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赏识教育

【作者】 张 燕

【机构】 四川省自贡市第二十八中学校



【正文】   著名作家冰心曾说过:“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读一本好书,可以使人心灵充实,眼界开拓。寒假中,我阅读了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写的《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众多理论,对我影响深远,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这样一句话: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这就是苏霍姆林斯基提倡的赏识教育,赏识教育之所以备受瞩目是因为它确实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影响。如果能够合理的运用赏识教育,用好赏识教育,无疑会莫大的鼓舞学生,增强他们的自信,更加有益于他们的学习和成长。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笔者认为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实施赏识教育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学会了解和尊重学生
  在初中阶段,相当一部分学生讨厌学习英语,原因是多样的:或感到自己基础差,或因为发音不标准,或因为英语语法繁多……但有一点是相同的,不愿学、不想学,是他们的普遍心理。美国一位作家这样评价教育——“对孩子们来说,一句赞扬抵得上十句责骂。”我国清代教育家颜元也说过:“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因此,让学生“想学”、“乐学”就必须了解他们,了解他们对学习的想法和看法,了解他们厌学的原因,才能实现教与学的双赢。初中阶段是儿童的青少年时期,正处于由儿童向成人过渡的时期,是成长发展过程中矛盾最为集中的时期。面对学生的诉说,我们教师一定要认真、专注地倾听,这本身既是对学生的一种尊重,也是学生的心理需求。千万不要觉得学生说话没什么意思而不耐烦,甚至打断学生的话敷衍几句甩手而去,这会极大地挫伤学生想接近你的愿望,也可能从此他就会远离你,远离你所教的学科。我们教书首先要教会学生做人,即使他的成绩并不优异,即使他的分数并不拔尖,但如果他有一颗上进的心,有高尚的道德情操,那么他就是一个被值得尊重的人,应该得到老师的尊重。
  二、学会欣赏学生
  赏识即欣赏,老师对学生的欣赏应该是多方面、多角度的,而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分数上。分数不能决定一切,“分数高即意味着好学生,分数低即代表其是坏学生”这个评判标准早已过时,现在看来更觉得可笑,它在一定程度上有失公平。首先我们应该试着去欣赏学生的学习过程,例如,我们要求学生学习初中英语的五个句型,只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真努力,哪怕最后只掌握了一个句型,我们都应该给予表扬和欣赏。要知道老师对学生的期望和欣赏会较大程度地转换成学生学习的动力,“皮格马利翁”效应”就会产生神奇的化学反应。我们更要学会欣赏学生“独一无二”的个性。苏霍姆林斯基说“要在每一个人的身上发现他们独一无二的创造性劳动的源泉,帮助每一个人打开眼界看到自己,使他看见、理解和感觉到自己身上的人类自豪的火花。”每个人身上都有自己的闪光点,都是自己引以为豪的资本。有的学生可能听力不错,有的学生可能词汇量丰富,有的学生可能擅长口语交际,在学生看不到它们的时候,我们要试着帮他们找出这些闪光点,并给予肯定和欣赏,让他们知道自己并不是一无是处,也有好过别人的地方,那将是他们一身的宝贵财富。
  三、学会激励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有经验的教师的教育经验中,最困难,最复杂的问题正是如何使最差的学生也能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并体验到思考劳动者的自豪感。”每个老师都不应该对差生有偏见,相反,应该带着赏识的眼光去看待差生,慢慢地看到他们的进步,和他们一起体会成功的快乐和自豪。例如,有个孩子每次听写英语单词他都只能写对一个,有一次突然对了两个,我连忙在班上大力表扬他,希望他能继续进步,结果后来他真的就开始对三个,四个了。如果连老师都放弃他们,可想而知,他们只会破罐子破摔,结果只会恶性循环,越来越差,他可能听写一个都不对了。激励是一把挖潜启智、培养学生奋发努力、快速成长的金钥匙。而且赏识教育强调实行“正向激励”。正向激励,就是以表扬为主。教师善于表扬,就意味着会赢得教育上的主动权。每个学生,总是想把自己最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希望得到教师和同学的肯定,这种愿望会比社会上的其他人更强烈。而教师的每一次表扬不但鼓舞了学生,也巩固了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
  四、学会宽容学生
  没有不对的孩子,只有不对的方法”,当学生遇到问题时,我们不要过分去追究学生的责任,要从教师教学着手,查找原因,并努力去改变这种现状,用一种宽容的心态去等待学生的转变。不能发现学生有了差错,有了不足,就恨不得马上让学生改得一干二净,成为十全十美的人,“欲速则不达”的道理应引以为鉴。一位哲人说过一番耐人寻味的话:天空收容每一片云彩,不论其美丑,故天空广阔无比;高山收容每一块岩石,不论其大小,故高山雄伟壮观;大海收容每一朵浪花,不论其清浊,故大海浩瀚无比。这无疑是对宽容最为生动的注释。而我要说:教师宽容每一位学生,不论其优劣,故教育无比崇高。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对学生的缺点、错误的表现,若是优秀生,教师很容易对他宽容、谅解,给他机会,但对待“后进生”,教师未必能做到宽容。有些教师因为“恨铁不成钢”、缺乏宽容的气度,而无法与学生沟通,从而无法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我曾经在录播室上过一堂公开课,而这时一位平时上课爱讲话的学生气喘吁吁地跑进来,所有学生的目光都转向了他,我看着他,只是平常地说了句:“虽然你迟到了,但看你的样子一定是遇到了什么事情急匆匆的赶过来,快进来上课吧。”没想到这节课他表现了前所未有的积极,在小组讨论的时候,他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之后,他经常主动找我谈心,说他的学英语的苦恼,谈他生活中的快乐,而在他面前,我常常只是一个积极的倾听者,让他知道老师在乎他说的话,重视他的感受。逐渐地,他自信多了,也开朗了不少,英语成绩也有了很大的进步。所以,学会尊重学生,宽容学生,是我们成功沟通的金钥匙。
  五、学会提醒学生
  赏识教育不是一味地、简单地对学生进行表扬、鼓励,针对学生身上出现的缺点和错误,也要大胆地批评。不过这种批评是中学生乐于接受的“提醒式”,总的原则是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赏识教育不是单纯的表扬。在民主气氛下长大的孩子自信心强、性格独立。然而世界上没有绝对的民主,只有相对的自由。对于孩子身上的缺点,绝对不能姑息迁就。既要赏识也要批评。既要用积极的眼光看待孩子,以激发孩子的成长潜能,也要指出和纠正孩子的问题,让孩子的成长有一个正确的方向。两者结合,孩子才会有真正健康的心理。赏识教育要和责任教育相结合,要让孩子知道自己承担的基本责任是什么。赏识教育要和挫折教育相结合,要让孩子尝到失败的滋味,培养对抗逆境的勇气。要让孩子知道,目标越高,越是好强上进,越是容易遇到或感受到挫折,而拒绝挫折,就等于拒绝成功。 
  赏识教育给学生带来的信心和自豪感让我们难以估量,但要把赏识教育做好做成功却需要我们英语老师付出大量的艰辛的劳动。赏识你的学生吧,给予他无条件的爱,常常竖起你的大拇指吧,这对学生来说或许是成长道路上的巨大动力。赏识学生,给学生信心,给家长希望,给老师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