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提高教学质量的捷径——听评课

【作者】 崔明芳

【机构】 山东省莱西市院上镇南辛庄小学



【正文】      在素质教育全面开展的今天,时间规范了,各种活动课的时间增加了,传统的语文、数学、英语课减少了,日常教学中的每一节课都显得珍贵,都需要精打细算。打造高效课堂,有效学习显得尤为重要,听评课成了提高教学质量捷径。因为它既检查了教师的备课情况、上课情况、作业布置与批改情况,又能检测出学生在课堂上对新旧知识的掌握情况。教师日常教学工作的真实面目一下子展现在听课人的面前。有利于学校摸清、摸准师生教与学的真实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一、听课的种类
  (一)听命题课
  学校根据学科,学段,学情的不同,分阶段、有针对性的组织听评课小组去听老师的预习课、新授课、复习课和试卷讲评课,这对于打造高效课堂过程中,摸清教师的实际授课水平,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工作大有益处。
  1、听汇报课
  听课前让教师精心备课,充分准备后去上课。听评课小组听后,对课堂上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的点评,帮助授课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很有益处。同时,根据教师精心准备后上课的水平。学校可以选出上示范课教师的人选。
  2、听观摩课
  让外出学习的教师归来后上观摩课,听评课小组成员和同科教师全部参与听课,能使所有听课的教师有对比、参考和学习的对象,还能在众人评课中找出可以借鉴的地方,有利于教师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取长补短。
  3、听示范课
  在汇报课和观摩课的基础上,让优秀的教师出示示范课,有利于同学科教师模仿,不同学科教师借鉴,提高全体教师日常课堂授课能力。
  (二)听类比课
  让同学科的教师讲同一类型的课,有条件的学校上同一节课,有利于同学科教师相互对比,互相促进,相互借鉴,共同提高。
  (三)听交叉课
  有针对性地让同学科而不同年级的教师,或者不同学科的教师相互交叉听课。能使同学科而不同年级的教师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不同学科的教师之间互相参考,相互借鉴;共同提高课堂授课水平。
  (四)听系列课
  系列课也是跟踪课。学校组织听评课小组部分成员把一个教师的整个单元或整个章节的课跟踪听一遍,从新授、练习、复习、到测试讲评跟踪听一遍,指导一遍,有利于摸清教师授课的真底子。有必要时,接着跟踪,继续指导。这种课对于授课能力较弱的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授课水平的提高,至关重要。
  (五)推门听课
  听推门课是学校抓教学的重要举措。推门课,其实就是检查课。不打招呼,推门就听,能有利于发现教师在常态教学课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促进教师对每一节课都精心设计,认真策划,扎扎实实去准备。
  二、听课的要求
  (一)、听课前要明白听什么
  听课小组教师在听课前要预先了解本课程的教学进度、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学生状况,以便在听课中做到心中有数,评课时有的放矢。
  (二)、课堂上要明白如何听
  听课教师应该集中精力,坚持“四到”:“耳到”——仔细聆听师生对话;“眼到”——认真观察教师教态、表情、肢体语言、板书、所用教具及学生反应与表现;“心到”——边听边认真思考,把授课者的理解、感悟及教法与自己作比较;“手到”——记录教学流程、重点、难点、板书、师生交流情况、教学“亮点”及自己触景生情碰撞出的“火花”。
  三、评课的要求
  不管什么课,听完后学校都要认真组织评课。评课时,所有听课人都要针对上课教师在上课时的具体表现详细评述,要有具体标准。评课时做到深入浅出,使讲课的教师有所收获,同时使所有参加评课的教师也有所感悟。
  (一)评价的标准?
  评价一堂课既要看教师的教,更要看学生的学。评价一堂课的好坏,关键看学生学得怎么样,得到多少,得到什么;看学生是否掌握了学习方法,学生参与状况如何;看教师是否把学生当作课堂的主体,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看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否有价值,是否有思考的空间和时间。教学还须面向每一个学生,使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学有所思、学有所长。
  (二)评价的过程
  课后评价主要包括事实评论、自我评价、发现优缺点和提供改善措施等几项。
  1.自我评价
  在评课过程中,首先让授课教师谈本节的课堂设计方案,对自己的上课表现进行自我评价。课堂听课评价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提高授课的自我意识,能够正确地对待自己,能进行自我批评。
  2.事实评价
  事实评论是评价双方重新回顾上课情景的过程。?听课教师应该将听课记录的事实、评语、建议毫无保留地呈现给评价对象。双方回忆教学情节,探讨某些教学行为的合理性,做出更加准确的剖析和评价。授课教师可以从听课教师的听课记录中得到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3.发现优缺点
  通过自我评价、事实评价?,听课教师指出了授课教师的优点和缺点。作为听课教师表达的方式要适当,言语要中肯,要言之有物,要积极地肯定评价对象的优点。
  4.提出整改措施?
  听评课活动使听评课和授课双方达到共识,授课教师认识到自己讲课中的优缺点。面对缺点和不足,双方共同分析,提出合理的纠正措施,达到双方共同提高的目的。
  (三)评课中应注意的问题
  1、要讲求策略
  评课时,要根据课堂教学特点和班级学生实际,实事求是地公开评价一节课,切忌带有个人倾向。在指出缺点时,不采取嘲讽、挖苦的态度,而应该诚恳地分析原因,提出合理的纠正措施。语气委婉,措辞到位,以虚心的态度、商量的口气与授课教师共同分析研讨,不能把自己的观点强加在别人头上。
  2、要突出重点
  这样,青年教师才能在指导下逐步提高自己。?集中主要问题进行评议和研究。评课的立意应体现在“新”字上,即:体现新的教学思想,新的教改尝试,新的教学手段,新的训练形式。只要授课教师有一点点的创新之处,也要给予充分的肯定。
  3、要有说服力
  评课观点要鲜明,语言要准确,评析要有理有据,不能似是而非,必须用准确的语言,准确的实例,准确的角度去评析。在评课时,对于老教师应多帮助他们挖掘教学上的经验,让他们多年的教学经验更加完善;对于青年教师既要充分地肯定成绩,又要多帮助他们找出教学中的差距,使他们感到不努力就有一种压力感。
  总之,素质教育环境下如何打造高效课堂,通过听评课去抓是捷径。只有经常去听课、评课,老师才能认真去备课、上课。备课、上课都搞好了,课堂教学质量也就提高了,学校的教学质量必然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