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浅谈小学数学从生活数学到数学实践

【作者】 孔繁荣

【机构】 贵州省贞丰县第三小学

【摘要】实践活动作为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学时,我们应结合学生的实际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和理解数学,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实践;数学;经验;现实生活
【正文】
  教学中,经常要求学生讲数学故事提数学问题,很多学生常常觉得无从下手。其实,从生活中找出的数学问题更具有形象性和启发性,它能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增强学习动机和学习信心,不仅有助于引导学生进入数学情境,也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数学实践活动 
  我们所说的数学实践活动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使其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学会应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通过与他人合作交流以获得积极的数学情感体验,从而全面提高学生数学素质的一种学习活动。实践活动课的教学,它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它是以解决某一实际的数学问题为目标,以引起学生的数学思维为核心的一种新型的课程形态 ,它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以知识记忆为特征的陈旧方法,让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和对数学本身的探索中理解、掌握和应用数学,实践活动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索性解决问题的活动,它在呈现形式上绝不是单纯的户外活动,它可以表现为课堂内的经历探索;也可以表现为课内外相结合;还可以是完全置身于社会这个大环境下的调查活动。
  二、将“生活情景”融入数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认为,教学中有时可以对数学教材内容进行转换,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他们实际的生活素材来取代,能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简单的数据整理”时,可把教材内容替换成所教班级学生的住家分布情况图,然后让每位学生把小红旗的图片贴在家所在的区域,再统计出每个区域的住家人数,最后引导学生用条形图来表示。小学生虽然年纪很小,但在他们的生活经力或生活体验中,也会有着充满数学因素懂得内容。如果能从某些生活现象中挖掘出数学因素,并充分利用,就能使学生化难为易地接受数学知识,进而使他们认识到生活到处有数学,数学中也处处有生活的真理,以培养学生从小善于观察生活,分析生活的习惯和能力。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到处有数学思想,关键是教师是否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去扑捉“生活现象 ”,采取生活数学案例,为课堂教学服务。所以,让生活问题走进课课堂教学,也是指教师扑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在数学教学中联系生活中的问题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适当做些变形处理,让数学更多的联系实际,帖近生活。达到生活材料数学化,数学教学生活化。
  三、要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是丰富多彩的,要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就要注重应用,内容开口要小,紧密结合学生学习的数学现实和教材的进度,易于学生操作。这就要求教师要合理地选择内容和时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切实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如我曾组织的“秋游中的数学问题”,以学生现实的秋游活动设计为题材,让学生综合运用时间与人民币等知识去解决秋游中一系列的实际问题,如:租车问题、租船问题、购买食品问题等,既巩固了数学知识,又发展了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知识在生活中有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四、用“数学情境”解决生活问题
  数学来源于生活,同时也服务于生活。不少生活中的问题,如果用数学眼光来看,不仅很简单,而且有趣。教师如果能从中采取一些素材,让学生自己去,往往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在数学课堂中,注意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得到数学知识的同时,还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培养学生数学的应用意识。从中体验数学的价值。使学生在知识的学习与应用过程中对所学知识形成深刻的理解,这样学生在学习中所建构是可以应用的、灵活的知识而不是呆板的书本知识。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只有要求儿童作用于环境,其认识发展才能够顺利进行。只有要求儿童作用于环境,其发展才能够顺利进行。只有当儿童对环境中的刺激进行同化和顺应事,其认识结构的发展才能得到保障。”这就是说,从学生生活出发,从学生平时看得见、摸得着的周围事物开始,在具体、形象的感知中,学生才能真正认识数学知识。
  总之,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还是一门新的课程,还会继续下去。我们将不断研究、不断改进、逐步完善,使实践活动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使学生真正在实践中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邬海英;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的理论与实践[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08年09期 
  [2 ]郭长庆;艺术课程的春天[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2003年11期 
  [3] 黄罗家;试论细节之功效[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