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浅析物理教学中的课堂提问

【作者】 左热古力·艾山

【机构】 新疆库尔勒市铁克其乡中心学校

【摘要】新课程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注重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素质教育对教师的提问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恰如其分的课堂提问能使学生集中精力、积极思维,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物理教师的提问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初中物理;课堂提问;有效;表达
【正文】
  课堂提问是教师授课中一种常用的教学手段,是优化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教师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恰如其分的提问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而且还可以开启学生心灵,诱发学生思考,与学生作情感的双向交流。 
  一、课堂提问在物理教学中具有及其重要的作用
  (一)提问能激励和诱发学生的思维
  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会引起学生的悬疑,激发他们的认知冲突,使其思维处于高度自觉和主动的地位,从而把他们的注意力吸引到所要研究的问题上来。
  (二)提问是最好的反馈方式
  通过提问所接收到的语言反馈信息,比其它形式的反馈信息更具有准确性、具体性、即时性和简洁性。它可以使教师当堂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从而及时地调控教学程序,改变教学策略。
  (三)提问可以提高学生听课的注意力
  如果注意力集中,大脑中只有一个学习兴奋中心,听课效果就比较理想。学生在答问时精力集中,而在听讲时精力散漫。
  (四)提问可以让学生发现不足
  对于一些重要物理概念,一般水平的学生往往以为自己能复述就算懂了,其实不然,物理概念是反映物理现象和过程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针对概念提出一些题意明确清楚的实际问题,诱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克服盲目的自满情绪,这样对提高学习效率、突破教学难点很有用。
  (五)提问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能力
  提问学生和由学生发问,可以通过对话培养学生善于提出问题的良好习惯。通过提问,教师可直接表达关心学生的思想情感。让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和发现的喜悦,有利于师生之间的相互沟通和信息交流。通过提问,能够发现作业、考试中的抄袭现象,以便在教学中及时解决。
  (六)创设问题情境,可以优化课堂教学过程
  课堂上,教师若能根据具体的情况形成各种不同的问题情境,就能达到优化课堂教学过程的目的。“设疑式”能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和独立思考;“刨根式”能帮助学生揭示物理现象的本质,促使学生的认识深化;“辐射式”能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去分析解决问题,有利于发散思维的培养……
  二、课堂提问中存在的一些误区
  1、整堂课只管自己讲,不提一个问题,“满堂灌”;
  2、什么都要问,低级的、重复的、漫无边际的、模模糊糊的问题;
  3、所提问题与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相距甚远,偏离了主题;
  4、只提好学生,不提差生;专提一小部分学生,冷落了大多数学生;
  5、所提问题不能起到启发和激励学生思维的目的;
  6、提问没有层次性,难易问题无阶梯;
  7、提问时语言表达不清楚,有时不知所云,学生无法回答;
  8、提问时不结合学生实际,盲目攀高,使学生丧失信心;
  9、对学生的回答不置可否,对学生的提问不理不睬;
  10、提问随意,东拉西扯,越扯越远。
  三、课堂教学中提问的一些常用方法
  初中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和求知欲都较强,在课堂上喜欢表现自己,但自我控制能力较差,注意力容易分散。如何针对初中学生的这些特点,设计处理好课堂提问,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一)结合学生的实际,层层深入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例如在讲解串联电路的特点时,可以设计如下问题:舞台上灯光的明暗是通过控制什么来实现的?改变电流大小有哪些方法?改变电阻有哪些方法?我们学过的什么仪器可调节电流的大小?滑动变阻器如何连接在电路中?进而提出滑动变阻器串联到电路中后,各部分电路中的电压、电流如何?自然导入了新课。
  (二)联系实际列举式提问
  在单元或综合复习时,由学生联系所学的物理知识,列举日常生活中的实例,来说明物理现象或原理。例如:“举例说明分子是运动的”,“举例说明应用杠杆原理的工具”。这一类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努力搜寻记忆中的生活知识,在相互启发下,可举出更多的例子。
  (三)把一个较大的问题分过割成几个板块的“分割式”提问
  “分割式”提问是指把整体性较强的内容分割成几个并列的或递进的小问题来提问的方法。作为一个问题提出来,范围太大,学生不容易回答完整,教师可以化整为零,各个击破的分割式提问,把一个个小问题解决了,整个问题自然也就解决了。
  (四)物理知识应用性提问
  学生如果在教师的启发下,运用学过的物理知识成功地解释或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和问题,他们不但会感到一种学以致用获得成功的喜悦,而且还能激发积极思考,培养运用所学的知识动手动脑解决实际问题的好习惯。如果有条件,针对课堂提出的问题,安排学生课后进行一些小实验、小修理、小制作,对加深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更有帮助。
  (五)因材施教、注意学生个体差异的提问
  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会提到很多的问题,有的问题简单,有的问题有一定的难度,有的问题难度较大。因此,我们就要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六)引起争论,激发思考的提问
  容易引起争论的,往往是生活中碰到的现实与物理原理表面上相“矛盾”,或者平时形成的概念与严格定义的物理概念不一致的问题,设计一些问题,引起学生的争论,对澄清学生的错误认识大有好处。
  总之,教师的课堂提问是一门学问,又是一门艺术,没有固定的模式,我们在课堂提问时要针对学生的特点,尽量结合生活实际,设计能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的问题,同时,在设计提问时要注意经常变换手法,切忌僵化,采用一个固定的模式,即使是同一个内容,在不同的场合下进行提问,也要注意转换角度,让学生有一种新鲜感。要能使学生看到老师是如何提出问题的,这对学生学会自己提出问题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我们在物理教学中只要能不断实践,不断摸索,充分发挥提问的教学功能,就会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