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多媒体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作者】 侯婷婷
【机构】 山东省滕州市第二中学
【正文】 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改变了我们传统的思维和学习方式。现代教学模式非常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中运用现代多媒体教学,使多媒体技术走进课堂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在美术教学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可以说,多媒体的运用对完成高中美术教学目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作为一名高中美术教师,笔者一直致力于在美术课堂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实践和探索,现粗浅地谈几点自己的体会:
一、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传统教学模式以老师大量的讲解作为教学的主要方式,占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时间,制约学生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多媒体教学集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学手段、信息技术、网络知识于一体,它的应用改变美术教学环境和教学方法,对教学的内容、教学的手段和教学的质量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它促进了课程资源的整合和优化。
多媒体辅助教学使知识打破空间、时间的限制,教学内容变得具体、直观,弥补了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当学生对学习的对象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好奇,认识到学习任务的意义时,他会积极主动地进入学习活动。多媒体信息,特别是动画、影像、声音使教材更为生动形象,使凝固在教材中的静态美升华为动态美,将教材中蕴含的意境美、音乐美、艺术美、充分表现出来,同时刺激学生的生理感观,激发学生的各种积极心理因素,调动审美主体的心理功能活动,从而产生强烈的美感效应,因而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使学生爱学、乐学。如:在《建筑艺术欣赏》一课,欣赏各地古今建筑并了解其特点是必要的一环,但书上图片不多,又没有与教材配套的挂图,欣赏实景更是不可能,这时候多媒体就是最好的辅助工具。我将各处搜来的图片扫描进电脑,并精心分类。上课时,学生在优美的音乐的伴随下,一边欣赏,一边赞叹,很快产生了愉悦的学习氛围。然后,我点出用电脑制作的对比图,清楚的展示了生动别致的江南建筑美,大气古朴的北方建筑美,增强了学生的审美意识。再在个别的细节上,比如故宫汉白玉的石阶上的浮雕、天井上的图案等进行放大和特写,学生再也不是坐着听和看了,他们忍不住站起来想看得更清楚,迫不及待地举手想要跟老师问清楚,小声地和同学讨论起来。这种学习是高效的、自主的。
二、利用多媒体制作课件
在计算机高度普及的今天,新型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应运而生。多媒体的运用将感性的认识理念以轻松灵活的教学方法组织起来给人们带来了新的观念、新的思维,以及新的发展思想。例如,将电脑多媒体应用于教学,美术欣赏课的效果大为改进。教师在多媒体电脑中把做好的课件打开,授课中欣赏经典著作时,轻点鼠标,作者及其代表作以及其生平介绍就会出现在学生眼前。如欣赏雕塑作品《青铜时代》,就可以了解法国印象派雕塑家罗丹的生平、作品评论和其他作品,如《地狱之门》等。还可以利用网络链接到美术网站浏览,让学生身在课堂,却能打破时间、空间、地域的界限,驰骋中外、跨越古今,在美术长廊中漫步,在艺术海洋里遨游。当然,课件的设计要灵活,要适应教学过程中千变万化的现实课堂教学,尽量避免如固定程序、定型情节、封闭等一些课件教学的局限性,体现人的主体性、教学资源可重组性、开放性等原则,使课堂多元化,更科学,更灵活,更人性化。
三、运用多媒体,改进欣赏教学
美术欣赏属于视觉艺术。在美术欣赏教学中,特别在欣赏各类美术作品时,要求作品的图像质量高,作品数量大。而现有的美术欣赏教材中所展示的作品有限,并存在画幅小的缺点,加之美术欣赏课的课时少,而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已不满足于教材上的介绍,他们需要更多的信息、更多的交流和更多的艺术体验。要解决好这些教学中的矛盾,如果仍用传统的教学手段是很难实现的。欣赏美术作品的感知过程依赖视觉形式进行,多媒体的表现效果在一定程度上与艺术有相通之处,在视觉形式上其点、形、色、线信息强度和画面吸引力比课本图片要强许多倍。而且能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和艺术氛围,例如,在毕加索的立体主义作品《格尔尼卡》的欣赏中,如果只有老师枯燥、单一的讲解,学生很难真正认识和理解作品的真正作用和美感,而充分地运用多媒体展示画面,高质量的美术作品图像,简洁明了的文字说明,引人如胜的音乐和身临其境的影像等信息瞬间展现在学生面前,大大节省了使用传统手段所需用的时间,给教师和学生留出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来欣赏、感受、讨论、分析作品的美。这样能激发学生认知的浓厚兴趣。使学生进入到美术作品所要表达的意境。使视、听感官相互配合,达到一种通感的审美效果,从而领略该作品的艺术内涵。
四、实现快速信息处理,提高美术教学信息容量和质量
美术教学的特殊性在于不仅要传授美术知识,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审美能力,而且要将正确的技法和技巧传授给学生,从而提高学生的作画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听教师讲解技法要领,还要认真观察教师的示范动作,建立视觉表象。多媒体具有将文字、图像、声音、视频动画等信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强大功能,不仅拓宽了信息传递的渠道,还增大了美术课堂的信息容量。在美术教学中,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限度的提高教学效率,实现化枯燥为趣味、变静止为律动,最大限度地提高美术教学信息容量和质量,使我们的美术教学真正做到短时高效、丰富多彩。
总之,进入网络信息时代的今天,教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多媒体技术则是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我们美术教师来讲,只有不断的学习和掌握多媒体电脑技术,以及其他教学手段的使用,精心设计课件,创设逼真的教学情景,把传统的教学形式和计算机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使美术课变的更加丰富多彩。
一、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传统教学模式以老师大量的讲解作为教学的主要方式,占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时间,制约学生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多媒体教学集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学手段、信息技术、网络知识于一体,它的应用改变美术教学环境和教学方法,对教学的内容、教学的手段和教学的质量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它促进了课程资源的整合和优化。
多媒体辅助教学使知识打破空间、时间的限制,教学内容变得具体、直观,弥补了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当学生对学习的对象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好奇,认识到学习任务的意义时,他会积极主动地进入学习活动。多媒体信息,特别是动画、影像、声音使教材更为生动形象,使凝固在教材中的静态美升华为动态美,将教材中蕴含的意境美、音乐美、艺术美、充分表现出来,同时刺激学生的生理感观,激发学生的各种积极心理因素,调动审美主体的心理功能活动,从而产生强烈的美感效应,因而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使学生爱学、乐学。如:在《建筑艺术欣赏》一课,欣赏各地古今建筑并了解其特点是必要的一环,但书上图片不多,又没有与教材配套的挂图,欣赏实景更是不可能,这时候多媒体就是最好的辅助工具。我将各处搜来的图片扫描进电脑,并精心分类。上课时,学生在优美的音乐的伴随下,一边欣赏,一边赞叹,很快产生了愉悦的学习氛围。然后,我点出用电脑制作的对比图,清楚的展示了生动别致的江南建筑美,大气古朴的北方建筑美,增强了学生的审美意识。再在个别的细节上,比如故宫汉白玉的石阶上的浮雕、天井上的图案等进行放大和特写,学生再也不是坐着听和看了,他们忍不住站起来想看得更清楚,迫不及待地举手想要跟老师问清楚,小声地和同学讨论起来。这种学习是高效的、自主的。
二、利用多媒体制作课件
在计算机高度普及的今天,新型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应运而生。多媒体的运用将感性的认识理念以轻松灵活的教学方法组织起来给人们带来了新的观念、新的思维,以及新的发展思想。例如,将电脑多媒体应用于教学,美术欣赏课的效果大为改进。教师在多媒体电脑中把做好的课件打开,授课中欣赏经典著作时,轻点鼠标,作者及其代表作以及其生平介绍就会出现在学生眼前。如欣赏雕塑作品《青铜时代》,就可以了解法国印象派雕塑家罗丹的生平、作品评论和其他作品,如《地狱之门》等。还可以利用网络链接到美术网站浏览,让学生身在课堂,却能打破时间、空间、地域的界限,驰骋中外、跨越古今,在美术长廊中漫步,在艺术海洋里遨游。当然,课件的设计要灵活,要适应教学过程中千变万化的现实课堂教学,尽量避免如固定程序、定型情节、封闭等一些课件教学的局限性,体现人的主体性、教学资源可重组性、开放性等原则,使课堂多元化,更科学,更灵活,更人性化。
三、运用多媒体,改进欣赏教学
美术欣赏属于视觉艺术。在美术欣赏教学中,特别在欣赏各类美术作品时,要求作品的图像质量高,作品数量大。而现有的美术欣赏教材中所展示的作品有限,并存在画幅小的缺点,加之美术欣赏课的课时少,而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已不满足于教材上的介绍,他们需要更多的信息、更多的交流和更多的艺术体验。要解决好这些教学中的矛盾,如果仍用传统的教学手段是很难实现的。欣赏美术作品的感知过程依赖视觉形式进行,多媒体的表现效果在一定程度上与艺术有相通之处,在视觉形式上其点、形、色、线信息强度和画面吸引力比课本图片要强许多倍。而且能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和艺术氛围,例如,在毕加索的立体主义作品《格尔尼卡》的欣赏中,如果只有老师枯燥、单一的讲解,学生很难真正认识和理解作品的真正作用和美感,而充分地运用多媒体展示画面,高质量的美术作品图像,简洁明了的文字说明,引人如胜的音乐和身临其境的影像等信息瞬间展现在学生面前,大大节省了使用传统手段所需用的时间,给教师和学生留出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来欣赏、感受、讨论、分析作品的美。这样能激发学生认知的浓厚兴趣。使学生进入到美术作品所要表达的意境。使视、听感官相互配合,达到一种通感的审美效果,从而领略该作品的艺术内涵。
四、实现快速信息处理,提高美术教学信息容量和质量
美术教学的特殊性在于不仅要传授美术知识,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审美能力,而且要将正确的技法和技巧传授给学生,从而提高学生的作画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听教师讲解技法要领,还要认真观察教师的示范动作,建立视觉表象。多媒体具有将文字、图像、声音、视频动画等信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强大功能,不仅拓宽了信息传递的渠道,还增大了美术课堂的信息容量。在美术教学中,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限度的提高教学效率,实现化枯燥为趣味、变静止为律动,最大限度地提高美术教学信息容量和质量,使我们的美术教学真正做到短时高效、丰富多彩。
总之,进入网络信息时代的今天,教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多媒体技术则是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我们美术教师来讲,只有不断的学习和掌握多媒体电脑技术,以及其他教学手段的使用,精心设计课件,创设逼真的教学情景,把传统的教学形式和计算机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使美术课变的更加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