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谈竹竿舞在体育教学中的发展
【作者】 蒙兴荣
【机构】 贵州省都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摘要】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各具特色,是各民族在长期社会实践中积累下来的宝贵民族文化遗产。我校位于黔南少数民族地区,民族体育丰富,因而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作为学校而言,应是继承和发扬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场所,更应多方面地挖掘、整理、提炼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掌握其精华,与现代体育相结合,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得以继承和发展。【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 学校体育 竹竿舞
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种类丰富多样,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如摔跤、打陀螺、角力、拔河、秋千、跳板、踢毽子、跳竹竿舞等。这些各具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既体现了勇武精神,又推崇心灵手巧,这正适合新一代学生的发展要求。民族传统体育进入学校体育课堂,能使学生重视和了解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相关知识,对于弘扬民族体育文化,继承和发扬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有益于促进学校体育教学发展的。在学校弘扬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大力开展和普及其项目,可以强健师生的身心,极大的丰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知识,促进人文与科学教育的融合。因此,作为我们黔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如果将这些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引入,会进一步丰富学校体育内容,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
依据以上思路,在体育课上,我在学校开展了竹竿舞教学活动。除在每个班级教学外,还在全校组织了64人的校队竹竿舞表演队。众所周知,竹竿舞一般分山间偶遇、搭桥过河、相恋、抬新娘回家四个环节,各个环节都流露出苗族青年男女真挚的情感与饱含着许多原生态的审美元素,古朴自然。在竹竿舞教学中,首先让学生认识和了解竹竿舞,再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推陈出新,进行实地竹竿舞教学:
训练方法,分为基础教学和能力教学两部分。
一、基础教学
将两根大竹竿平摆在地上,两根大竹竿外面,学生两人一对,面对面持小竹竿,沿着大竹竿来回滑动碰击,其他学生在两竿滑动相撞的空隙中跳动,舞蹈动作模仿兔、豹、山羊等动物形态起跳,活泼欢快,兴趣盎然。在教学中,分以下步骤进行训练:
1、敲竹竿节奏与脚跳吻合(发展学生的协调性、灵敏性、力量性、节奏性):
2、原地拍节奏练习(开开合合)
3、原地徒手敲竹竿节奏练习(开开合合)
4、跳竹竿脚法练习(点点缩缩)
5、分组提高练习(两竹竿四人一组)(开合开合开开合)(点缩点缩跳跳跳)
6、各组自创自编动作练习,展示自编的跳法体验运动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喜悦。
二、能力教学(跳竹竿队形教学)
组方块队与一字长蛇阵:将64名学生组成8个方队,每方队8人,四人持竿,四人跳舞,然后,又进行队形变换。他们手持长竹杆,待鼓手按节凑敲出鼓点后,方队开始变形跑动为一字长蛇阵,再随着节凑的变化,两两交叉,互敲竹杆,急急密密 ,音仰顿错,珠联璧合,伴随与之相适应的呐喊声,气势磅博,声声震天,他们时而模仿打猎,时而效仿耕作,尽显民族劳作之特色。(该舞蹈已作为我校保留节目)
学校是体育的摇篮,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内容引入学校体育教育中,这能使原始的民族传统体育逐渐走向规范化,科学化,提高其广泛传播的可能性。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与文化艺术融为一体,把民族传统体育引入学校体育是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推广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培养学生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的需要。在学校体育课外活动中引入民族传统体育,通过开展与学生身体素质、心理感受、民族情感相吻合的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感悟到同一种源源流传的思想、意识、精神,潜意识中的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不断得到加强,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从而得以传承,同时也对推广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起到积极的作用。
通过竹竿舞教学,不仅极大地丰富了我校学生的体育文化生活,也增进了学生们的凝聚力,他们从中找到了快乐,找到了团结与合作。由此也可以看出,它不仅弘扬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从不同侧面展现了学生的运动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和培养学生对中华少数民族文化的情感,对家乡的热爱。
民族传统体育进入学校体育课堂,也是丰富体育教学内容,优化教学结构的需要。由于从深厚的民族文化土壤里培养出来的传统价值观念和心理积淀,还会深深地影响着人们体育意识的重建和体育生活化的进程,因此随着教学观念的更新,体育的社会功能的拓宽,开展民族传统体育,加强互助合作意识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结束语
通过上述探究可得出:拓展我们的教学思路,会使学校的体育发展之路越走越宽。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华文明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我们的前辈们在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氛围中创造、选择、发明和发展起来的民族传统体育,历尽沧桑,经久不衰,推动了我国数千年体育文化的发展。尽管时代发生了变化,但蕴藏在其深层的民族文化精神,仍然影响着人们今天的思想和观念,其体育方式仍为各民族人民采用,积极地在学校教育中有机,适时地开展民族体育教学,既可以丰富学校体育教学,又提高学校体育教育的质量,更加可以为中华民族体育走向世界,促进体育文化的大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