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

【作者】 杨君瑜

【机构】 山东省滕州市第十一中学



【正文】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传授学生知识,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实验作为最重要的课堂教学形式,贯穿了生物课程的整个过程,生物实验教学是提高学生生物各种能力的最有效途径。因此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
  一、在生物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在实验中,首先要让学生熟悉实验的操作规程,如各种实验仪器的使用,药剂的配制,实验材料的选择、培养等,让每个学生亲自去做每一个实验,确保每个学生都动手,通过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很快。而动手能力的培养是确保实验能够顺利完成并达到实验目的基础,具备了动手能力,才能使学生在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通过实验所反映的生物学原理。如对生物实验中经常用的观察工具——显微镜,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其原理和使用方法,在实验中严格按照显微镜使用规程进行操作。例如:制作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得经过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这几个复杂的过程,最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如果不能正确熟练使用显微镜,即使装片做得再好,也观察不到应有的现象,使实验前功尽弃。所以,实验前应从镜头的安装、视野的调节、装片的安放到观察方法,通过一一训练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通过生物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在生物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是学生形成生物学概念,发展能力的基础,应当让学生通过生物学实验教学培养观察能力,为将来的科学研究奠定科学的观察能力的基础。
  首先进行选择性观察。教师帮助学生从错综复杂的现象中有选择地进行观察,对那些属于本质的、主要的方面就要进行仔细观察、重点观察,而对那些非本质的现象就可以排除它。如在探究种子的成分这个实验中,把晒干的种子装在干燥的试管中,放在火上均匀加热。教师应该让学生观察试管壁在加热前后有什么变化(干燥的试管在加热后,内壁上出现了小水珠),加热前种子是否干燥,而不是去注意酒精灯燃烧的火焰等其他现象。
  其次,进行全面观察。探究种子的成分这个实验中,要验证小麦的种子中是否含有淀粉与蛋白质时,把面粉包在纱布内,在水中揉挤,不仅观察到水变浑浊(这是淀粉),而且会感觉到纱布内的物质变得很有黏性(主要是蛋白质)。因此,在生物实验中要调动各种感官去进行全面的观察。
  第三,边观察、边思考,让学生不断提出问题。几乎所有的生物实验都离不开观察。欲取得良好的实验效果,还必须观察与思考相结合。如在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这个实验中,要把绿叶进行迅速充分的研磨,研磨到什么程度算是充分呢?这就要观察滤液的颜色。滤液呈浓绿色,同时滤渣呈糊状,说明研磨较充分,在滤纸上才能看到清晰的四条色素带。用层析液分离这些色素时,为什么会有四条色素带呢?应想到四种色素在滤纸上扩散的速度不同。所以,在实验过程中,不断进行观察的同时,又要不断地启发学生找出原因。
  三、在生物实验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敢干提问质疑是创新意识的标志,创新意识的起点,是创新意识的萌芽。创新意识是人类的最高形态,是人类智能的最高集中表现,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在于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质疑,就是学习者在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下,敢于独立思考,设疑问题,敢于大胆发言,热烈讨论,敢于追根问底,探索求知。生物科技的每一次进展和重大突破都是大胆质疑的结果,如我国在世界首次人工合成牛胰岛素获得成功,针刺麻醉的采用,优质高产的“杂交水稻”培养成功,克隆技术应用等,充分说明了创新意识的重大价值。因此,教师既要积极引导学生学习科学家的伟大创新精神,又要努力引导学生养成多思善问、质疑问题的良好习惯,充分发展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能力,如讲到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合成有机物,它是目前人类所利用一切食物的来源时,请学生设想一下,能不能创办一个模拟光合作用制造粮食和其他有机物的“化工厂”?学生的想象“阀门”被打开后,学生会产生或提出尽多,尽可能新,尽可能是独创的的想法、解法、见解或可能性。要引导学生大胆质疑、敢于质疑、善于质疑、鼓励和引导学生质疑,对于敢于提问的学生,不管问题大小,价值如何,都有要给予鼓励。
  四、培养学生善于分析实验现象,提高学生逆向思维能力
  在实验中,经常存在着对实验最后结果的记录,而轻视对实验过程中间出现某些现象的记录,重视结果而不重视分析结果,重视对成功实验的肯定,而不重视对实验中的失败查找原因等现象。这不利于学生实验能力的提高。例1.在观察有丝分裂实验中,在显微镜视野里,几乎看不到分裂相细胞,试分析其原因。分析:①从取材角度看,可能是没有取准生长点部位导致的;②从步骤及操作角度看,可能是没有压片过程导致标本太厚,看不到单层细胞;③从显微镜使用角度看,可能是没有移动寻找。例2.在观察质壁分离实验中,质壁分离后进行复原时发现复原效果较差,其原因可能有哪些?分析:①蔗糖溶液在配制时,浓度过大,质壁分离强烈,细胞失水过多而死亡;②质壁分离时间长了,未及时复原,细胞死亡;③滴入清水次数少或只滴入一次。教师通过设问,紧抓关键原因所在,提高学生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
  生物学实验是高中生物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手段。只要我们在教学中着眼于使学生掌握生物实验的思想方法,着眼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不断探索生物实验教学的规律,就能使学生的各种能力得到提升,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