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浅谈如何打造高中数学高效课堂

【作者】 韩忠虎

【机构】 贵州省贞丰县第三中学

【摘要】数学课在普通高中作为一门主科,学生基础较好,学习兴趣浓。高中数学课作为一门工具课,是为专业课服务的,学生数学基础差,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毫无兴趣,这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关键词】兴趣浓;职业高中;基础差;难度
【正文】
  高效课堂是针对课堂教学的无效性、低效性而言的。课堂教学高效性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一般是一节课)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高效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是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
  一、如何实施高效课堂教学呢 
  要实现课堂高效,必须下足课前准备功夫,备课不是单纯地写教案而必须备教材、备学生,不仅要花功夫钻研教材、理解教材,仔细琢磨教学的重难点,更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选择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合理设计教学活动。仔细考虑课堂教学中的细节问题,对于课堂上学生可能出现的认知偏差要有充分的考虑,针对可能发生的情况设计应急方案,确保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还要设计高质量的有针对性的课堂练习。再根据教学过程的设计和教学的实际需要制作好教学所必须的教具或课件、学生操作的学具等。单就每节课在上课之前对于课堂教学中教、学各个环节教师、教材、媒介、学生有个精细的设计,包括在反思中遗留问题的讲解都应考虑在内。既对实现新课程改革三维目标的高效率、高效益、高效果落实有一个先期的预设保证。
  二、激发兴趣,提高信心
  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兴趣的强制性学习会扼杀学生探索真理的欲望。”现代的教育实践也充分说明良好的兴趣是减轻学生负担,促进学生人格健全发展的重要环节。可以说,没有兴趣就没有求知欲。激发兴趣的第一步是鼓舞学生的士气,为了树立信心,老师不能急于求成,要有耐心,从最基本的知识点开始教学。在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时,必须教给他们一定的分析方法及步骤。对于有点进步的学生,在课堂上应及时予以表扬和鼓励,强化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巩固基础后,要求教师必须采取新奇且有“刺激”的方式开展教学。如遇到跟实际生活贴近的应用问题时,让学生根据每个人的实际情况编写跟数学有关的问题,然后解答。比如,函数的应用问题,数列的应用问题等。这样做不仅给予了学生接受知识的方法,也使学生在活跃的课堂学习中加快了学习知识的速度,提高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精心编制学案
  学案是学案教学法得以实施的基础,是学生主动学习的需要。编写时要以课程标准为总纲,以课本为主线,以所教学生接受能力为标准,使之成为连接教师、教材和学生的纽带,同时教师要立足于“主导”地位,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的主体精神,确立他们的主体地位。巴尔扎克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毫无疑问是问号。”因此学案中要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问题的设计要科学、新颖、灵活、恰当,富于启发性、针对性、趣味性、时代性。学案编制可从以下方面入手:(1)目标引导:突出重点和难点,提出对知识识记、理解、应用的不同要求,点明本节课所要掌握的概念、原理等。(2)学习过程:通过学案使学生对本课的学习流程一目了然,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实施。(3)问题思考:针对所学内容给出相关问题、练习及思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4)总结: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总结,总结的方式可采用框图、树图、表格或口头作答等。(5)知识拓展:作业、课后思考题、资源链接等。
  三、教师要适时的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学生课前预习,课堂上尝试探索、自学等是学生课堂高效率学习的重要手段,但是在学生大量的自主性学习面前,学生学习方法是否科学就突显出来,因为学生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进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一则对于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有好处,二则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会促进当下学生的学习,会进一步促进课堂教学的高效率。教师要对学生作以下要求,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1、课前预习习惯:预习不止是把书本看看,还要思考一些基本的问题:是什么?为什么?这样行吗?跟以前的知识有什么联系?等等。这样,听课就有的放矢,会抓重点,攻难点,课堂自然就有效了。2、课堂学习习惯:上课要做到“声声入耳、字字入目、动手动脑、用心学习”。要端座在凳子上,起立时要站直;听课时目视老师,重点内容课本上有的要勾画,没有的要记在课本的空白处或笔记本上;老师板书时要目视黑板;老师提出问题时积极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不明白的问题要及时问老师;书写时要认真,书写解答过程要规范,要独立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讨论问题时要主动参与,积极发言。要集中精力紧紧围绕老师的讲课思路用心学习。
  四、重视对学生的评价
  1.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教师的评价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适当的评价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保持旺盛的学习精神。因而,在自主学习的课堂中,教师一定要重视对学生的评价,这种评价不仅表现为一些鉴定性的语言式的评价,更多的应是教师的一种手势、一个眼神、一种默许、一种认可、一种赞同、一个微笑,等等,以此给学生以激励和赞许,使他们能更主动地发挥自己学习潜力。尤其对中下等学生,更要在细微中看到他们的进步,对其有见地的回答给予充分的肯定、赞扬,尤其能使他们摆脱那些优生的阴影,树立强烈的求知欲和创造欲,在学习中更主动,更自信。
  2.学生对学生的评价
  生活在群体中,每个学生都渴望得到同伴的认可。为了得到同伴间良好的评价,他们都会努力的表现自己出色的一面。教师在教学中有效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能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自主性。
  3.学生的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不仅能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更是学生认识自我、发展自我的有效途径。在教学中,适时地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也是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个方面。
  其实,过多外在的奖励并不利于培养学生内在的持久的学习兴趣。在上述片段中,教师用的赞赏实在是太多太滥了,这样的鼓励已失去了它应有的价值和意义。学生在此起彼伏的掌声中会渐渐褪去应有的喜悦,长期下去,也只能带给他们更多的“迷失。”学生的创造性的回答一定要肯定和鼓励,学生错误的回答,既要指出不足,也要抓住可取之处给予鼓励,不可损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只有在客观的基础上,坚持鼓励为主的原则,才是富有魅力的有价值的评价!教学实践证明,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是强烈的,学生主动发展的潜能是巨大的,学生有控制课堂的需求,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需要培养与提高。只要教师充分相信学生、尊重学生,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前提,以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为重点,以促进学生智能提高为核心,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看书、质疑、操作、观察、思考、讨论、练习、评价等,就能使学生逐步形成具有较强的再生能力的基本素质,从而更加主动地学习,主动地发展。
  总之,只要教师充分相信学生、尊重学生,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前提,以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为重点,以促进学生智能提高为核心,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看书、质疑、操作、观察、思考、讨论、练习、评价等,就能使学生逐步形成具有较强的再生能力的基本素质,从而更加主动地学习,主动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冀来旺;;高中数学学困生学习心态及教学对策[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2]邝孔秀;;我们需要怎样的数学教师教育课程——基于十年中学数学教师成长的反思[A];全国高等师范院校数学教育研究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潘泽学;;提高艺术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研究[A];全国高等师范院校数学教育研究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