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合理分层 有的放矢 ——谈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的实施

【作者】 玛依努尔·依曼太依

【机构】 新疆伊犁州昭苏县乌尊布拉克乡学校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完善和深入,小学数学教学中广泛采用了分层教学方式。分层教学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实际需求,使全体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数学知识和内容。分层教学立足于学生发展潜能和个性差异,增加了教学活动的针对性、选择性和拓展性。本文就此探讨了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的实施过程,并论述了合理分层的重要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分层教学;实施;教学目标
【正文】
  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兴趣爱好和智力水平均存在差异性。小学数学教学应当重视每个差异个体,设计出适当的教学过程满足不同学生发展需要。优等生要“吃得好”、学困生要“吃得了”。分层教学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分为多个层次,课堂教学方法、课后作业、教学评价方面都存在差异性。它是“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分层教学实施过程中,共分为五个部分,即学生分层、教学目标分层、教学过程分层、课后作业分层与反馈评价分层。
  1.学生分层
  小学数学分层教学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班级分层,把优等生划为快班,中等生划为中班,学困生划为慢班,分开进行教学。第二种是班内分层,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知识基础和学习态度,把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分别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为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班级学生分层情况不能公开宣布。在学生分层完毕后,教师要做好思想工作,分级培养各层次的学生。
  2.教学目标分层
  在学生分层完毕之后,便开展教学目标分层。教学目标分层需根据数学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制定。教学目标包括学生现在的发展水平、教材需达到的学习水平与学生潜在水平。当学生设定好自身学习目标后,就会朝着学习目标而发展,学习成绩会有所上升。故此,引导各层次学生确定好学习目标,让学生产生期望值较为必要。教师认真钻研好教学教材和大纲之后,了解本节课关键点、难点和重点,认清本节课目标中的认知、理解、应用领域目标,再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分层制定好教学目标。A层学生要牢记学习的内容,通晓课本立体习题,而且会做相关的思考题;B层学生要理解所学内容,了解课本习题和例题,不仅会讲算理,还能做变式题;C层学生要求学会课本基础知识,能够解答单一性、基本性、模仿性习题。同时,不同层次教学目标也可转化。B、C层学生取得该层次教学目标,需努力朝A层教学目标发展。
  3. 教学过程分层
  3.1分层设问
  教学过程分层中,教师的设问目的与对象都要清晰明确。设问的方式有很多种,比如一问多式法,通过逐步递进和层层衔接,让前后问题成为铺垫延伸。C层次学生解决基础性问题,B层次学生解决变式性问题,而A层次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一些发散性和综合性问题。呈现问题和布置作业程度相反,先呈现A层次问题,再根据学生理解能力呈现B层次问题。教师在课堂巡视时,对C层次学生的解题情况进行指导,并布置C层次问题。
  3.2分层施教
  课堂教学时,教师不仅要重视优等生的学习情况,而且要对学困生的学习进行指导。这是分层教学的要点。各层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途径、方法和速度不一致,A组学生可能会提前完成并进行等待,而C组学生可能无从下手。教师要指导A层次学生自学,而对B、C层次学生加强引导。比如“求倒数”教学时,A层学生可直接自学,并解答一些出示的例题;B层学生可先解答一些简单的倒数思考题,并进行探讨;教师可对C层学生出示倒数求法,要求学生尝试计算。
  3.3分层练习
  分层教学中,常见的练习方法是剥离式练习和递进式练习。剥离式练习是对各个层次学生制定不一样的解题要求。递进式练习是同内容、难度和层次不同的数学练习题。设计练习有基本题、拓展题和提高题三类。A层学生解答所有的设计练习,B层学生解答基本题和提高题,C层学生只解答基本题。
  4.课后作业分层
  课后作业不但能够衡量和检查学生上课效果,而且是学生查漏补缺和巩固所学知识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分层练习和检测,便于教师掌握好学生学习情况和进行个别辅导工作,促进教学质量提高。分层施教的重要环节是分层设计作业。大体而言,可设计成A、B、C三层次作业,C层作业指的是单向性、基本性、模仿性的习题,起到的作用是加速学生知识内化。该层习题要求全体学生做到,教师可以此了解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B层作业是综合性、灵活性的变式题,能够让学生把所学知识变为实际技能,同化处理知识。这类题由A、B层学生完成;C层作业是创造性和指导性很强的习题,也是优化和强化学生知识的过程,只由A层学生完成。
  5.反馈评价分层
  分层教学必须要进行反馈评价。及时性的反馈评价,不仅便于教师了解学生个体差异和需求,还能依此调整好教学内容、方法和目标。分层教学是学生活动过程,应当重视学生对学习方法的掌握程度,并了解学生学习情感和情绪的体验过程。反馈评价分层有教师评价、小组评价、自我评价三部分。评价过程中要全面考察学生,采用等级分、进步分和总分结合形式进行考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提问、作业和练习情况作出鼓励性、有效性评价。分层评价依据是分层测试成绩,纵向比较学生分层此时成绩,并考究各层次学生本层次递进和达标程度。教师要表扬达标学生,鼓励低层次学生继续努力。C层学生学习速度缓慢,成绩不理想,教师应当重视学习辅导和心理辅导方面的工作,让学生分层测试后依旧保持良好学习心态。在不同的阶段教学中,教师要进行自我调节和反馈。特别是分层施教环节需调整好教学设计,并积极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让课堂教学效率有所提高。
  结束语:
  小学数学分层教学摆脱了传统课堂教学,每位学生都能受到教师关注,发挥出自身的主体作用。分层教学满足了学生个体需求,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严格把控好分层教学中的学生分层、教学目标分层、教学过程分层、课后作业分层与反馈评价分层。分层教学模式让师生关系更为融洽,各层学生明确自身优势和缺点后,会全面掌握数学知识,逐步提高数学学习水平。
  参考文献:
  [1]张民霞.浅谈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的实施策略[J].学周刊B版,2012,(12).
  [2]杨通明.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的实施措施[J].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2011,(8).
  [3]班兴艳.浅谈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的实施策略[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