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如何构建和谐课堂

【作者】 邢爱华

【机构】 山东省利津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摘要】“亲其师,信其道”,师生关系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和谐课堂的构建恰恰体现了师生之间民主平等的关系。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用教师的亲和力,采取丰富多彩的课堂形式,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构建充满智慧的和谐课堂,使学生精神愉快,思维活跃,学习兴趣浓厚,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和谐课堂;民主;平等;师生关系
【正文】

  如何构建和谐课堂在当今现在课堂教学中,始终使课堂处于“民主、平等、宽松、和谐、愉快”的教学气氛,能够使学生产生自觉参与的欲望,学生此时的思维敏捷流畅,这样在课堂教学中才能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而教师在课堂中成为主导作用。罗杰斯说过:“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只有心理安全才能导致心理自由,也才能导致学习的创造性”。
  英语课堂应该营造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构建和谐课堂,才能更有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学习。特别是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一切为了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已成为教师们的共识。作为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课堂的和谐与否对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起决定性作用。课程改革几年来,有这样的一句话 :改革是一个实验的过程,但它却关系着千万孩子的命运!这话使我倍感重任在肩,对自己不敢有半点懈怠。如何构建和谐课堂,下面就谈谈我的几点体会。
  一、用宽容构建和谐课堂。
  教育给予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更多的应是精神的塑造。雨果曾说:“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胸怀。”这种胸怀就是宽容。宽容是现代人的一种基本品性。学会宽容就是学会做人。只有懂得宽容,我们才能真正地去理解他人的行为和思想,才能正确地去对待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历史证明,正是因为人类在发展过程中缺乏宽容,才造成一出出悲剧,也正是因为人类总能在发展过程中不断的培育与理解宽容,以宽容之心反思历史,人类社会才不断的进步。肖川在《教育的理想与信念》中写道:“宽容是人格强健的确证,而不宽容则是人格萎缩的表征。”然而传统的课堂教学,老师满堂灌,学生记笔记,考试背答案。学生不能也不敢越雷池半步。这种以教师主体观为基础的占有式教育,由于缺乏宽容精神,极大地扼杀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严重地制约了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因此,我们必须改变“霸权课堂”这一现状,营造民主、活跃、相互尊重、认真倾听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没有压力、相对自由的环境中,积极参与,主动学习。课堂中这一蕴含宽容精神的民主,对构建和谐课堂,培育学生的宽容性格,塑造学生成为具有民主意识的现代公民很有意义。
  二、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有两个,即教师和学生,和谐课堂要靠师生的共同努力来实现。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构建和谐课堂的前提条件。师生之间的情感关系是师生关系的核心,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尊敬老师是学生道德品质的根本,尊师爱生是师生关系的基础。在师生关系中教师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所以应该要进一步融洽师生关系,提高师德水平。
  新课程理念要求我们教师转变角色,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学活动要始终以学生发展为起点,以学生发展为归宿。教师是学生学习环境的营造者,学习过程的参与者,问题讨论的合作者,学生发展方向的指引者,营造一种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平等、愉快、民主、积极的气氛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都得到主动发展。 师生之间的关系决定课堂教学的面貌,师生关系融洽,才能“亲其师,信其道”。因此就课堂教学而言,没有别的选择,必须去创设一个良好的、健康和谐的环境,去构建一种以尊重学生的人格个性为特征,以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为目标的和谐、发展的课堂教学氛围。教师在知识、技能、情感、行为、认知等多方面给予学生支持,教师的教学活动才能赢得学生的支持和配合。反之,如果师生关系紧张、有敌意,学生就不会喜欢你这个人,更不会喜欢上你的课;如果师生关系一般,学生对你这个人、你的课也会一般。因此,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构建和谐课堂的重要基础。
  三、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是构建和谐课堂的有效手段  
  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教师、学生的情绪与教学内容融为一体,学生的学习情绪高涨,思维活跃,注意力高度集中,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学习效率空前提高,学生得以在轻松愉快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发展个性。而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正是营造和谐课堂氛围的最有效手段。
  在课堂教学中如能恰当地、巧妙地设置各种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例如创设问题情境、故事情境、音乐情境、合作探究情境等,就能让学生不知不觉进入学习状态,情绪高涨,兴趣盎然,学习活动就会成为发自内心的需要,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提高分析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知识的感悟和能力的提高。和谐课堂的情境创设,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注重学生的心理体验,以丰富的实践活动为主线,变抽象为形象,变无趣为有趣,使课堂永远对学生都有一种魅力,让学生有滋有味地读、兴趣盎然地学,在自主学习中感受到课堂生活的快乐。只有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才能吸引学生去感知、领悟、体验,综合能力才能得到锻炼,综合素质才能得到提高。教师在情境创设中要注意情境材料的新颖性,要围绕教学目标来创设情境,并时常变换创设情景的方式,这样才能起到激发学习兴趣、产生学习动力的目的,让课堂成为促进学生自我激励、自我成长、自我完善、充满活力的和谐课。
  四、“主动、探究、合作”式教学方法
  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需要教师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乐于探究问题,需要教师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交流与合作,需要教师协调学生关系,培养学生的学习品质。
  新的课堂教学理念,学生间的关系应体现平等、互助、合作、竞争,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合作,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重点关注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 在教学中,非常适合开展探究式教学。教师要鼓励、指导学生去探究和发现,使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教师在教学中,重要的不是给学生一个结论,而是指导学生的探究过程和学习方法,鼓励学生的质疑。对于学生的质疑,教师要给予肯定和鼓励,让学生在这种民主的气氛中,不断的探究与交流,加深自身经验的理解,对知识进行重新建构。学习虽是个体行为,但在教学中不可忽视集体行为的作用。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间的活动,只有全班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才会产生高效的课堂教学效益。因此,学生之间的和谐关系在这里就显得尤其重要。教师要在引导学生主动独立学习的基础上,加强同学间的合作与交流,通过同学间的合作与交流,能做到取长补短,求得同学间的“和谐”,达到共同进步与提高的目的。
  总之,和谐课堂是教育和谐、公平的重要体现和要求,它直接表征着教育和谐与公平及其实现度,创建和谐课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作者简介:邢爱华,女,山东聊城大学英语系本科毕业,山东省利津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英语教师,常年教毕业年级且所教班级英语成绩优异,受到学生和家长们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