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用成分分析法辨析病句
【作者】 陈佳佳
【机构】 贵州省六盘水市第一实验中学
【摘要】病句辨析是历年高考的必考题型,句子成分分析法可以辨析句子是否完整,分析句子的语序搭配是否恰当,因而是解决病句辨析问题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关键词】句子结构;句子成分;病句;辨析
病句辨析是高考的必考题型之一。《考试大纲》对病句的类型考查也有具体的要求。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和赘余、结构混乱、语言歧义和不合逻辑是考查的重点。用句子成分分析法是解决病句辨析问题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借助句子成分分析法辨析病句,首先要掌握句子成分分析法。分析句子成分,一般可先抓“主干”,即找出主、谓、宾;后理“枝叶”,即找出定、状、补。除了倒装句子以外,按照句子成分在句中的地位和作用,大体可以得出这样一个句子结构的基本模式,即:状语、定语+主语+状语+谓语+定语+宾语(或谓语+补语)。
例如:
(1)我们生活[在一个开辟人类新历史的光辉时代]。
(2)〈在这样的时代〉,人们〈对许许多多的自然景物〉〈都〉产生了(新)的联想,(新)的感情。
(3)高粱〈又〉熟得[火红一片]。
(4)我〈不禁高兴〉地〈称赞〉道:“好,好恰当的比喻。”
(5)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
(6)我们?应该〈充分〉地认识到,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
这里,说明三点:
(1)句子或词组(包括介词结构)作了句子中的一个成分,不必再加以分析。如例(1)中“在……时代”作了“生活”的补语;例(4)中“好,好恰当的比喻”作了“道”的宾语;例(5)中“在……上”、“代表……大多数”、“向着……冲锋陷阵”、“最正确……最热忱”均作“英雄”的定语;例(6)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作为“认识到”的宾语。
(2)按照《暂拟语法系统》,例(5)判断词“是”与“英雄”为合成谓语。“在……民族”在“英雄”前,仍作定语,不能作状语,这与句子成分的位置似乎不一致,但“英雄”是名词,修辞和限制名词的只能是定语。现在按照《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英雄”作判断动词“是”的判断宾语,“在……民族”作了“英雄”的定语,那就与成分的位置一致了。
(3)例(2)中,“在这样的时代”这一介词结构,虽在主语前面,但它不是修饰、限制主语“人们”的,而是修饰、限制谓语“产生”的,说明(人们)“在什么时间”产生(这种新的联想,新的感情)的。在主语前面,当然也在谓语的前面,这也符合上述各种成分在句中的位置。
为了帮助记忆,有人作了一段顺口溜,可作参考:
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
基本成分主谓宾,连带成分定状补;
定语必居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
定“的”状“地”“得”后补,结构助词莫记错;
六者关系辨分明,分析正误心有数。
每一个完整的句子都离不开主语和谓语或主、谓、宾(有的动词可带宾语,有的动词可不带宾语)。我们知道主语是由名词(或相当于名词的短语、句子)或代词来担任,谓语是由动词(或相当于动词的短主语、句子)或形容词来担任,宾语也是名词(或相当于名词性的短语、句子)或代词来担任。定语一般修饰限制名词或代词,位置在名词代词性的主语或宾语前。状语一般修饰限制动词,位置在谓语前。补语是补充说明形容词或动词谓语的,位置在谓语后。要注意:“的”字前词语一般是定语,“地”字前词语一般是状语,“得”字后的词语一般是补语。
所以用句子成分分析法可以辨析句子是否完整,从而判断句子是否是病句。
例1 “老陈严肃而诚恳地说:‘说实话,那些越是年轻的时候有一腔热血,到岁数大了,就越是不愿承认自己老了。’”在分析这个句子时,第一步,我们要找句子的谓语(充当谓语的动词形容词在句子中的数量是有限的)。也就是说找动词形容词。动词形容词有:严肃、诚恳、有、大、承认。第二步,我们看是“谁”支配这些动词形容词。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些词在句子中的作用,“严肃而诚恳”在“地”前修饰限制“说”,做“说”的状语,“老陈”在支配它。“有”没有谁支配,“大”是“岁数”在支配,“承认”没有谁来支配。从这个句子中找不到合适的名词或代词来支配这些词。如果我们在“那些越是年轻的时候有一腔热血”后加“的人”,就有支配这些词语的对象了。很明显,这个句子缺少主语。
例2 “法律专家的看法是,消费者当众砸毁商品只是为了羞辱或者宣泄自己的不满。”第一步,找谓语动词“羞辱”和“宣泄”。第二步找主语,“谁”支配这些动词,主语是名词“消费者”,它支配这些动词。第三步,看动词谓语怎么样,“宣泄”的应是自己的不满。“羞辱”什么,句中找不到。从句中的意思可以看出“羞辱”的应是“厂家”,这样看来这个句子缺少的是宾语。
通过句子成分分析法,我们还可以分析出语序不当、搭配不当的句子。
例3“在很多食品中苏丹红一号的发现,具有很强的致癌性。”第一步找到谓语“具有”,宾语“致癌性”。第二步看主语,主语位置上是“发现”,“发现”具有“致癌性”,显然是主宾搭配不当,应是“苏丹红一号”具有“致癌性”。
例4“应该发挥广大青年的充分的作用。”第一步,找到谓语“发挥”,宾语是“作用”。主干没有什么问题。第二步,看修饰成分,“广大青年的充分的作用”,有的动词(或形容词)不直接修饰限制动词,有的动词(或形容词)可直接修饰限制动词,如,“充分地”可直接修饰限制“发挥”。这个句子既可看作定语不当,也可看作状语位置不当,应改为“应该充分发挥广大青年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