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引导策略分析
【作者】 董忠格吉
【机构】 青海省西宁市水井巷小学
【摘要】在我国落实了教育改革之后,传统的教学理念、方法等正之间地被淘汰,而教师教学中制定的教学计划和目标也不符合教育改革之后的要求,面对这样的情况,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采用了有效引导教学方法,此教学方法主要依靠的是教师的引导能力,教师以引导为基础开展教学可以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所以此教学方法具有应用价值。因此,本文对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引导策略进行了深入地分析,并阐述了自己的见解,以供参考。【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有效引导;策略
在小学教学中,因为学生的思维还不是很成熟,无法和老师成人的思维形成共鸣,所以教师开展教学工作具有一定的难度,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想要让学生牢牢的掌握数学知识,就必须要以学生的思维出发,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如何教学,然后在教学中通过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引导,引导学生一点点的深入数学知识,掌握并应用数学知识,以此来达到数学教学的目标,为小学生以后学习数学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有效引导教学的重要性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采用的是强硬性灌输的教学方法,教师一味的讲解数学知识,而学生只能被动的记忆知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各司其职,双方没有任何交流,这样的教学使得学生过度依赖教师,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不会自己主动思考,而是等待教师给予问题的答案和分析,学生长此以往这样学习对其以后思维的形成有着不利的影响。同时,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还严重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没有兴趣的前提下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效率自然不高。面对这样的教学现状,教师逐渐认识到教学中的弊端,摒弃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采用了引导教学。引导教学使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改变,教师从高高在上的主导者变成了引导者,这一角色的转变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亲切,这有利于教师和学生进行沟通[1]。同时,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对学生的引导,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还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所以说,教师在数学教学中采用有效引导教学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且此教学方法还具备一定的应用价值,值得广泛应用。
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引导的策略
(一)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中很多知识点和学生的日常生活是有着密切联系的,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将其和生活联系起来,引导学生从生活出发理解知识,这样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还应该为学生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和平等的态度和学生进行交流,同时在让学生遵守课堂秩序的过程中,也不应该采用强硬的手段,而是通过引导的方式来促使学生能够认真听讲。比如说,当教师在课堂上讲解《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一课知识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列举一些生活中存在的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比如说装粉笔的盒子、学生学习用的教材、家里的门以及药盒等各种包装盒,这些东西在学生的生活中是比较常见的,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就可以通过自己举例子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对长方体和正方体有进一步的认识,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在生活中看到的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一过程不仅可以使课堂氛围更加的轻松,同时学生在认真思考的过程中对正方体和长方体知识会更加的了解,其思维也会得到锻炼,这对于学生以后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有着积极的影响[2]。
(二)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教师想要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并掌握数学知识,就不应该一味的灌输知识,而是应该让学生学会自己思考,学生独立思考不仅能够使其思维更加完善,同时学生在思考中对知识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入,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这对于学生学习其它学科知识来说也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当自己将主要知识点讲解之后,教师就可以围绕重点知识点进行提问,通过提问的方式来对进行有效的引导,促使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慢慢的形成完善的思维。
(三)引导学生纠正学习中的错误
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对知识出现错误的理解,而一旦学生形成了错误思维,那么再想要让改正将会十分困难,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在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出现错误之后,就应该及时的对学生进行引导,帮助学生从误区中走出来,避免学生形成固定的错误思维。比如说,教师在讲解《轴对称图形》这一课知识的,有些同学不能对轴对称图形进行准确的区分,或者是在画轴对称图形的时候无法正确画出,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在教学中就可以利用镜子来帮助学生画轴对称图形,学生在不断地绘画过程中,会逐渐地练就一双火眼金睛,这样以后在判断轴对称图形的时候就不会出现错误。
(四)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小学生的好奇心比较重,对很多事物都比较好奇,而且还比较活泼好动,若是让学生规规矩矩的学习较为困难,而传统教学中,教师只是利用黑板和粉笔进行教学,自然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为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机会,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可以促使学生将自己对知识的理解等说出来,这样教师就可以及时发现学生思维中的错误,进而通过正确的引导帮助学生纠正错误,从而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少走弯路,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教育中,数学是一门比较难学的课程,再加之小学生的思维、精力等各方面都有限,所以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难度,鉴于这样的情况,教师想要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在教学中就应该转变传统教学观念,认真的开展教学工作,并将一些现代化信息技术应用到数学教学中,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此同时,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充分发挥好自身的引导作用,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以此来帮助学生一点一点的形成正确的思维,促使学生能够独立思考,这样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难度就会下降,学习效率就会提高,教师的教学目标得以完成。
参考文献:
[1]刘自强.着眼素养依托教材有效引导持之以恒——关于引导学生获得数学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的思考[J].小学教学研究(教学版),2013,(9):9-11.
[2]杨海玲.自我思考融会贯通,有效引导寓教于乐——小学数学课堂的多样化教学和创新思考[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38):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