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浅述小学语文教学中多媒体的有效性运用

【作者】 李玉婷

【机构】 新疆库尔勒市第八中学

【摘要】媒体走进课堂是电子信息技术与现代教育的完美结合,不仅改变了传统单向教学的授课模式,丰富了教学手段,还拓展学生学习接受渠道,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小学语文运用多媒体教学已不是新鲜事了,应该说我们探索媒体化教学过程中取得一些经验,为正确、熟练使用多媒体积攒了支撑技术,也能“克弊扬长”把多媒体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然而受教育的不均衡发展和传统观念影响,个别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还处在初级阶段,甚至还出现操作失误,影响高效课堂建设。为此,我们很有必要在此谈谈语文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多媒体的有效性运用
【正文】
  多媒体与小学语文学科整合,创造了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为课堂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形象的表达工具,能把教学中讲不清、道不明的难点,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悦耳动听的声音,一目了然的展现在学生面前,不但使学生的学习变得异常轻松.而且还能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效果。同时还能有效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激发学习兴趣,真正改变传统教育单调模式,使“乐学”落到实处。多媒体技术的应运,进一步推动了教学理念的更新,构筑了新型的教学系统,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养,更好地为开展素质教育服务。怎样才能使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有效运用呢?在教学实践中,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有这样一句名言:“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起他们的思维火花,好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而我们传统小学语文教学属于语文知识层面教学,教师采用唇耕舌耘、“粉笔+黑板”的单一教学手段。由于语文本身的特性和学生认知心理尚未成熟,课堂里经常出现教师在讲台上讲得口干舌燥,讲台下学生却听得兴味索然的现象。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把声音、图像、文字、视频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化静为动,变枯燥为生动,变抽象为形象,打破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创设一个更为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这样,直观形象与联想、想象相结合,就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去体味作品中所创造的意境,迅速而正确地把握文章的内涵。例如(假如我会克隆》中,上课伊始,播放欣赏《西游记》中孙悟空拔一把自己的毫毛就变出了许多小孙悟空、协助自己降妖除魔神奇而有趣的画面,学生的心被深深地打动了,这样就对孙悟空变出了许多小孙悟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继而我就告诉学生:这个神话引发了人类复制自身的幻想,孙悟空能复制自身的本领,其实用现代的眼光看,它很像科技领域里所提到的“克隆”。这样设计启发谈话,课件演示,激发学习兴趣,也为后面的交流创设情景,作好铺垫。
  二、优化教学手段,突破教学难点
  认识事物是语文教学的一项很重要任务。学生通过感受理解阅读材料,能认识到很多事物;但也有的事物不是光凭感受语言文字就能认识的。这时,就需要借助多媒体提供的实物、模型、图象、声音、色彩等帮助认识,打破课堂40分钟的时空限制,纵贯古今,横跨中外,节省大量的时间,而且借助于直观的形象,有些内容无需长篇大论,学生已了然在胸,使学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这样做不仅可以引导学生走进事物,而且可以深入领会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比如上《太阳》,因涉及云、雨的形成等自然现象和科学知识,不能让学生很直观的了解到,如果仅用语言表达,学生在大脑中无法形成具体的直观的形象,但是一旦运用多媒体将云、雨的形成等自然现象和科学知识显示出来,学生就很容易得到感性的了解,并且能省去教师很多不必要的语言解释说明。
  三、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学生思维的发展最先有赖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而多媒体在学生思维发展中能以提供各种感性材料的优势,激起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满足学生思维活动的欲望,给学生创造思维发展的广阔空间。《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我们教会学生做到:“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因此,发展思维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小学生思维处于初级阶段,很容易遇到障碍。教学中,我们应用先进的教育技术为学生开拓思路,启迪思维。在用多媒体进行语文教学中,可将声像图文等各种教学信息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构造特定的教学情境,它丰富的表现力可引发学生无限的遐想,激发学生无穷的联想和想象,从而使他们思维高度活跃而引发创新的火花,产生出前所未有的思维空间与创造灵感。
  四、营造情感氛围,升化思想教育
  在小学中高年级课文中,有很多课文都具有很强的感染性,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把抽象的事物再现,把静态的文字转化为动态的形象知识,化想象为直观,化疑惑为明朗,引起学生的共鸣,营造学习的氛围,升华学生的情感。例如,在教学《生命桥》这篇课文时,其中最震撼人心的场面是老羚羊和年轻羚羊分成两队,老少羚羊先后起跳,在老羚羊将要下落的一瞬,小羚羊踩在老羚羊的背上,借力跳到对岸的悬崖上,而老羚羊却坠入万丈深渊。这段描写对于没有学过力学的学生来说很难理解.也很难领会老羚羊为了种族的延续而甘愿牺牲的精神。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心,突破难点,我用动画形式将这一场面展现,老羚羊被小羚羊一踩,像树叶一样坠下悬崖,这一场景极具震撼力,增添了悲壮的色彩。学生沉浸在这种悲哀的氛围中为老羚羊惋惜,为小羚羊庆幸,也为捕猎者惭愧,从而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实践证明,多媒体技术为语文课堂注入了新的血液,改变了“教师+粉笔+黑板”的传统教学形式。在教学中,我们只要深入研究和恰当地没计、开发、运用多媒体课件,使之与其他教学手段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真正价值,“善教与乐学”的春天就长青永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