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探寻语文教学活水 饮品“生本课堂”甘泉

【作者】 曹 刚

【机构】 湖北省房县实验中学



【正文】      在课程改革的今天,在“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核心理念下,在课堂教学的主阵地,我们房县实验中学引进生本教育实验,以课堂为主阵地,以“四案合一”教学案为突破口抓教研教改,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构建适合学生发展的和谐教学环境。我们有幸接触了“生本教育”,让我们有了“找到了”的兴奋感觉。找到了课堂教学改革的正确方向,找到了一种“学生好学、乐学,老师乐教,善教”的有效教学理论和实践方法。这为课堂教学注入一股股源头活水,让学生始终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去学习,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让学生的心灵,从课堂里放飞。借此,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点教学体会。
  徜徉《苏州园林》
  苏教版八年级上第五单元《苏州园林》。是优秀语言艺术家叶圣陶老先生的经典之作。一直被收藏于各种物质的初中,以前我们上《苏州园林》时,老师细细地对每一段进行解读,10个自然段大致要用三节课。老师们把《苏州园林》这篇文件从头到脚,从外到里,从内容到语言多层面、多角度分析挖掘,从说明对象、说明语言、说明方法及说明顺序几方面剖析、讲解,老师们课前认真钻研教材,课堂面面俱到,课后仔细批阅,学生们在老师的谆谆教诲下,洗耳恭听,做好笔记,完成作业。说实话,老师们讲得累,同学们学得苦。
  前不久,我在教读《苏州园林》时,我思考了一个问题:怎样教这一节课?我的初衷就是老师少讲一点,同学们多动一些,于是我做了如下准备工作:先让同学们预习了一节课,通读全文。知晓全文写了什么?每一段的中心句是什么?让大家从总体上把握这篇文章。第二节课我作为老师引导大家学习课文等五段,学习中我尝试着从阅读文段的角度,出示了四个尝试题,由点到面,从易到难,由浅入深让同学们品读解答。全班同学在我的循循善诱围满完成了。(这四个尝试题 1、中心句  2、关键句的理解3、说明方法的运用  4、说明语言准确性的品析),然后我引导大家进行小结。总结完毕,我将这几个尝试题的形式呈现给同学们,进行分组、分任务,请同学当小老师,依此为例,照葫芦画瓢,解读文本。10分钟的时间刚到,有的组好似已经胜券在握,跃跃欲试,只待老师一声令下,荣登讲台,交流心得,果然我宣布开始,各小组竞相待发,激情高涨,上台同学好似优秀的讲者口若悬河,振振有词,时而发问,时而作答,时而通读,时而评价,有条有理,气氛活跃。20分钟后,帷幕落下,上台的同学赢来了阵阵掌声,老师接下来进行课堂小结,我激动地说道:“亲爱的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师生同台,课堂气氛很热烈,同学们积极性很高,你们很棒!”一节课结束了,同学们的热情高涨我喜悦万分。回到办公室我对同事们说,以后的语文课我还要坚持这样。还原课堂,聚集课堂,生本课堂,这是我们当老师回归本体,放手学生,课堂高效的前提、出发点,是传递教学正能量的体现。
  寻找作文真宝
  传统作文教学就是老师布置一个题目,然后作一些写作前的指导教学,比如审题、立意、选材、布局、谋篇,而后老师强调关键几点,作一些要求,再之后一声令下写作开始,一小时之后完成收缴。老师宣布习作课结束。
  而如今的作文教学却发生了许多变化。这是前不久我参加的一次学校作文课评点,我是评委一员,主讲的是一位刚入校的新教师,她讲的是《到生活中寻宝》,这位老师教学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材料收集,视频图片剪辑,课件制作。上课开始了,只见老师打开了多媒体、屏幕上几组画面映入学生眼帘,评委老师眼前一亮,这不是我们学校运动会的图片吗?还有学生日常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的写真吗?之后老师出示作文题目:最(     )的瞬间,让同学们说一说难忘的、激励的、美好的、精彩的、感动的、幸福的、紧张的,不悔的,接下来老师用示例引路:我补充的题目是( 最精彩的瞬间 )我要讲的是……老师接着宣布五分钟小组间讨论交流,之后学生们各显神通,你方唱罢我登场,抢着说,想着答,课堂气氛好不热闹,十五分钟的交流展示,使得学生们思绪纷繁,言无尽意无穷,听课教师也大为感动,为学生们的精彩表现所折服,试想没有视听享受,没有学生参与,没有主动探究,没有教师引导,我们的作文课会是怎样的无趣,也正因如此,许多学生怕上作文课,怕写作文,听完之余我们的授课老师及时准确总结:细心观察,亲身体验,深入思考,勤于积累,我们一定会获得生活的宝藏。学生说真话,抒真情,老师作总结、善引导,一节作文课生动有趣,高效本真。
  上演“汉字书写”大赛
  以前识字写字语文老师总是先把字规规正正的写在黑板上,再让同学们注上音,老师教读,学生认读,之后抄写,再之后默写或听写。
  如今,我在识字写字教学中尝试着做了一些更改,通读课文中的文段或篇章时,先让学生们在书中寻找,作记,标注,然后请几位同学,任务分解到人,自己查字典,上台标注音,写汉字,作注释,之后其他同学检查评价、无误后,全班同学齐读,摘录、完成笔记。有时讲解某个文段时遇到陌生或不熟悉的字词时,(先前老师把那个字词挑出来),让基础差的去查寻,写在黑板上,这样即节约时间,又注意了分层,还兼固了补差,这样做同学们也饶有兴趣,好像汉字大赛一样,上讲台演板次数多了,学生们的自信心增强,胆也大了,说和写也得到了锻炼。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一亩方塘,水之所以能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源源不断的注入,而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要想充满生机活力,不也正需要这一股股源源不断的“源头活水”吗?如何把这“源头活水”注入课堂教学中,浸润学生的心田,使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生机活力呢?“生本课堂”这一新课程理念必将激发语文课堂教学的活水,如汩汩甘泉源源不断。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 “生本”活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