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浅谈如何对幼儿进行语言教育
【作者】 陈 芳
【机构】 云南省西畴县第二幼儿园
【摘要】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幼儿时期是幼儿学习使用语言的最佳时期。作为幼儿教师,在实践中要不断探索教育经验,为幼儿的语言发展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注重选择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帮助幼儿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幼儿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语言素质,才能表达思想,吸收知识,健康发展。【关键词】语言教育;意义;多元化;教学策略
【正文】
幼儿期是人的一生中语言发展与运用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黄金时期,让我们的孩子在唱一唱、演一演、画一画的教学方式中感受语言的魅力,会使他们主动的想听、愿听、想说、愿说……孩子的语言就像美妙的音乐,需要我们给她插上五彩的翅膀,让那旋律变得悠扬、悦耳、动听、醉人。
一、提高认识,重视幼儿语言教育
真理是发展的,教育要与时俱进。实施素质教育,共圆中国梦,“不能让幼儿输在起跑线上。”“三岁看八十,七岁定终身。”重视幼儿的语言启蒙教育,对幼儿一生的发展至关重要。
幼儿期是学习语言最敏感、最关键的时期,也是储存词汇最迅速的时期。因此,幼儿期语言的训练值得重视,幼儿词汇量的多少是直接影响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的主要因素,因此,我们作为幼教工作者,必须有意识、有目的地同幼儿进行交谈。
语言是人类最为宝贵的财富,语言的丰富性和语言所发挥的作用,使人类在万物生灵中处于绝对优势的地位。维果斯基认为语言在儿童认知发展中起关键作用。他相信,拥有高度发展语言的人,可以完成那些文盲所不能完成的复杂任务,学好语言对于其他的方面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大量研究表明,学前时期是语言发展尤其是口语发展的关键期。在此期间,幼儿的听觉系统、发音器官和语言神经中枢日趋成熟,发音逐渐准确,词语不断丰富,开始掌握语法规则,语言运用能力迅速发展。而且,语言是幼儿学习概念、发展智力、扩大交往范围、促进社会化发展的基本元素,因此,幼儿园语言教育不容小视。
著名的意大利儿童教育家玛利亚·蒙台梭利认为: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和他形成概念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语言能力。因此,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要从孩子呀呀学语就应该着手,给孩子创造多听、多说、多看、多摸的机会,学校与家庭要密切配合,正确地引导和挖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成长过程中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发展。
二、多措并举,积极培养幼儿语言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最重要的时期。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对幼儿来说,在幼儿园的学习、生活、游戏都必须借助语言来完成。对教学来讲,无论是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还是教幼儿唱歌、绘画、手工也要通过语言来实现。可以说,幼儿园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语言交流,因此,幼儿只有具备一定的语言水平,才能听懂老师和同伴的话,从而进行交住、合作,获得新知,促进其全面健康发展。行之有效地培养好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是我们永远的追求。
儿童的世界,是充满生机、稀奇的世界。可谓五彩缤纷,繁花似锦,气象万千,丰富多彩。为了儿童的天真,为了儿童的渴求,更为了儿童的思想情感的表达,我们幼儿教师需要采取许多优化的语言教学策略,才能促进儿童语言健康发展。
1、构建和谐,创设儿童说的情境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儿童学习语言的先决条件。我们只有与儿童和谐相处,让儿童敢于与幼儿教师亲近,儿童才敢说真话、动真情。当且仅当,儿童与教师无拘无束交流时,培养儿童的语言能力就化难为易了。无论孩子是多么的幼小、多么的无知,无论老师是多么的知识渊博、多么的能力超群,无论家长是多么的地位显赫、多么的有权有势,但从人格上来讲,幼儿、老师、家长都是平等的,都是应该互相尊重的。我们倡导一种平等的关系,就是让孩子从小得到的是尊重,同时也懂得尊重老师和长辈,只有把握好了“平等尊重”这样一种原则,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中的一些问题才会迎刃而解。例如:孩子在家里得到过分溺爱、过度保护的问题,如果有了一种平等尊重的心态,孩子就是家中一个普通的成员,大人、孩子是平等的,有好吃的大家一起吃,有好玩的大家一起玩,孩子不再是小太阳、小皇帝,这样就会有效地克服孩子“自我中心化”的问题,成为一个独立的、自理能力强的人。
在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环境下,没有高低贵贱的束缚,师幼关系,其乐融融,语言教育就会轻松自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想要儿童怎样发展就怎样发展。
2、巧讲故事,培养儿童听的动机
儿童喜欢倾听故事,幼儿教师善于为儿童讲故事,有多方面的好处,可以利用故事实施德育教育;可以帮助儿童进行语言的积累等。儿童理解能力相对比较弱,一般喜欢以动物为主人公的童话。我们要根据幼儿个性上的不足,选择一些故事引导幼儿向良好的个性方向发展,比如,对粗暴、霸道的幼儿,我们可以讲一些谦逊礼让的故事给他们听;对胆小怯懦的幼儿,可以多讲些英雄的故事;对爱慕虚荣的幼儿,可以讲一些颂扬内在美的故事。教师在讲的时候,要让孩子认真听,故事讲完后,可以采取提问的方式,让他们努力复述故事的大概内容,这样做既可以增强语言表达能力,又可以强化记忆效果。
良好的倾听习惯将为幼儿一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良好的倾听习惯是幼儿入小学后有效学习的根本保证。因此,我们在给幼儿分享故事时,需要正确引导儿童学会尊重他人,学会集中精力专心致志地倾听。
3、引用儿歌,激发幼儿思的兴趣
儿歌是最富有感染力的文学作品,幼儿的感情非常丰富,他们最容易受到感染。引导幼儿仔细观察,认真分析思索,扩大和加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理解,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儿歌有着功不可没的价值。
儿歌语言浅显、明快、通俗易懂、口语化,有节奏感,便于吟诵。反复吟诵儿歌,不仅可帮助儿童矫正发音、正确把握概念、初步认识事物,还能培养儿童语言的连贯性和表达能力。我们知道:孩子最早接触的文学样式就是儿歌。许许多多的儿歌,朗朗上口,深受儿童青睐,有利于启迪儿童心智,扩大幼儿视野,培养幼儿语言。如上学三字经:太阳照,上学校;和爸妈,抱一抱; 见老师,问声好;见朋友,说你早。进餐时,我不挑;活动时,我不吵;午休时,我不闹;……;又如做早操儿歌:早上空气真叫好,我们都来做早操。伸伸臂,弯弯腰,踢踢腿,蹦蹦跳,天天锻炼身体好;等等。
巧用儿歌促进儿童语言,妙趣横生,乐趣无穷。
4、学科渗透,彰显幼儿语言生机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的语言教育要与其他领域的教育活动相互渗透。因此,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仅仅靠专门的语言教育活动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将幼儿语言能力的训练随机渗透到其他领域的教育活动中。科学、社会、艺术、健康等其他领域的教育活动,虽然不以发展儿童语言为主要内容,但活动中包含着大量的语言教育因素。
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其情感、经验、思维等其他方面有着密切的关联,因此,互相渗透各个领域的教育是发展语言的重要途径。如在美术活动中让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讲述自己绘画的内容;在健康活动中,让幼儿自主探索游戏动作、交流与同伴合作玩的体会等,让幼儿在轻松愉快、自然的氛围中获得语言能力的发展。
例如:我在组织中班艺术活动《有趣的车》时,不仅仅是让幼儿在活动材料《美术》中画出各种有趣的车,还特别注重引导幼儿想象力和语言方面的发展。要求幼儿竭尽全力、大胆想象和设计,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认认真真地画出有趣的车,画完后,我又要求幼儿介绍自己设计的车的优点,比如车的外形、速度、性能等,这样,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在介绍中得到了相应的锻炼和提高。
语言教育主要是为了培养幼儿听、说、读、写的能力。语言形式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口头语言的输入是“听”,口头语言的输出为“说”;书面语言的输入是“读”,书面语言的输出是“写”。其实,孩子在各个领域的学习都不能缺少这四部分,语言能力的发展就存在于每个领域的学习中。所以语言本身就是孩子学习的工具,它渗透在各个领域的学习中。一个真正有意义的整合课程要达成语言教育目标是没有问题的,就看教师是否掌握幼儿各个阶段语言发展的核心经验。
5、巧妙记忆,让幼儿语言科学化
恩格斯说:“思维着的精神是人类最美丽的花朵。”语言是绿叶,思维是花朵,幼儿成长是果实。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有责任用心去培养这片绿叶和花朵,让孩子们结成最健康的果实。
激思启智,是培养儿童语言的捷径,而帮助儿童科学记忆,是艺术中的艺术。记忆越多越好,记忆材料多,语言储备能力越强,表达能力就越好。幼儿教师重视帮助儿童学会多种方法的记忆,可谓语言培养的秘诀。因为,记忆力是智力结构中最基础的能力之一,优秀的记忆能力并不是天生的,它是后天科学、系统和适时训练的发展结果。
科学记忆,促进儿童语言的丰富和发展。记忆的方法很多,需要我们巧用、善用、妙用。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我们可以故事记忆、构图记忆、绘图记忆、提问记忆、猜谜记忆、表演记忆、情境记忆、操作记忆等等。
例如:在教孩子辨认和识记各种物品时,可以让孩子仔细的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尝一尝,通过感官获得多方面的感性知识,加深孩子对物品的印象,自然就会记得快、记得牢。又如:?教儿歌《别说我小》,其中“我会做什么”的句子不易掌握,可以让幼儿表演穿衣、洗脚、擦桌、扫地、浇花等各种模仿动作,边做动作边学儿歌。符合幼儿好动的特点。
幼儿的记忆与语言能力的发展有密切关系。无论识记或回忆,语言都起着重要作用。记住记忆任务、理解记忆事物、复述记忆内容等各环节都离不开语言。因此,增强幼儿的语言能力,是提高幼儿记忆能力的重要方法。
总之,教师在与孩子的交往中,要善于抓住生活中的每个细节,引导幼儿学习发展语言,注重语言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久而久之,就会发现孩子不仅表达能力越来越强,而且表达方式也会逐渐丰富,语言也会变得更灵活、更生动、更准确、更有智慧和灵气。
参考文献:
[1]许桂花.浅谈如何提高幼儿语言运用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0(02);
[2]宋育红.促进幼儿语言发展的多种活动方式[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年12期;
[3]文欣.幼儿教师语言领域课程实施的个案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郭巧春.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教学策略初探[J].新教育,2011(02);
[5]徐秀玲;黄乾玉.中国学前课程发展历程及其启示[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5年02期。
幼儿期是人的一生中语言发展与运用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黄金时期,让我们的孩子在唱一唱、演一演、画一画的教学方式中感受语言的魅力,会使他们主动的想听、愿听、想说、愿说……孩子的语言就像美妙的音乐,需要我们给她插上五彩的翅膀,让那旋律变得悠扬、悦耳、动听、醉人。
一、提高认识,重视幼儿语言教育
真理是发展的,教育要与时俱进。实施素质教育,共圆中国梦,“不能让幼儿输在起跑线上。”“三岁看八十,七岁定终身。”重视幼儿的语言启蒙教育,对幼儿一生的发展至关重要。
幼儿期是学习语言最敏感、最关键的时期,也是储存词汇最迅速的时期。因此,幼儿期语言的训练值得重视,幼儿词汇量的多少是直接影响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的主要因素,因此,我们作为幼教工作者,必须有意识、有目的地同幼儿进行交谈。
语言是人类最为宝贵的财富,语言的丰富性和语言所发挥的作用,使人类在万物生灵中处于绝对优势的地位。维果斯基认为语言在儿童认知发展中起关键作用。他相信,拥有高度发展语言的人,可以完成那些文盲所不能完成的复杂任务,学好语言对于其他的方面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大量研究表明,学前时期是语言发展尤其是口语发展的关键期。在此期间,幼儿的听觉系统、发音器官和语言神经中枢日趋成熟,发音逐渐准确,词语不断丰富,开始掌握语法规则,语言运用能力迅速发展。而且,语言是幼儿学习概念、发展智力、扩大交往范围、促进社会化发展的基本元素,因此,幼儿园语言教育不容小视。
著名的意大利儿童教育家玛利亚·蒙台梭利认为: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和他形成概念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语言能力。因此,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要从孩子呀呀学语就应该着手,给孩子创造多听、多说、多看、多摸的机会,学校与家庭要密切配合,正确地引导和挖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成长过程中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发展。
二、多措并举,积极培养幼儿语言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最重要的时期。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对幼儿来说,在幼儿园的学习、生活、游戏都必须借助语言来完成。对教学来讲,无论是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还是教幼儿唱歌、绘画、手工也要通过语言来实现。可以说,幼儿园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语言交流,因此,幼儿只有具备一定的语言水平,才能听懂老师和同伴的话,从而进行交住、合作,获得新知,促进其全面健康发展。行之有效地培养好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是我们永远的追求。
儿童的世界,是充满生机、稀奇的世界。可谓五彩缤纷,繁花似锦,气象万千,丰富多彩。为了儿童的天真,为了儿童的渴求,更为了儿童的思想情感的表达,我们幼儿教师需要采取许多优化的语言教学策略,才能促进儿童语言健康发展。
1、构建和谐,创设儿童说的情境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儿童学习语言的先决条件。我们只有与儿童和谐相处,让儿童敢于与幼儿教师亲近,儿童才敢说真话、动真情。当且仅当,儿童与教师无拘无束交流时,培养儿童的语言能力就化难为易了。无论孩子是多么的幼小、多么的无知,无论老师是多么的知识渊博、多么的能力超群,无论家长是多么的地位显赫、多么的有权有势,但从人格上来讲,幼儿、老师、家长都是平等的,都是应该互相尊重的。我们倡导一种平等的关系,就是让孩子从小得到的是尊重,同时也懂得尊重老师和长辈,只有把握好了“平等尊重”这样一种原则,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中的一些问题才会迎刃而解。例如:孩子在家里得到过分溺爱、过度保护的问题,如果有了一种平等尊重的心态,孩子就是家中一个普通的成员,大人、孩子是平等的,有好吃的大家一起吃,有好玩的大家一起玩,孩子不再是小太阳、小皇帝,这样就会有效地克服孩子“自我中心化”的问题,成为一个独立的、自理能力强的人。
在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环境下,没有高低贵贱的束缚,师幼关系,其乐融融,语言教育就会轻松自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想要儿童怎样发展就怎样发展。
2、巧讲故事,培养儿童听的动机
儿童喜欢倾听故事,幼儿教师善于为儿童讲故事,有多方面的好处,可以利用故事实施德育教育;可以帮助儿童进行语言的积累等。儿童理解能力相对比较弱,一般喜欢以动物为主人公的童话。我们要根据幼儿个性上的不足,选择一些故事引导幼儿向良好的个性方向发展,比如,对粗暴、霸道的幼儿,我们可以讲一些谦逊礼让的故事给他们听;对胆小怯懦的幼儿,可以多讲些英雄的故事;对爱慕虚荣的幼儿,可以讲一些颂扬内在美的故事。教师在讲的时候,要让孩子认真听,故事讲完后,可以采取提问的方式,让他们努力复述故事的大概内容,这样做既可以增强语言表达能力,又可以强化记忆效果。
良好的倾听习惯将为幼儿一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良好的倾听习惯是幼儿入小学后有效学习的根本保证。因此,我们在给幼儿分享故事时,需要正确引导儿童学会尊重他人,学会集中精力专心致志地倾听。
3、引用儿歌,激发幼儿思的兴趣
儿歌是最富有感染力的文学作品,幼儿的感情非常丰富,他们最容易受到感染。引导幼儿仔细观察,认真分析思索,扩大和加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理解,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儿歌有着功不可没的价值。
儿歌语言浅显、明快、通俗易懂、口语化,有节奏感,便于吟诵。反复吟诵儿歌,不仅可帮助儿童矫正发音、正确把握概念、初步认识事物,还能培养儿童语言的连贯性和表达能力。我们知道:孩子最早接触的文学样式就是儿歌。许许多多的儿歌,朗朗上口,深受儿童青睐,有利于启迪儿童心智,扩大幼儿视野,培养幼儿语言。如上学三字经:太阳照,上学校;和爸妈,抱一抱; 见老师,问声好;见朋友,说你早。进餐时,我不挑;活动时,我不吵;午休时,我不闹;……;又如做早操儿歌:早上空气真叫好,我们都来做早操。伸伸臂,弯弯腰,踢踢腿,蹦蹦跳,天天锻炼身体好;等等。
巧用儿歌促进儿童语言,妙趣横生,乐趣无穷。
4、学科渗透,彰显幼儿语言生机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的语言教育要与其他领域的教育活动相互渗透。因此,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仅仅靠专门的语言教育活动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将幼儿语言能力的训练随机渗透到其他领域的教育活动中。科学、社会、艺术、健康等其他领域的教育活动,虽然不以发展儿童语言为主要内容,但活动中包含着大量的语言教育因素。
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其情感、经验、思维等其他方面有着密切的关联,因此,互相渗透各个领域的教育是发展语言的重要途径。如在美术活动中让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讲述自己绘画的内容;在健康活动中,让幼儿自主探索游戏动作、交流与同伴合作玩的体会等,让幼儿在轻松愉快、自然的氛围中获得语言能力的发展。
例如:我在组织中班艺术活动《有趣的车》时,不仅仅是让幼儿在活动材料《美术》中画出各种有趣的车,还特别注重引导幼儿想象力和语言方面的发展。要求幼儿竭尽全力、大胆想象和设计,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认认真真地画出有趣的车,画完后,我又要求幼儿介绍自己设计的车的优点,比如车的外形、速度、性能等,这样,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在介绍中得到了相应的锻炼和提高。
语言教育主要是为了培养幼儿听、说、读、写的能力。语言形式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口头语言的输入是“听”,口头语言的输出为“说”;书面语言的输入是“读”,书面语言的输出是“写”。其实,孩子在各个领域的学习都不能缺少这四部分,语言能力的发展就存在于每个领域的学习中。所以语言本身就是孩子学习的工具,它渗透在各个领域的学习中。一个真正有意义的整合课程要达成语言教育目标是没有问题的,就看教师是否掌握幼儿各个阶段语言发展的核心经验。
5、巧妙记忆,让幼儿语言科学化
恩格斯说:“思维着的精神是人类最美丽的花朵。”语言是绿叶,思维是花朵,幼儿成长是果实。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有责任用心去培养这片绿叶和花朵,让孩子们结成最健康的果实。
激思启智,是培养儿童语言的捷径,而帮助儿童科学记忆,是艺术中的艺术。记忆越多越好,记忆材料多,语言储备能力越强,表达能力就越好。幼儿教师重视帮助儿童学会多种方法的记忆,可谓语言培养的秘诀。因为,记忆力是智力结构中最基础的能力之一,优秀的记忆能力并不是天生的,它是后天科学、系统和适时训练的发展结果。
科学记忆,促进儿童语言的丰富和发展。记忆的方法很多,需要我们巧用、善用、妙用。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我们可以故事记忆、构图记忆、绘图记忆、提问记忆、猜谜记忆、表演记忆、情境记忆、操作记忆等等。
例如:在教孩子辨认和识记各种物品时,可以让孩子仔细的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尝一尝,通过感官获得多方面的感性知识,加深孩子对物品的印象,自然就会记得快、记得牢。又如:?教儿歌《别说我小》,其中“我会做什么”的句子不易掌握,可以让幼儿表演穿衣、洗脚、擦桌、扫地、浇花等各种模仿动作,边做动作边学儿歌。符合幼儿好动的特点。
幼儿的记忆与语言能力的发展有密切关系。无论识记或回忆,语言都起着重要作用。记住记忆任务、理解记忆事物、复述记忆内容等各环节都离不开语言。因此,增强幼儿的语言能力,是提高幼儿记忆能力的重要方法。
总之,教师在与孩子的交往中,要善于抓住生活中的每个细节,引导幼儿学习发展语言,注重语言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久而久之,就会发现孩子不仅表达能力越来越强,而且表达方式也会逐渐丰富,语言也会变得更灵活、更生动、更准确、更有智慧和灵气。
参考文献:
[1]许桂花.浅谈如何提高幼儿语言运用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0(02);
[2]宋育红.促进幼儿语言发展的多种活动方式[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年12期;
[3]文欣.幼儿教师语言领域课程实施的个案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郭巧春.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教学策略初探[J].新教育,2011(02);
[5]徐秀玲;黄乾玉.中国学前课程发展历程及其启示[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5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