效进行[1]。同时开展有意义的教学活动,如组织地区专家型教师与县里教师交流教学经验,共同探讨英语教学。增加县级英语教师到地区、内地培训学习的机会。提高英语教师职业认同感,减轻职业倦怠感。
(二)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教会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
长期以来,英语教学只是单词记忆、语法讲解、死记硬背、机械操练。学生对英语学习情感淡化,渐渐失去兴趣。教师应采用丰富的课堂教学形式,如图片展示、运用直观教具、游戏、分组讨论、角色扮演、对话等,[2]尽量用英语和学生交流,创设英语氛围,提高学生的口语和听力,立足于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和英语素养的形成。转变学生英语学习观念,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重视英语学习。
(三)汉族英语教师积极学习藏语,鼓励藏族大学毕业生从事英语教学县级初中学生以藏族为主,汉族英语教师应多学习藏语,了解藏汉英三语环境下,学生的认知基础和学培训习机制的特点,更好地和学生交流,促进教学活动有效进行。[3] 教育部门或学校应对汉族英语教师进行藏语培训。此外,现在大部分师范院校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选择参加公务员考试,不愿从事教师职业。相关部门应鼓励英语专业藏族大学生生积极从事县级中学英语教学,壮大英语教师队伍,为西藏教(下转第95页)(上接第96页)育事业做贡献。
(四)英语教师加强专业知识、教学技能学习
初中英语教师不断学习英语课程与教学的论知识,拓展英语语言知识,到内地各高校参加英语教学培训,观摩优秀教师讲课,提高教学技能。积极探索总结初中英语教学规律。
掌握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正确运用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教研室积极开展各种活动,采取集体备课、互评互讲,沟通交流,找出问题,共同进步。进一步强化教师的教研意识、问题意识。
(五)运用正确的英语教学评价机制
2013年6月19日,教育部印发了《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启动。我国将用一套全新的“绿色评价”体系为中小学校“全面体检”。[4]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基本建立体现素质教育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科学多元的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价制度,切实扭转单纯以学生学业考试成绩和学校升学率,评价中小学教育质量的倾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对学生的英语学习评价不仅仅关注学习结果,更应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把教师评价、学生自己评价与家长评价相结合,通过建立个人英语学习档案袋、观察记录表、交谈、英语小测验、问卷等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或设计《初中英语教学评价手册》,注重学生平时听、说、读、写、技能的发展。
三、结语
西藏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为集中,占比例最大的少数民族自治区。学校学生语言的学习由单一的藏语学习,发展到汉语、英语三语学习,三语教学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教师应让学生了解三种语言的思维方式存在的差异,将藏语的知识结构和英语学习结合起来,使用藏汉双语完成英语教学。让学生正确认识英语学习的重要性。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提高自身素养,增强学生想学英语、学好英语意识,从而有效提高我区县级初中英语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史明英,邢爱青.西藏地区三语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西藏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6):137-141.
[2]王清松,李敏.内地西藏班初中英语教学现状浅析 [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3):152.
[3]杜红波,“藏—汉—英”三语环境下藏族中学生英语学习的认知基础和学习机制分析[D]. 西华大学 ,2008(4):34-35.
[4] 记者 张东. 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启动[N]. 中国教育报,2013-06-19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