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怎样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

【作者】 刘艳琼

【机构】 云南省永胜县第一中学

【摘要】普通话是人们社会生活中人们交流思想、沟通感情的重要工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十条规定:“学校及其它教育机构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基本的教育教学用语用字”。这对于我们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来说,说好普通话,教育学生说好普通话是尤为重要的工作职责。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提高学生;普通话水平
【正文】
  普通话是人们社会生活中人们交流思想、沟通感情的重要工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十条规定:“学校及其它教育机构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基本的教育教学用语用字”。这对于我们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来说,说好普通话,教育学生说好普通话是尤为重要的工作职责。那么,如何才能提高中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呢?
  一、提高教师的普通话水平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方言的国家,目前在我国各方言区,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学校,还存在着极少数教师用方言进行授课的情况,有的虽使用普通话,但很不规范。这在推进新课程改革,实施新课标的今天,教师不能用标准的普通话教学,是与上面的精神背道而驰的。
  教师应该为人师表,积极地学习普通话。其实,作为教师,要讲好普通话并不难,其关键在于“学”和“练”。首先要注意向书本学习,要加强学习,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知识,读一些语音学、语言学、语法学、修辞学和逻辑学等方面的书籍。其次要注意多听一些省级、国家级播音员的发音,并与自己的发音习惯相对照,找出差距,弥补不足。生活中有许多人发音标准,语汇丰富,也是我们学习的对象。学习了相关知识,找出了自身的不足,刻苦练习,多读多说。“功夫不负有心人”。相信,只要教师持之以恒加强普通话学习和练习,久而久之,其普通话水平和语言艺术水准,一定会有更大的提高,教师必将会成为学生学习、模仿的对象,他的教学一定会像磁石吸铁一般牢牢吸引住学生。
  二、创设听说环境,提高说话能力。
  中学生说普通话能力低,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普通话听得少,说得更少,而语言正是在听说中发展的。心理学认为,中学阶段正是发展学生语言的好时期。因此,教师应注重给学生创造听说机会,以培养学生说话能力,正所谓熟能生巧。
  (1)课堂上,坚持讲普通话。课堂教学,是师生双边活动,教学过程中,离不开讲解、提问、回答、讨论等。而在实际中,有不少农村学校,在课堂教学中,师生间的交流都以方言为主,这样就会使学生失去了说普通话的机会。因此,在课堂上,要求师生坚持讲普通话,在讲普通话中起表率作用。
  (2)课堂外,提倡讲普通话。学校生活,除了课堂上,还有大量的课外时间。课外,提倡师生间,学生间要尽量讲普通话,并多加鼓励。这样,就能为学生创设无数的听说普通话的机会,不仅仅是学生,就连教师的普通话能力也能得到提高。
  (3)加强口语交际训练。口语交际的教学任务是:“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可见,加强口语交际训练,能有效地提高学生说普通话的能力。教师应根据教材的编排和结合农村的实际、提出口语交际要求,加强训练,并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进行训练。
  三、从朗读入手,加强指导    
  “朗读是培养学生良好语感最重要、最直接的方法之一”,学生学习普通话,朗读训练不失为一条捷径。《语文课程标准》中对朗读的要求是:“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加强朗读指导,既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完成了教学任务,陶冶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又使学生学、说、练、讲了普通话。  
  至于什么样的文章朗读、什么样的文章不朗读、怎样朗读、达到什么样的效果,教师应该胸中有数。一般说来诗词、散文宜多朗读,既有助于学生领会其精妙之处,又能对学生进行渐染熏陶。在专注而放声的朗读中,学生会感到语言之美、内涵之美、情感之美、精神之美,情思得到升华,于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语感,使之由混沌走向清晰。例如《赤壁怀古》由男同学齐读,读出一种豪放、慷慨的气势。《雨霖铃》则由女同学齐读,读出一种婉约、清新之韵。通过声情并茂的课文朗读,学生带进五彩缤纷的语言世界。
  四、积极模仿
  好的语言环境诚然能促进普通话水平的提高,但在现实条件下,我们应该自己探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的新闻播音员。他们所说的是标准的普通话,可以说是最棒的老师了。只要我们在收听新闻时,留心他们的发音以及语音语调,进行模仿并随着他们朗读,这样,普通话水平就一定能逐渐提高。
  五、运用多媒体创设朗读的情境
  教师通过范读和多媒体教学设备将学生率先带入特定的境界,师生共同营造一种情感上的“和谐共振”,一种“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情境,为朗读作好情感上的准备。首先,教师的范读往往具有真实感、情境感、现场的范读不仅让学生所到了美的声音,还能通过手势、表情、眼神将美的形象、美的情感传递给学生,比录音更直、更有感染力。朗读最需要的是激情,即使老师的普通话不是太标准,朗读技巧不是太高明,但能融入自己感受的声情并茂的范读是最具有感染力的,最能引领学生走进作品。其次,多媒体具有特殊的形象性和感染力,如果在阅读教学中能恰当地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营造气氛,就能唤起学生的想象,拨动学生的情感,从而使他们的朗读更具有表现力,也更能使学生享受到朗读的愉悦。中学语文课本中大多是精选的文质兼美的艺术作品,寄寓着作者对现实生活的审美评价,渗透着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教学时有目的地利用多媒体方式引导学生学习,可以提升高中生的普通话水平。
  参考文献:
  [1]张静 《新编现代汉语》 上海教育出版社[p](128-147)
  [2]任崇芳 《普通话训练教程》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p](27-30)
  [3]董军 《汉语普通话与播音-六步教学法》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4]王桂玲,于宏,王宏 普通话教学与训练方法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