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总复习《常见的量》教学设计与评析

【作者】 崇 冲

【机构】 江苏省滨海县第二实验小学



【正文】      一、教材背景及主题:
  本节内容是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73页的内容,是新课标小学六年级下册总复习里面的数与代数里面的内容。复习课是对所学内容进行一个系统地复现,巩固与内化的教学活动,同时,它又是一个有针对性地诊断教学存在不足的一个过程。常见的量这部分内容,本节课我选取了:质量单位、时间单位。知道这些量及其单位的实际意义,了解单位之间的关系,并解决相关的简单问题是这部分内容的重要目标。
  我的意图是改变练习课的枯燥形式,利用一个简洁的谈话导入到复习中去。给的习题中可以看出我的意图:主要练习质量单位、时间单位,了解单位之间的关系,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验这些量及其单位的实际意义。
  二、教学细节和结果:
  (一)谈话导入。
  希望在这节课中,同学们能专心听讲、积极回答问题、细心做题,在这短短的45分钟时间里跟我一起去寻找学习的快乐。好,现在我们就一起进入今天的学习。
  (二)出示课题。(板书)
  今天我们主要学习:《常见的量练习课》。
  (三)复习质量单位和时间单位。
  1.请同桌互相说今天是什么日子?自己的生日是哪年哪月哪日?体重是多少?猜猜老师的体重?指名说出一两个人的情况,全班交流。重点分析是否是闰年?
  师板书:今天是(  )年(  )月(  )日,我是(   )年(   )月(  )日出生的,我的体重是(    )千克,老师的体重可能是(  )千克。注意:尽量举出平年和闰年两种年份的。
  2.刚才的信息中用到了哪几种量?它们分别是什么?
  3.在练习本上写一写你还知道质量的单位有哪些?进制是多少?时间的单位有哪些?进制分别是多少?
  4.指名回答后,教师边讲解边板书质量单位和时间单位及其进率,帮助学生理解、感悟各种单位的含义,如,复习质量单位时:1千克大约有多重?(出示500克的食盐两袋刚好1千克。)1克有多重?(拿出4粒阿莫西林药丸刚好1克。)复习时间单位时:1秒大约有多长?(眨一下眼睛,拍一下手。)教会学生会判断平年闰年,即能用4或400整除。“月”的教学时教会学生顺口溜:一、三、五、七、八、十、腊,31天永不差。让学生清楚每年有7个大月,4个小月,1个特殊月。教学“时间”时,教会学生24时计时法等。
  (1)质量:吨、千克、克(进制1000)
  1吨=(    )千克       1千克=(     )克
  (2)、时间:世纪、年、月、日、时、分、秒。
  1世纪=(    )年   一年=(   )个月=(   )天(  天)
  一天=(   )小时   一小时=(  )分  一分钟=(   )秒
  (四)、综合运用,我能行。(多媒体课件展示,学生每人发一张。)
  出示检测题。
  “小马虎”的日记: 2016年2月29日  晴      
  今天是2016年2月29日,早上从睡梦中醒来已经七点钟了,我立刻从床上爬起来,马上穿衣、洗脸、刷牙,不知不觉中已经过了20小时。该吃饭了,我端起一杯牛奶一饮而尽,又吃了200千克面包,两个煎鸡蛋。吃过早餐,我从抽屉里拿了9角钱冲出了家门,因为今天是爸爸生日,要买生日礼物呢!
  1.认真看上面的内容。
  圈出:上面的信息中的一些量,是错误的请改正并想一想哪些是质量,哪些是时间。   
  2.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学生完成后,师生共同板书,要按一定顺序写,改正时用彩色笔改。)
  ( 五)、专项训练,我最棒。
  数学是为生活服务的,在复习了质量单位和时间单位之后,为了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检验他们能否学以致用,我设计下面几组练习。 
  1.基本练习,检测学生直接运用质量单位和时间单位的情况,并适时进行品德教育。
  题目: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单位名称。
  (1)、一袋盐净重500( );一头大象重4( );1个苹果约重100(  );张老师体重约60(   );卡车的载重量约5(    )。
  (2)、小明每天晚上做作业的时间大约是30(   ),每天的睡眠时间大约是8(    )。
  (3)、每年的大月有(   )个月,每年的小月有(   )个月;平年的二月有(   )天,闰年有(   )天。
  2.深化练习,深化对质量单位和时间单位的理解,加深学生对概念特征的认识。
  题目:我会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今年2014年是闰年。          (    )
  (2)15时45分也就是下午5时45分。(    )
  (3)每年都有366天。(    )
  (4)1千克铁和1千克棉花一样重。
(    )
  (5)2000年二月份有28天,是闰年。
(  )
  (6)6:00整,时针与分针组成平角。(  )
  3.进行综合性的练习,使学生体会“学以致用”。题目:我会填。
  (1)0.6吨=(    )千克     400克=(    )千克
  (2)1.5小时=(    )分      2小时15分=(    )小时
  (3)6小时30分=(  )分=(  )时
  (六)、议一议。
  (1)同桌交换对改3-5题。师生共同订正答案,以表扬鼓励为主。
  (2)讨论。
  同桌互相交流刚才练一练的题,兵教兵,会的学生教不会的。
  过渡语:都弄懂的同学请举手。
  (3)让学生更正错题。
  请大家再仔细的看一遍刚才自己做的题,你认为哪一道题解决的难度最大,提出来共同解决。(尽量让做得好的学生讲给大家听)扫清障碍后,还没有改正的请马上改正。
  (七)拓展练习、思维训练。
  小明晚上下自习回家,发现时针和分针正好成直角,这时的时刻是(     )时。
  (八)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练习了《常见的量》中的质量单位和时间单位,进一步认识了在不同条件下要选择用不同的量。说说你的收获。(在最后的时候让学生自己总结本课所学的内容,改变过去由老师总结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及时内化,成为自己的知识。)
  三、教学板书:
  (板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通过板书突出教学的难、重点,为学生掌握知识和记忆打下坚实的基础。我在设计板书时注意两点:一是图文并茂,条理清楚,层次明确;二是突出重点.与课堂教学的小结相呼应。)板书如下:
  常见的量练习课
  今天是(  )年(  )月(  )日,我是(   )年(   )月(  )日出生的,我的体重是(    )千克,老师的体重可能是(  )千克。
  1.质量:吨、千克、克(进制1000)
  1吨=(    )千克       1千克=(     )克
  2.时间:世纪、年、月、日、时、分、秒。
  1世纪=(    )年   一年=(   )个月=(   )天(  天)
  一天=(   )小时   一小时=(  )分  一分钟=(   )秒
  顺口溜:一、三、五、七、八、十、腊,31天永不差。让学生清楚每年有7个大月,4个小月,1个特殊月。
  四、教学评析: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只有回归到生活中,才会显示它的价值,展示它的魅力。这节课,我正是基于这一点,精心收集了许多生活中关于质量单位和时间单位的素材,把它们作为练习内容。让学生想象不到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物中蕴涵着神奇的的数学知识。特别是“小马虎”的日记,平时是那样的熟悉,这节课又是那样的新鲜。学生带着好奇重新认识这些,感受着数学的美,感悟着数学的真正内涵。所以,这节课的教学活动能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且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掌握有效的数学学习方法。
  到六年级时,学生之间的差异很大,那么如何有效地组织复习,让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构建量的计量的知识基础,同时也让学生不觉得复习课枯燥乏味呢?在上课时,为避免复习的枯燥,在课前我就让学生互相说说自己的生日、体重,让学生猜猜老师的体重等;接着,我又设计了符合本课学习的练习。我选用一篇源于生活而又“笑话百出”的《小马虎》日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在开心一刻时,感受到学习量的计量的重要性,给学生营造了一种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由改日记,从日记中找出常见的量,围绕本课的复习重点设计,唤起学生回忆,再现旧知,为本课系统复习常见的量及进率做好铺垫。所以在课中,学生能在整理内容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知识网络。
  在整理归纳这个环节中,我以二人小组为单位,放手让学生搜集整理已学知识,给学生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去感受常见的量及这些量的具体表象,在汇报交流结果时,让学生去感受去体验,如:1千克大约有多重,1秒大约有多长等。
  由于复习课落脚点是查漏补缺,在练习的设计上,我采用了有坡度的习题。如单位换算这道题,有质量、时间单位的互换,涵盖着单名数和复名数的互化,放手让学生去完成后,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类比,然后再总结单位换算的方法。
  总之,整节课的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习内容载体的现实性,创设有利于学生感知理解的情境;在教学中紧密结合教材内容,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有意识的进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能很好地完成教育教学目标。但是,在上完本课后,我深深感到自己教学方面的许多不足。整理复习课,整理的目的是什么?学生们如果能体会到整理的价值和为什么要做整理,那今后在学习道路上他会自觉的主动的做类似这样的事,从而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而且整理是一个人把已学知识形成体系,综合概括能力的体现,学生今后参与学习活动的自觉主动性才得到充分的发挥。所以对学生学习的前测理解得还不是很到位,对教材中所设计的习题挖掘还不够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