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抓好周一集会 建设优秀班集体
【作者】 张 英
【机构】 四川省仁寿县文宫镇中心小学
【正文】 组织全校师生召开周一集会,几乎是每所小学的一种惯例,也是每所小学开展学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集会程序一般是这样的:1、升国旗,唱国歌,唱校歌;2、国旗下讲话,训诫学生;3、上周值周领导作工作总结,颁发流动红旗;4、获奖班级班长发表获奖感言,学生代表作简短演讲;5、本周值周领导作本周工作安排,提出具体要求。
作为班主任,组织并抓好学生参加周一学校集会,不仅能展示本班的精神面貌,还能强化对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前途理想、道德品质尤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对这个教育契机,我十分重视。因为,它是建设优秀班集体的突破口。
最近一段时间,我却发现我班的学生在集会上的表现不太好。升旗仪式结束后,有的学生就不安分了,小动作也出现了;台上老师在总结,有的学生也在“总结”,关心的只是班上的名次;台上学生在演讲,有的学生也进入了“演讲”,叽叽喳喳地小声议论;台上老师布置工作,有的学生却一慨不知。回到班上,我让学生说说本周要做些什么,没有几个学生答得上来,我只好把学校布置的工作再重复一遍,这样浪费了时间,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长期养成了不良的行为习惯。
面对如此状况,做为班主任,必须想办法进行改善。那么,如何改善这种状况呢?通过调研、学习、反思,我认识到:学生是教育的主体,他们年龄小,认知能力差,没有自制力。面对这群学生,我认为,只有把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教育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于是我尝试了以下一些方法:
一、在集会前让学生明确目标
在集会前,我给学生布置好任务,让他们带着目标去参加集会,去听老师同学的讲话、讲演,并要求他们应该怎样听,要说出听后的感想,并布置了如下三个任务,要学生认真去完成。
○1、集会时,老师讲了些什么?学生的演讲讲了些什么?听后要说出演讲的题目,内容大致是什么?听后的感受有哪些?
○2、上周值周老师的工作总结里对我班的评价怎样?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方面存在不足,量化评比中的扣分原因在哪里?我们班今后工作要注意些什么?
○3、本周值周老师布置了哪几点工作?有些什么具体要求?要求学生能一一讲出来,再结合我班的实际情况说一说自己的意见或建议,让每个同学都参与到优秀班集体的建设中来。
二、集会时要求学生做到快、静、齐
周一集会时,由于楼道有教师值守,一听到集会的口令,全班同学迅速出教室,班主任带队,科任老师押尾,以最快的速度有序地跑到操场自己班级的位置。经过几周的训练,我们班的学生在三楼,从听到集会口令到到达操场班级位置只需要2分钟。这实际上是周周都在对学生进行防震、消防演练,教会学生遇到紧急情况的逃生本领。在跑的过程中,学生没有任何声音,没有你推我搡,更没有缺席的。也没有出现过安全事故。这一小小的要求,对学生进行了军事化的训练,让学生具有阳刚之气,让学生终身受益。
三、集会中教师的率先垂范
学生在集会时,作为班主任。我站在本班级的队伍旁边,一是以身作则,二是督促学生。学生本来就带着目标来,听得都很认真,加上老师也在一起听,学生就更生怕听漏了哪一点,集会的纪律自然就好多了。
四、集会后的延伸
学校集会结束后,学生返回教室,我在班上主要做了这样几项补充工作。一是布置学生把参加集体的感想、意见、建议写在小纸条上,随机抽样查看;二是抽同学发言,谈自己感受、意见、建议;三是对学生的感想、意见、建议进行梳理提炼,综合成新一周的工作目标和工作重点;四是我对全班工作进行总结评价、表彰好人好事,激发学生建设优秀班级的热情;五是对全班同学提出新的要求,并书写成班主任寄话,贴在班级名片上。这五项工作,刚开始一两周还进行得不够完美,让学生谈感想,提建议,需要好几个学生补充才能达到预想的效果。但经过3-5周的训炼后,几乎每个学生一站起来都能说得头头是道,还有的同学能为建设良好的班集体提出出非常好的建议。干部同学带了头,全班同学紧跟上,班级建设步入了良性发展的快车道,不仅让我这个班主任省了不少心,还让全班同学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我记得大队辅导员老师在周一集会时,教全校同学学习《感恩的心》的手语,我班同学们学得很认真,很专心,回到班上后,我组织同学一起一边念《感恩的心》,一边做手语,遇到不会的动作就共同探讨,或者派同学马上去大队辅导员老师那里请教。结果,全班同学以最快速度学会了《感恩的心》的手语表演,这个节目参加全校文艺表演,获得了最高分。
五、集会后的自我监督
周一集会后,同学们虽对班级工作有了初步的了解,有了共同的奋斗目标,但容易遗忘。为避免遗忘,我充分利用黑板报、墙报专栏这两个阵地,指导学生把相关的内容书写出来,让学生以这些内容为镜子,时时对照检查自己的言行。这样一来,大家的思想统一了,行动也统一了,班级建设也就健康地运行起来了。
自从采用上面的方法后,我班学生周一集会纪律相当好,晨会课更是学生畅所欲言,大显口才的时候。政令畅通,全班师生齐心合力争上游,班风更正,学风更浓,学校流动红旗几乎都挂在我们班,去年还被评为县先进班集体受到表彰。
班主任工作,真的是牵头万绪,要建设一个优秀的班集体也非一日之功,但我觉得,组织并抓好周一学生的集会,是建设优秀班集体的一个突破口。
集会程序一般是这样的:1、升国旗,唱国歌,唱校歌;2、国旗下讲话,训诫学生;3、上周值周领导作工作总结,颁发流动红旗;4、获奖班级班长发表获奖感言,学生代表作简短演讲;5、本周值周领导作本周工作安排,提出具体要求。
作为班主任,组织并抓好学生参加周一学校集会,不仅能展示本班的精神面貌,还能强化对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前途理想、道德品质尤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对这个教育契机,我十分重视。因为,它是建设优秀班集体的突破口。
最近一段时间,我却发现我班的学生在集会上的表现不太好。升旗仪式结束后,有的学生就不安分了,小动作也出现了;台上老师在总结,有的学生也在“总结”,关心的只是班上的名次;台上学生在演讲,有的学生也进入了“演讲”,叽叽喳喳地小声议论;台上老师布置工作,有的学生却一慨不知。回到班上,我让学生说说本周要做些什么,没有几个学生答得上来,我只好把学校布置的工作再重复一遍,这样浪费了时间,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长期养成了不良的行为习惯。
面对如此状况,做为班主任,必须想办法进行改善。那么,如何改善这种状况呢?通过调研、学习、反思,我认识到:学生是教育的主体,他们年龄小,认知能力差,没有自制力。面对这群学生,我认为,只有把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教育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于是我尝试了以下一些方法:
一、在集会前让学生明确目标
在集会前,我给学生布置好任务,让他们带着目标去参加集会,去听老师同学的讲话、讲演,并要求他们应该怎样听,要说出听后的感想,并布置了如下三个任务,要学生认真去完成。
○1、集会时,老师讲了些什么?学生的演讲讲了些什么?听后要说出演讲的题目,内容大致是什么?听后的感受有哪些?
○2、上周值周老师的工作总结里对我班的评价怎样?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方面存在不足,量化评比中的扣分原因在哪里?我们班今后工作要注意些什么?
○3、本周值周老师布置了哪几点工作?有些什么具体要求?要求学生能一一讲出来,再结合我班的实际情况说一说自己的意见或建议,让每个同学都参与到优秀班集体的建设中来。
二、集会时要求学生做到快、静、齐
周一集会时,由于楼道有教师值守,一听到集会的口令,全班同学迅速出教室,班主任带队,科任老师押尾,以最快的速度有序地跑到操场自己班级的位置。经过几周的训练,我们班的学生在三楼,从听到集会口令到到达操场班级位置只需要2分钟。这实际上是周周都在对学生进行防震、消防演练,教会学生遇到紧急情况的逃生本领。在跑的过程中,学生没有任何声音,没有你推我搡,更没有缺席的。也没有出现过安全事故。这一小小的要求,对学生进行了军事化的训练,让学生具有阳刚之气,让学生终身受益。
三、集会中教师的率先垂范
学生在集会时,作为班主任。我站在本班级的队伍旁边,一是以身作则,二是督促学生。学生本来就带着目标来,听得都很认真,加上老师也在一起听,学生就更生怕听漏了哪一点,集会的纪律自然就好多了。
四、集会后的延伸
学校集会结束后,学生返回教室,我在班上主要做了这样几项补充工作。一是布置学生把参加集体的感想、意见、建议写在小纸条上,随机抽样查看;二是抽同学发言,谈自己感受、意见、建议;三是对学生的感想、意见、建议进行梳理提炼,综合成新一周的工作目标和工作重点;四是我对全班工作进行总结评价、表彰好人好事,激发学生建设优秀班级的热情;五是对全班同学提出新的要求,并书写成班主任寄话,贴在班级名片上。这五项工作,刚开始一两周还进行得不够完美,让学生谈感想,提建议,需要好几个学生补充才能达到预想的效果。但经过3-5周的训炼后,几乎每个学生一站起来都能说得头头是道,还有的同学能为建设良好的班集体提出出非常好的建议。干部同学带了头,全班同学紧跟上,班级建设步入了良性发展的快车道,不仅让我这个班主任省了不少心,还让全班同学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我记得大队辅导员老师在周一集会时,教全校同学学习《感恩的心》的手语,我班同学们学得很认真,很专心,回到班上后,我组织同学一起一边念《感恩的心》,一边做手语,遇到不会的动作就共同探讨,或者派同学马上去大队辅导员老师那里请教。结果,全班同学以最快速度学会了《感恩的心》的手语表演,这个节目参加全校文艺表演,获得了最高分。
五、集会后的自我监督
周一集会后,同学们虽对班级工作有了初步的了解,有了共同的奋斗目标,但容易遗忘。为避免遗忘,我充分利用黑板报、墙报专栏这两个阵地,指导学生把相关的内容书写出来,让学生以这些内容为镜子,时时对照检查自己的言行。这样一来,大家的思想统一了,行动也统一了,班级建设也就健康地运行起来了。
自从采用上面的方法后,我班学生周一集会纪律相当好,晨会课更是学生畅所欲言,大显口才的时候。政令畅通,全班师生齐心合力争上游,班风更正,学风更浓,学校流动红旗几乎都挂在我们班,去年还被评为县先进班集体受到表彰。
班主任工作,真的是牵头万绪,要建设一个优秀的班集体也非一日之功,但我觉得,组织并抓好周一学生的集会,是建设优秀班集体的一个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