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初中物理课堂中实施开放式教学的实践

【作者】 闹日卓玛

【机构】 青海省同仁县逸夫民族中学

【摘要】物理教学的本质是物理学思维活动的展开,因此要变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地位为学生的学习伙伴,变“教”为“导”,让学生亲身体验、参与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领者,合作者,采用教学方式的多样化,让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体现。
【关键词】初中物理课堂;开放式教学
【正文】
  “开放式”教学是相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所提出的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它以“学习者为中心”思想为核心,强调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使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开放式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效地改变了学生以往单纯接受教师传授知识的方式,在帮助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中,使之形成对知识主动探求、发现和体验,学会对信息获取、分析、判断、选择,并重视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方式。那么,怎样进行开放式教学呢?
  一、营造开放的学习氛围
  物理教学的本质是物理学思维活动的展开,因此要变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地位为学生的学习伙伴,变“教”为“导”,让学生亲身体验、参与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领者,合作者,采用教学方式的多样化,让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体现,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造良好的主动参与机会,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
  1、创设开放的学习情境,激活学生学习动力。
  教学实践证明,精心创设各种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能够调动学生高昂的学习情趣,从而激发学生求知欲,使学生的智力因素和情感因素充分协调发展。如引入新课时,改变了平铺直叙的用实验演示办法,如讲解奥斯特实验导入新课时,可采用了魔术引入方式,先用纸覆盖通电导线,将其隐藏起来,再用实物投影将小磁针投影在大屏幕上,在闭合电键的同时说“转……”,小磁针随着口令就转起来。这种引入方式与传统的引入“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电流的磁场”有很大的区别。情景的创设能够隐藏教学目标,学生学习时感到轻松愉悦,学习效果自然就好。魔术情境的创设形式新颖,能够一下子就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缩短了学生进入角色的时间。
  开放式教学情境的创设将课本知识与日常生活、生产活动紧密地联系起来,扩大了学生的学习视野,培养了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
  2、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积极实施探究式教学。
  探究式教学是实施开放式教学的主要方式。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最基本的运动规律,日常生活中许多妙趣横生的现象都与物理相关,因此教学内容要贴近生活,让学生从身边习以为常的现象中探究并认识物理规律。我告诉学生物理学的学习方法就是要“悟理”,有些知识单靠教师的讲解是不能够让学生理解的,或者说是理解的不够深刻,只有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才使学生亲自品尝到自己发现的乐趣,才能够加深知识的理解,同时也有利于将课本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体验到物理在生产与生活中的应用。
  例如在讲解通电螺线管的构造时,让学生先仔细观察电铃、喇叭的工作情况,触发学生的好奇心,此时抓住有利时机让学生自己模仿绕制螺线管,再通电探究通电螺丝管的磁极、磁感线分布等。在探究过程中,要精心设计了学生实验单供学生探究实验用。通过探究,学生对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分布特点及其与电流方向的关系印象深刻,学生的探究,化解了教学难点。
  这种探究不是以学生一时一事的个人兴趣或需要为基础的,而是以物理知识中的基本规律在自然和生活中的现象作为教学认识活动的开始,因而不仅使学生具有浓烈的探索兴趣,而且使这种兴趣与物理科学知识的掌握相联系,从而使由兴趣而来的学习动机成为稳定、持久的探索动机。
  二、搭建开放的学生学习平台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物理教学过程应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它不仅是个认识过程,而且也是一个交流和合作的过程。交流和合作的互动过程,为学生的主动学习提供了开放的活动形式,提供了宽松民主的学习环境,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智力、情感和社会技能的发展。
  1、改变课堂教学的常规模式。
  教师在课堂上要注重营造开放的课堂教学氛围,打破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教学组织形式。现代教育理论认为:物理教学过程应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它不仅是认知过程,也是交流和合作的过程。开放式教学正为学生主动学习提供了一个开放的活动方式,提供了民主和宽松的学习环境,有利于促进学生智力、情感和操作技能的发展和创造技能的发展。
  在每一课的学习过程中,都要特别向学生提出预习时应注意了解的内容:1、看完一节(或一段)教材后要了解这节(段)教材讲了什么物理现象?某个实验是怎样进行的,说明什么问题?2、这一节(段)讲了几个物理概念和规律?这些概念和规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在日常生产、生活实际中有哪些实例?在课堂教学中我首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通过预习,你知道了什么?还有哪些不知道?并将学生提出的问题让会的学生来解答,师生共同探究,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不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培养了学生创新思维。
  2、开展小组合作的学习形式。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特殊学习形式,是教学中发展学生综合素质的一种手段,也是学生主体实践的一部分。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我要求每个小组有主持人、记录员、中心发言人,对于有争议性的问题,有探讨价值的问题,要组织学生合作探究,在合作探究过程中,要求学生既要敢于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也要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要教育学生树立团结合作的精神,互帮互助,使每个人都为共同探究的问题发表意见。要求学生发言时说:“我们小组的意见是……”,而不说“我的意见是……”,以示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在合作探究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合作习惯,教师不但要处理好小组间的讨论交流,还要处理好合作与竞争的关系。对于各组合作探究的问题,其他小组可提出不同的意见,允许争辩,在争辩中形成共识。
  三、开放物理实验、习题教学
  长期以来,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质量不高,物理实验教学模式陈旧,一般只是对定理的一种验证,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学生的课后习题也是以计算为主,很多的题就是开门见山地给出几个数字要求学生计算,物理题很难在生活中找到原形。实施物理开放式实验、习题教学,能够让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种做法能够让学生对知识融会贯通,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1、开放式实验教学。
  物理实验教学可开放实验方法,开放实验器材等;可变演示实验为学生实验,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如测物质的密度不局限于课本的量筒和天平,应指导学生利用浮力、压强等知识来探求密度测量的问题。再如研究“小孔成像”的像的大小特点时,学生的实验结论就是开放的,答案不唯一,教师可收集不同同学的结论,进行对比归纳。
  2、开放习题教学。
  物理习题可将一些常规题改成开放型的题,可将题的条件、结论发散,以加强发散思维训练。如在《电流的磁场》课后,我改变了常规的以训练右手螺旋定则为主的书面作业,给每一位同学发放漆包线、铁蕊等器材,让学生回家继续探究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强弱等,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要反复利用右手螺旋定则,对知识的理解不局限于纸上谈兵。利用所学的科学知识与社会、生活相联系,用科学知识去解释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找到所学知识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开放式教学优点多多,每位教师都应充分认识开放式教学的意义。开放式教学不能只局限于课堂教学,更不能只是在公开课上做秀。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不是一日之功,要教师自觉地将学生的主动发展摆在第一位,要将开放式教学落实在每一个教学环节。
  通过开放式教学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促进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师生关系也更加平等、融洽。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推进,传统的物理课堂教学模式受到强烈冲击。开放式教学符合现代物理教育新的理念,必将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必将大大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