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如何建设一个优秀的班集体
【作者】 赵恒明
【机构】 山东省枣庄市第八中学
【正文】 班级作为学校的基本单位,它是进行教学、组织活动、纪律规范重要场所,是学生间进行交往和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班主任要营造一个学风优良、蓬勃向上的良好班级环境,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正确的引导和充分的成长。那么,班主任作为班级的领导者、组织者、教育者和服务者,怎样才能建设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呢?
一、组建一个高凝聚力的班干队伍。
班干部作为班主任的助手和全班学生的带头人,既是联系师生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又是班级各项工作的组织者和执行者。这支队伍的素质如何,作用发挥的好坏,对整个班级建设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首先,要让大家明确,做班干部的指导思想是“为大家服务,同时锻炼自我能力”。杜绝利用班干部的头衔或权力谋私利的思想。其次,要本着公正、择优、民主的原则,选拔那些德才兼备、乐于助人、深受学生拥护的同学,并根据每个人的特长安排适当工作。再次,加强对班干部的培养教育和评估考核。一方面,通过培养教育改进班干部的工作方法和水平,另一方面,通过评估考核加强班干部的责任心与工作积极性。
二、确立班集体的奋斗目标。
班集体的共同奋斗目标,是班集体的理想和前进的方向,班集体如果没有共同追求的奋斗目标,就会失去前进的动力。所以,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应该有一个集体的奋斗目标,这个目标应是远期、中期、近期目标的结台,逐步实现目标的过程会产生梯次激励效应,形成强大的班级凝聚力。作为班级组织者的班主任应结合本班学生思想、学习、生活实际,制定出本班的奋斗目标。在实现班集体奋斗目标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集体每个成员的积极性,使实现目标的过程成为教育与自我教育的过程,每一集体目标的实现,都是全体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要让他们分享集体的欢乐和幸福,从而形成集体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三、注重班级文化与班级制度的建设。
要塑造一个优秀的班集体,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办到的,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班级文化与制度作保证。班级文化的创造与制度的制定不能班主任一个人,必须倡导全班同学的参与。
首先,经过全班同学的讨论,由同学们自己提炼出激励大家的班训。其次,建立大家都认可并遵循的班级制度,要求严格执行,做到奖罚并重。对于先进人物和事迹及时表扬,对错误的思想行为及时批评纠正。再次,通过开展系列主题班会,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营造一种轻松和谐,民主开放的学习交流氛围,对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给予正确的引导。另外,通过班级自办报刊,使班级的面貌得到多角度、多层次、及时的反映,不仅可以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班级活动,也有利于班级团队形象和良好风气的形成。
四、实施目标管理与自我管理。
目标管理是现代化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和手段。在班集体建设中,班主任应该明确三个目标。
第一,班级工作的总目标,总目标应根据学校的培养教育方针来确定。第二,中期目标,具体地说就是年度目标。第三,短期目标,即本期要干什么,要开展哪些活动,各项活动要达到什么目的。将这三个层次的目标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环环相扣,互为因果。当一个小的、低层次的目标实现后,及时引导学生去实现较大的、更高层次的目标,使学生永远保持一个向上的心态,塑造一个积极向上,生机勃勃的班集体。
目标管理设立的目标必须通过学生的自我管理才能充分实现。班级实质是一个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集体。同学之间的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取长补短,在很大程度上比教师的批语教育效果好得多。这里的自我管理包括三个层次,一是学生个体的自我教育与管理;二是学生集体的自我教育与管理;三是集体成员间的自我教育与管理。放手让学生进行自我管理,班主任作为幕后策划者为其勾勒出发展的总目标,才能促进班级与个人的不断成长。
五、处理好班集体与个人的关系、创造和谐的人际环境。
素质教育强调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鼓励和支持学生充分自由、丰富多彩地发展。班级建设在倡导成员之间精诚协作的同时,充分尊重个人的性格、兴趣和成就,鼓励每个成员都能拥有特长,都能表现特长,班级的凝聚力与感召力才能越来越强。
和谐的人际关系和集体氛围,是一个成熟的班集体的标志,对学习与生活其间的集体成员具有特殊的激励和陶冶作用。组织多样化的班级集体活动,是促进人际交往的主渠道。教学生学会关心,让他们心中有他人、有集体。通过丰富多彩的集体生活和积极的和谐的人际交往,引导集体成员自觉克服消极的个性行为,形成积极的个性品质,使各自的心理需求和创造欲望得到满足,充分发挥和发展各自的智力和能力优势。
六、班主任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班主任不仅是文化知识的传授者,而且是学生生活的指导者和道德规范的引导者,更是学生的模范。教育学生不能只靠说教,更主要的是靠教师身教。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学生是具有模仿力的一个群体,他们时时刻刻观察着老师,并在某些方面进行模仿。“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要想管理好班级,应该以身作则,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及各种做事的态度及方式去影响学生。要树立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做到以身立教,言行一致、言而有信,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必须做到。这样学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一定会受到积极的影响。只有提高自身素质,严于律己,在学生中树立一个实实在在的榜样。这样才能在学生中树立威信,才能管理好一个班级。
总之,班级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班主任必须不断加强自身修养,不断改进工作方法,积极探索班级建设的规律,运用更多的管理艺术,努力将班级塑造成为一支具有高凝聚力的优秀班集体。
一、组建一个高凝聚力的班干队伍。
班干部作为班主任的助手和全班学生的带头人,既是联系师生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又是班级各项工作的组织者和执行者。这支队伍的素质如何,作用发挥的好坏,对整个班级建设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首先,要让大家明确,做班干部的指导思想是“为大家服务,同时锻炼自我能力”。杜绝利用班干部的头衔或权力谋私利的思想。其次,要本着公正、择优、民主的原则,选拔那些德才兼备、乐于助人、深受学生拥护的同学,并根据每个人的特长安排适当工作。再次,加强对班干部的培养教育和评估考核。一方面,通过培养教育改进班干部的工作方法和水平,另一方面,通过评估考核加强班干部的责任心与工作积极性。
二、确立班集体的奋斗目标。
班集体的共同奋斗目标,是班集体的理想和前进的方向,班集体如果没有共同追求的奋斗目标,就会失去前进的动力。所以,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应该有一个集体的奋斗目标,这个目标应是远期、中期、近期目标的结台,逐步实现目标的过程会产生梯次激励效应,形成强大的班级凝聚力。作为班级组织者的班主任应结合本班学生思想、学习、生活实际,制定出本班的奋斗目标。在实现班集体奋斗目标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集体每个成员的积极性,使实现目标的过程成为教育与自我教育的过程,每一集体目标的实现,都是全体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要让他们分享集体的欢乐和幸福,从而形成集体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三、注重班级文化与班级制度的建设。
要塑造一个优秀的班集体,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办到的,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班级文化与制度作保证。班级文化的创造与制度的制定不能班主任一个人,必须倡导全班同学的参与。
首先,经过全班同学的讨论,由同学们自己提炼出激励大家的班训。其次,建立大家都认可并遵循的班级制度,要求严格执行,做到奖罚并重。对于先进人物和事迹及时表扬,对错误的思想行为及时批评纠正。再次,通过开展系列主题班会,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营造一种轻松和谐,民主开放的学习交流氛围,对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给予正确的引导。另外,通过班级自办报刊,使班级的面貌得到多角度、多层次、及时的反映,不仅可以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班级活动,也有利于班级团队形象和良好风气的形成。
四、实施目标管理与自我管理。
目标管理是现代化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和手段。在班集体建设中,班主任应该明确三个目标。
第一,班级工作的总目标,总目标应根据学校的培养教育方针来确定。第二,中期目标,具体地说就是年度目标。第三,短期目标,即本期要干什么,要开展哪些活动,各项活动要达到什么目的。将这三个层次的目标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环环相扣,互为因果。当一个小的、低层次的目标实现后,及时引导学生去实现较大的、更高层次的目标,使学生永远保持一个向上的心态,塑造一个积极向上,生机勃勃的班集体。
目标管理设立的目标必须通过学生的自我管理才能充分实现。班级实质是一个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集体。同学之间的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取长补短,在很大程度上比教师的批语教育效果好得多。这里的自我管理包括三个层次,一是学生个体的自我教育与管理;二是学生集体的自我教育与管理;三是集体成员间的自我教育与管理。放手让学生进行自我管理,班主任作为幕后策划者为其勾勒出发展的总目标,才能促进班级与个人的不断成长。
五、处理好班集体与个人的关系、创造和谐的人际环境。
素质教育强调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鼓励和支持学生充分自由、丰富多彩地发展。班级建设在倡导成员之间精诚协作的同时,充分尊重个人的性格、兴趣和成就,鼓励每个成员都能拥有特长,都能表现特长,班级的凝聚力与感召力才能越来越强。
和谐的人际关系和集体氛围,是一个成熟的班集体的标志,对学习与生活其间的集体成员具有特殊的激励和陶冶作用。组织多样化的班级集体活动,是促进人际交往的主渠道。教学生学会关心,让他们心中有他人、有集体。通过丰富多彩的集体生活和积极的和谐的人际交往,引导集体成员自觉克服消极的个性行为,形成积极的个性品质,使各自的心理需求和创造欲望得到满足,充分发挥和发展各自的智力和能力优势。
六、班主任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班主任不仅是文化知识的传授者,而且是学生生活的指导者和道德规范的引导者,更是学生的模范。教育学生不能只靠说教,更主要的是靠教师身教。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学生是具有模仿力的一个群体,他们时时刻刻观察着老师,并在某些方面进行模仿。“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要想管理好班级,应该以身作则,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及各种做事的态度及方式去影响学生。要树立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做到以身立教,言行一致、言而有信,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必须做到。这样学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一定会受到积极的影响。只有提高自身素质,严于律己,在学生中树立一个实实在在的榜样。这样才能在学生中树立威信,才能管理好一个班级。
总之,班级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班主任必须不断加强自身修养,不断改进工作方法,积极探索班级建设的规律,运用更多的管理艺术,努力将班级塑造成为一支具有高凝聚力的优秀班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