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作者】 张和伟

【机构】 四川省自贡市江姐中学



【正文】      马斯洛提出人的本质是由人的基因决定的。他把自我实现的本质简单理解为“本能的人性、心理成长和健康的潜能。自我实现就是实现一个自我。”马斯洛认为,个体成长发展的内在力量是动机。而动机是由多种不同性质的需要所组成,各种需要之间,有先后顺序与高低层次之分;每一层次的需要与满足,将决定个体人格发展的境界或程度。斯洛的自我实现理论的核心和出发点是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中学物理课程的总目标是,要使学生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发展对科学的探索兴趣,学习一定的物理基础知识,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在解决问题时运用科学原理和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意识,能独立思考,勇于有根据地怀疑,养成尊重事实大胆想象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以实现课程总目标为出发点,着眼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进行教学,从而实现学生从知道有学习的需要到学习动机的产生到实现学习的理想预期目标这一完整过程。下面我就关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动机谈谈个人看法。 要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
  学习目的是指学生进行学习所需要达到的结果或实现的目标.学习动机作为促使学生达到学习目的的动力,就是以某种学习目的为出发点.学习目的作为产生和保持学生学习动机的因素,在学生的学习行为中起着重大的指导作用.例如,在给学生上第一节物理序言课时,对学生进行学习物理的目的教育,通过举例说明物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以物理学为基础的.作为21世纪的青年应该学好物理,掌握过硬的科学技术,为祖国的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这样,促使学生产生较强的初始学习动机。
  二、 注重课堂教学,增强学习动机
  在学生产生了学习需要以后,要利用课堂把学习需要转化为持久的学习动力.这主要依赖于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组织形式.在教学中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1、明确课堂学习的目标和意义。
  每上一节课就首先要向学生讲明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即学生应该理解和掌握的学习内容.其次要向学生解释本节课学习内容的价值,也就是学习内容与日常生活实践的联系.最后还应该通过对学习内容的应用,指导学生达到学习目标.例如,在讲授“万有引力定律”这节内容时,首先应明确“理解和掌握万有引力定律的内容是这节课的知识学习目标”,其次要说明万有引力定律与 实际生活的联系,如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上的意义等。
  2、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新颖的东西能激发人的兴趣.学生的学习动机常常是在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中得到激发的.加强教学内容的新颖性,使用新奇的知识补充单调的教学内容,利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展现单调无趣的教学内容,这些都可以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同时要尊重每个学生的客观差异事实,讲究科学的教学方法,物理教学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
  例如,可以采取下面的方法进行物理课堂教学:
  ①引用物理学史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物理学史记载了人类前赴后继揭开千古自然之谜的史实,有许多激动人心的故事.这是一笔对知识学习,方法训练以及激励人格都相当有用的重要教育资源,运用得当,对教育学生成长会有相当价值.
  ② 运用实验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通过实验的可视性,动手性,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A、在讲授新课时,可以以实验导入.例如:讲“自由落体运动”时,我先把相同质量的纸片和纸团在空气中同一高度自由释放,指导学生观察,引出问题后,再演示羽毛和钱币同时从真空管的一端由静止落到另一端的过程,观察现象,有针对性地提问,这样一开头就引起了学生的兴趣,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营造了气氛。
  B、制造悬念,激发学生好奇心.例如:在讲冲量,动量时,我曾用鸡蛋来做实验.把鸡蛋从高处自由落下,让其掉在海绵上面,鸡蛋安然无恙.学生必然联想到生活中不小心把鸡蛋掉在地上的情景,这样发现了问题就一定会引起学生的好奇,急于弄清其中的原因。
  C、引导学生在实验中体会大自然的奇妙和规律性.许多学生都喜欢上实验课,因为可自己动手或验证或探究物理规律.在实验中,教师如能抓住时机引导学生感受科学,让学生通过眼前的实验领略自然界的奇妙和规律性,就会使其产生持久的学习积极性。
  ③联系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兴趣.结合日常生活现象和自然现象,用课堂所学的原理,规律加以解释,并揭示出物理原理,学生会表现出相当高的兴趣.如:讲自感时联系日光灯的发光过程讲解,讲光的折射时联系“海市蜃楼”讲解.这样使学生感觉物理并不陌生,它活生生地存在于现实生活中,从而增强学生的物理学习动机。同时,教师应在物理教学中,对不同的学生做适当指引,以充分发挥其优势智力在物理学习中的作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比如说,水的标准沸点是100度,但是学生用温度计去测量时,常常发现不是100度,就会产生疑问,怎么不是100度呢?而没有去考虑到受到气压的影响,适当做些引导就会理解理论与事实的差别和联系。
  ④充分利用现代教育媒体,形象地表现人眼看不到或看不清的现象.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把微观现象宏观再现,也可以把宏观现象纳入我们所能感知的范围,小到粒子结构,大到天体运动,都可以借助现代化教育技术栩栩如生地展现在学生面前,给枯燥无味的理论知识赋予形象地表述,让学生享受学习的乐趣。
  3、充分调动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动性
  大多数学生总是在主动地学习活动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在死记硬背的学习状态中产生烦躁.当今,我们在提倡“研究性教学”,即由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过程变为以学生自主研究,自由创造为基础,以研究性学习为理念的研究性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在探索中获得知识的教学氛围,使学生感受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和创新的乐趣,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变“要我学习”为“我要学习”。
  4、 及时反馈学生课堂学习行为
  学生不仅愿意主观参加课堂学习活动,而且期望自己的学习行为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肯定,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有目的地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后回答.并对学生的积极学习行为示以满意的微笑,点头称赞以及口头表扬肯定,都会给学生增强新的动机力量.如果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行为给予消极的反馈,诸如嘲讽,不正当的批评等,则会使学生丧失学习的信心.因此,教师应对学生的积极学习行为给以及时的肯定,以鼓励学生敢于想问题,提问题,不怕犯错误,充分利用外在动机力量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促使和增强学生内在学习动机。
  总之,教学中,教师要选择适合学生特点的方法来有针对性地教学,发挥学生的长处,弥补不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学习信心,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动机的目的,提高课堂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