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关于情感教学法在初中思想品德 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 于光荣
【机构】 新疆石河子总场第一中学
【摘要】初中是青少年的思想逐渐从幼稚迈向成熟的阶段,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也在逐步形成,因而,初中阶段的思想品德的教学工作对于青少年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结合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学现状以及教学实践,本文阐述了情感教学法在思想品德教学实践中的重要意义,结合情感教学法在具体教学中的一些运用方法以及理论指导。希望能够使思想品德的教学工作真正具有实用性,有利于初中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关键词】情感教学法;思想品德教学;应用
【正文】
在课堂中,许多学生不喜欢学习政治课,从而使得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其原因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更侧重于后传递语言信息以及行为信息,而忽略了在课堂教学中要素中的情感信息的关键作用。少了正确的情感投入,将导致课堂教学活动机械、乏味、程序化和沉闷,缺少乐趣和活力,缺少对学生对探求知识的求知欲的刺激。因此,怎样在课堂中正确发挥情感教学的作用,成了一个紧迫的问题。就这一问题提出以下几种解决方法。
一、教师刷新教育观念,提高情感素质
教师应当更新教育观念。学校培养学生的理念,不但是要让学生获得丰富的知识、拥有卓越的技能,同时还要具备健全的人格、优秀的品质和人文素养。在思想品德课的日常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摒弃死板的教学观念,反思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运用情感教学法,重视对学生态度、情感以及价值观的教育。同时,教师若想在思想品德教育中发挥好情感教育的作用,首先自身要有很好的情感素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认真的教导每一个学生,以自身的高尚人格和道德修养为学生树立好的榜样。教师应当具备较强的情绪自控能力以及情感表达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和学生产生共鸣。同时,教室还应当爱岗敬业,并且勇于奉献,能为学生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教师只有充分的运用自身的情感,才能更深入的感染学生,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从而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效率。
二、运用分析教学,实现情感体验
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材中,蕴藏着丰富的情感。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善于调动教材中包含的情感资源,并对教材的内容适当加以补充或拓展,使课堂的教学内容能够很好的与学生情感进行交融。例如,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向学生展现中国秀美的自然风光。学生既能获得美的启迪,又能培养爱国的情怀。教师应充分研究教材,提取教材中蕴藏的情感因素,并进行思考和实践,善于运用教材中的情感来陶冶学生。并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启迪学生智慧,丰富学生情感,激起学生对学习的热情。教师将这些信息传达给学生,有利于培养学生进取的冲动和热情,并且能够陶冶心灵。教师在教学中创设相关的教学情境,将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同时学生能够在相关的情境中与教师进行交流,加深了学生对思想品德知识的理解,并且能充分发挥自主学习型,锻炼自身的思维能力。
三、用情感教学的方法增进师生关系
首先,师生应当平等。教师应当尽量放下架子,融入到学生们当中,对待所有学生都能一视同仁。对于学生来说,要想对一门学科产生兴趣,那么首要做好的便是对教师产生兴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进行主动学习,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所以教师应该根据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对于学习成绩不是很好的同学,要尤其关注并加以引导,使其得到进步。其次,教师应当给予学生尊重和信任。教师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应当敢于突破传统模式,结合语言、动作以及表情等方式,便于学生更好的接收信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去发现和运用知识。如果出现了错误,教师应该耐心引导学生发现和纠正错误。再次,教师多和学生进行沟通。教师首先应重视学生的情感,增进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主动了解学生。学生遭遇困难或是学习遇到难关的时候,教师都应当把握机会,鼓励学生,引导学生,为学生带去正能量。用真诚和热情鼓励和感染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和学生共同进步,让思想品德教学在教育的沃土上开出绚烂的花朵。
四、以学生为本,营造宽松的教学氛围
传统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需求,学生的地位很被动。如果学生并不信服教师的教诲,甚至叛逆心理滋生,这样培养心理素质以及德育就无从谈起。若要实现德育目标,应以学生为本。这就需要运用情感教学,来创造教学情境,让教师不再高高在上,而是亲近每一位学生,重视学生个体间的差异。从而营造出一种多元化的教学方式,真正的关心学生发展,研究并了解学生。在自由的氛围中,让学生能够迸发灵感,从而思考自己的人生,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发挥自身的学习主体作用。并建立一种平等而又民主的师生关系,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潜能,使得思想品德课的最终目标得以实现。一个宽松的教学环境可以有效地缓解学生的压力,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进行良好的学习,同时能促发学生进行自主性思考,逐渐提升自身的思维能力,对思想品德课程知识有一个更好的理解,提升学习的效率。
结语:总而言之,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也发生了很大的变革,教师都采用一些新型的教学方式提升自身的教学效率。情感教学法在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既有利于师生交流情感,同时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品质。在思想品德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最大限度的将情感教育发挥作用,用教师的热情来感染并激励学生,和学生共同在教学中得到进步。也使思想品德这门课程实现它真正的意义和价值。
参考文献:
[1]颜长青.情感教学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新课标导学,2013(3):22-23.
[2]周君红.新课程教学情感渗透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应用[J].素质教育,2013(9):21-23.
[3]史泽祥.浅谈情感教学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应用[J].中小学教育.2013,(5):56-58.
[4]钟运萍.浅谈情景教育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教研版),2012,(10):6-7.
[5]刘奕能.情感:情感教学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1,(6):42-43.
在课堂中,许多学生不喜欢学习政治课,从而使得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其原因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更侧重于后传递语言信息以及行为信息,而忽略了在课堂教学中要素中的情感信息的关键作用。少了正确的情感投入,将导致课堂教学活动机械、乏味、程序化和沉闷,缺少乐趣和活力,缺少对学生对探求知识的求知欲的刺激。因此,怎样在课堂中正确发挥情感教学的作用,成了一个紧迫的问题。就这一问题提出以下几种解决方法。
一、教师刷新教育观念,提高情感素质
教师应当更新教育观念。学校培养学生的理念,不但是要让学生获得丰富的知识、拥有卓越的技能,同时还要具备健全的人格、优秀的品质和人文素养。在思想品德课的日常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摒弃死板的教学观念,反思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运用情感教学法,重视对学生态度、情感以及价值观的教育。同时,教师若想在思想品德教育中发挥好情感教育的作用,首先自身要有很好的情感素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认真的教导每一个学生,以自身的高尚人格和道德修养为学生树立好的榜样。教师应当具备较强的情绪自控能力以及情感表达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和学生产生共鸣。同时,教室还应当爱岗敬业,并且勇于奉献,能为学生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教师只有充分的运用自身的情感,才能更深入的感染学生,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从而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效率。
二、运用分析教学,实现情感体验
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材中,蕴藏着丰富的情感。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善于调动教材中包含的情感资源,并对教材的内容适当加以补充或拓展,使课堂的教学内容能够很好的与学生情感进行交融。例如,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向学生展现中国秀美的自然风光。学生既能获得美的启迪,又能培养爱国的情怀。教师应充分研究教材,提取教材中蕴藏的情感因素,并进行思考和实践,善于运用教材中的情感来陶冶学生。并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启迪学生智慧,丰富学生情感,激起学生对学习的热情。教师将这些信息传达给学生,有利于培养学生进取的冲动和热情,并且能够陶冶心灵。教师在教学中创设相关的教学情境,将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同时学生能够在相关的情境中与教师进行交流,加深了学生对思想品德知识的理解,并且能充分发挥自主学习型,锻炼自身的思维能力。
三、用情感教学的方法增进师生关系
首先,师生应当平等。教师应当尽量放下架子,融入到学生们当中,对待所有学生都能一视同仁。对于学生来说,要想对一门学科产生兴趣,那么首要做好的便是对教师产生兴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进行主动学习,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所以教师应该根据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对于学习成绩不是很好的同学,要尤其关注并加以引导,使其得到进步。其次,教师应当给予学生尊重和信任。教师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应当敢于突破传统模式,结合语言、动作以及表情等方式,便于学生更好的接收信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去发现和运用知识。如果出现了错误,教师应该耐心引导学生发现和纠正错误。再次,教师多和学生进行沟通。教师首先应重视学生的情感,增进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主动了解学生。学生遭遇困难或是学习遇到难关的时候,教师都应当把握机会,鼓励学生,引导学生,为学生带去正能量。用真诚和热情鼓励和感染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和学生共同进步,让思想品德教学在教育的沃土上开出绚烂的花朵。
四、以学生为本,营造宽松的教学氛围
传统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需求,学生的地位很被动。如果学生并不信服教师的教诲,甚至叛逆心理滋生,这样培养心理素质以及德育就无从谈起。若要实现德育目标,应以学生为本。这就需要运用情感教学,来创造教学情境,让教师不再高高在上,而是亲近每一位学生,重视学生个体间的差异。从而营造出一种多元化的教学方式,真正的关心学生发展,研究并了解学生。在自由的氛围中,让学生能够迸发灵感,从而思考自己的人生,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发挥自身的学习主体作用。并建立一种平等而又民主的师生关系,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潜能,使得思想品德课的最终目标得以实现。一个宽松的教学环境可以有效地缓解学生的压力,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进行良好的学习,同时能促发学生进行自主性思考,逐渐提升自身的思维能力,对思想品德课程知识有一个更好的理解,提升学习的效率。
结语:总而言之,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也发生了很大的变革,教师都采用一些新型的教学方式提升自身的教学效率。情感教学法在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既有利于师生交流情感,同时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品质。在思想品德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最大限度的将情感教育发挥作用,用教师的热情来感染并激励学生,和学生共同在教学中得到进步。也使思想品德这门课程实现它真正的意义和价值。
参考文献:
[1]颜长青.情感教学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新课标导学,2013(3):22-23.
[2]周君红.新课程教学情感渗透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应用[J].素质教育,2013(9):21-23.
[3]史泽祥.浅谈情感教学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应用[J].中小学教育.2013,(5):56-58.
[4]钟运萍.浅谈情景教育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教研版),2012,(10):6-7.
[5]刘奕能.情感:情感教学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1,(6):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