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用动态的激励语来引领学生的成长——浅谈动态的激励语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作者】 罗 君 聂永刚
【机构】 湖北省十堰市柳林中学
【正文】 在班级管理中没有什么比统一学生的思想更重要的了。只有统一了学生的思想,才能有效组织集体积极的育人因素,鼓舞每个学生的士气,推动班级工作朝气蓬勃地开展。 那么怎样来统一学生的思想呢?我认为经常性地运用动态的激励语来统一学生的思想,推进管理工作,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多年来,根据班级在不同阶段的实际情况,提炼、概括、运用动态的激励语来统一学生的思想,鼓舞学生的士气,指导学生的行为,是我班级管理的主旋律。
动态激励语是指根据班级管理实际情况的变化所制定的,用于规范学生思想行为,激发学生内在动力,引导学生达到目标的具有概括性、简明性,便于学生记诵和操作的语句。主要特征是“动态”和“阶段的规范性”。动态即变化,这是“动态激励语”与《中学生守则》和各种行为规范的本质区别,它要随着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年级发展阶段,班级管理实际不断变化。正因为这种变化性,才让学生产生陌生感、新鲜感、惊奇感,产生想要达成“动态激励语”所设定目标的动机以及要完成任务获得成就感的需要。另外,动态激励语一旦形成后,又具有《守则》的制约性、规范性、强制性,但这种制约、规范、强制是临时阶段性的。临时的阶段性促使动态激励语不断生成变化,以不断满足不断变化的班级管理实际的需要。
动态激励语的形式 :简洁明了,便于记诵的语句。重点是班主任根据班级运行发展的实际情况和集体目标、个人目标所概括的语句。
动态激励语的原则 :1、实事求是的原则。 2、阶段性原则。3、层次系统性原则。4、简明易懂的原则。
动态激励语的作用 :
1、规范作用。规范班级管理的运行,规范学生心理、情感、思想的表现,规范学生的文明礼貌,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如:“要有灵气、骨气、勇气,不要有娇气、傲气、霸气。”
2、导向作用。指示班级管理和学生前进发展的方向。
3、动力作用。动态激励语作为阶段行为规范,有阶段明确的奋斗目标,必然激发学生力争达到目标的巨大动力。
4、调节作用。动态激励语制定之后,就作为临时的思想行为规范,那么就要发挥行为规范的作用,而行为规范作为一种价值观念,必然对学生的思想行为起着调节强化作用。
5、组织作用。动态激励语作为学生的精神支柱,能够很好地发挥其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作用,从而组织好班级管理行为、学生的思想行为。 如“争分夺秒,顽强拼搏,打好中考这一仗”,这一则激励语,在中考前两周,就有导向、组织、凝聚人心,鼓舞斗志的显著作用。
动态激励语的落实:动态激励语制定出来了,若未很好地落实,等于一纸空文,不起任何作用。那么怎样落实呢?
1、解释使其成为学生生活的指南。一旦动态激励语制定出来,一定要向学生解释清楚该项激励语在某段时间内的确切内涵。也就是激励语是针对什么现象制定的,要解决什么问题,要达到什么目标,让学生明明白白,心中有数。比如“加速转化,尽快适应初中生活”这个激励语,是针对小学生刚到初中学习,不能很好适应初中学习生活而制定的。它要解决的是因初中和小学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时间的不同在学生心中引起的,想尽快适应初中生活而又无法尽快适应的矛盾问题。它要达到的目标是,学生要在心理、情感、精神,学习方法、时间观念等方面加快转型,来适应初中学习生活。
2、说服使其成为学生生活的信念。只有动态激励语作为阶段行为规范由外在的规范内化为学生生活的信念时,才能转化为学生行动的动力。唯其如此,规范的强制性才变为行动的自觉性。这转化是一次质的飞跃,需要班主任经常性的、反复性做思想教育工作。说服让学生理解动态激励语关系他们的切身利益,关系班风、学风;说服让学生明白动态激励语在他们学习生活中的重要性、必要性;说服讲清道理,辩明是非,联系实际,理由充分,真正说到学生心坎里去;说服激起学生崇高的使命感、责任感;说服让学生深切地体验到不这样做很难受;不这样做,良心上过不去;不这样做,对不起家长、同学、老师,对不起家庭、班级、学校。通过说服,由最初的“必须这样做”变成后来的“我要这样做”,达到行为的自动化、习惯化。真正把动态激励语变成行动的信念。
3、控制使其成为学生行动的准则。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决定了他们非智力因素(如情感、意志、品格等)的可塑性、易变性。如果没有必要的约束机制,很难持之以恒地做好某件事。这就要求班主任在行为规范实施过程中加以有效地控制。这里的控制包括督导、检查、落实。要随时、随地了解班级各方面的动态,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坚决杜绝与动态激励语相违背的种种不良现象的发生。严格要求学生按照动态激励语去行动。通过控制,让学生自觉地把激励语作为行为的准则。
4、总结使其成为学生成就感的源泉。 一旦某一项动态激励语完成使命之后,班主任一定要及时总结。重在表扬按要求做得好,取得好成绩的同学,让这些学生有一种获得成功的成就感。这样做,一方面激励干得好的同学满腔热情地投入执行下一项激励语,另一方面带动做得不好的同学,迎头干上,力求在下一项动态激励语中做好。如此反复,形成良性循环,保证每一项动态激励语都能发挥实际的作用。
动态激励语选录
初一:
昨晚多几分钟的准备,今天少几小时的麻烦;加速转化,尽快适应初中生活。
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看谁冲在前面;含泪播种的人一定能含笑收获;
全面发展,做合格的初中生。
初二:
抓关键,打基础,为初三作准备;一个人最大的破产是绝望,最大的资产是希望。
要具有明确的目标和远大的理想,不要像无头的苍蝇到处乱撞
初三:
调整生物钟,适应初三紧张的学习生活;
要潜心实干,不要华而不实。
动态激励语是指根据班级管理实际情况的变化所制定的,用于规范学生思想行为,激发学生内在动力,引导学生达到目标的具有概括性、简明性,便于学生记诵和操作的语句。主要特征是“动态”和“阶段的规范性”。动态即变化,这是“动态激励语”与《中学生守则》和各种行为规范的本质区别,它要随着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年级发展阶段,班级管理实际不断变化。正因为这种变化性,才让学生产生陌生感、新鲜感、惊奇感,产生想要达成“动态激励语”所设定目标的动机以及要完成任务获得成就感的需要。另外,动态激励语一旦形成后,又具有《守则》的制约性、规范性、强制性,但这种制约、规范、强制是临时阶段性的。临时的阶段性促使动态激励语不断生成变化,以不断满足不断变化的班级管理实际的需要。
动态激励语的形式 :简洁明了,便于记诵的语句。重点是班主任根据班级运行发展的实际情况和集体目标、个人目标所概括的语句。
动态激励语的原则 :1、实事求是的原则。 2、阶段性原则。3、层次系统性原则。4、简明易懂的原则。
动态激励语的作用 :
1、规范作用。规范班级管理的运行,规范学生心理、情感、思想的表现,规范学生的文明礼貌,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如:“要有灵气、骨气、勇气,不要有娇气、傲气、霸气。”
2、导向作用。指示班级管理和学生前进发展的方向。
3、动力作用。动态激励语作为阶段行为规范,有阶段明确的奋斗目标,必然激发学生力争达到目标的巨大动力。
4、调节作用。动态激励语制定之后,就作为临时的思想行为规范,那么就要发挥行为规范的作用,而行为规范作为一种价值观念,必然对学生的思想行为起着调节强化作用。
5、组织作用。动态激励语作为学生的精神支柱,能够很好地发挥其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作用,从而组织好班级管理行为、学生的思想行为。 如“争分夺秒,顽强拼搏,打好中考这一仗”,这一则激励语,在中考前两周,就有导向、组织、凝聚人心,鼓舞斗志的显著作用。
动态激励语的落实:动态激励语制定出来了,若未很好地落实,等于一纸空文,不起任何作用。那么怎样落实呢?
1、解释使其成为学生生活的指南。一旦动态激励语制定出来,一定要向学生解释清楚该项激励语在某段时间内的确切内涵。也就是激励语是针对什么现象制定的,要解决什么问题,要达到什么目标,让学生明明白白,心中有数。比如“加速转化,尽快适应初中生活”这个激励语,是针对小学生刚到初中学习,不能很好适应初中学习生活而制定的。它要解决的是因初中和小学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时间的不同在学生心中引起的,想尽快适应初中生活而又无法尽快适应的矛盾问题。它要达到的目标是,学生要在心理、情感、精神,学习方法、时间观念等方面加快转型,来适应初中学习生活。
2、说服使其成为学生生活的信念。只有动态激励语作为阶段行为规范由外在的规范内化为学生生活的信念时,才能转化为学生行动的动力。唯其如此,规范的强制性才变为行动的自觉性。这转化是一次质的飞跃,需要班主任经常性的、反复性做思想教育工作。说服让学生理解动态激励语关系他们的切身利益,关系班风、学风;说服让学生明白动态激励语在他们学习生活中的重要性、必要性;说服讲清道理,辩明是非,联系实际,理由充分,真正说到学生心坎里去;说服激起学生崇高的使命感、责任感;说服让学生深切地体验到不这样做很难受;不这样做,良心上过不去;不这样做,对不起家长、同学、老师,对不起家庭、班级、学校。通过说服,由最初的“必须这样做”变成后来的“我要这样做”,达到行为的自动化、习惯化。真正把动态激励语变成行动的信念。
3、控制使其成为学生行动的准则。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决定了他们非智力因素(如情感、意志、品格等)的可塑性、易变性。如果没有必要的约束机制,很难持之以恒地做好某件事。这就要求班主任在行为规范实施过程中加以有效地控制。这里的控制包括督导、检查、落实。要随时、随地了解班级各方面的动态,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坚决杜绝与动态激励语相违背的种种不良现象的发生。严格要求学生按照动态激励语去行动。通过控制,让学生自觉地把激励语作为行为的准则。
4、总结使其成为学生成就感的源泉。 一旦某一项动态激励语完成使命之后,班主任一定要及时总结。重在表扬按要求做得好,取得好成绩的同学,让这些学生有一种获得成功的成就感。这样做,一方面激励干得好的同学满腔热情地投入执行下一项激励语,另一方面带动做得不好的同学,迎头干上,力求在下一项动态激励语中做好。如此反复,形成良性循环,保证每一项动态激励语都能发挥实际的作用。
动态激励语选录
初一:
昨晚多几分钟的准备,今天少几小时的麻烦;加速转化,尽快适应初中生活。
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看谁冲在前面;含泪播种的人一定能含笑收获;
全面发展,做合格的初中生。
初二:
抓关键,打基础,为初三作准备;一个人最大的破产是绝望,最大的资产是希望。
要具有明确的目标和远大的理想,不要像无头的苍蝇到处乱撞
初三:
调整生物钟,适应初三紧张的学习生活;
要潜心实干,不要华而不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