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自学指导在不同课型下的制定
【作者】 严春香
【机构】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八一中学
【摘要】本文是根据高中数学课堂的不同课型(概念课,习题课,复习课,讲评课),为了完成不同的目标,而制定适合本课型的自学指导,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自学效率。分别通过四个不同的课例,概念课《椭圆的标准方程》,习题课《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复习课《圆锥曲线与方程全章复习》,讲评课《圆锥曲线与方程单元测验试卷讲评》,来制定不同的自学指导,体现这四种课型如何制定自学指导,才能更有效的提高课堂效率。概念课自学指导的制定应注意概念产生的背景,概念的外延与内涵,使用概念应该注意的问题;习题课自学指导的制定要注意掌握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并注重加强变式训练;复习课自学指导的制定应该注意将知识统一,抓住联系与区别,形成知识体系;讲评课自学指导的制定应该注意通过考试,查找自己的不足,并寻找做错的原因,以达到所学知识无盲点的目的。【关键词】自学指导,课型,自学能力的培养
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为社会服务,在科技日益发展的今天,人类只有不断的充实自己,汲取新的知识,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的需要。可是当我们走出学校,走向社会时,专门用于学习的时间就会越来越少,那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更好的提高学习效率呢,就成了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我们要教给学生的不是有限的知识,而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他们不再局限于在课堂的学习,拥有在以后的社会生活中,根据自己的需要,自己学习知识的能力。但由于我们教育的习惯,学生在校学习时,养成了只带着耳朵听,不会主动学习的被动学习的模式,我们现在的高中生,在有老师和家长逼着学习时,可以学的很好,但这样的学生进入大学时,缺乏主动学习的能力,在失去压力时,就变得不爱学习,不想学习。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2009年,我校提出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目的就在于大面积提升课堂学生的参与度,旨在提高引导学生正确高效的自学能力。在经历了五年的实践后,在高中数学组各位同仁的共同努力下,积累了一些经验,尤其是针对不同的课型,制定不同的自学指导,可有效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一、 概念课
数学概念是研究数学的基础,每一个概念学习,不只是记住这个概念即可,而是对其的理解,它的产生背景,有什么外延和内涵,学习这个概念有什么意义?由这个概念可以引申出哪些性质?对于概念的学习,可以有很多的内容,但是在教学中,可能只有一节课的时间,却要解决如此多的内容,所以一般的做法就是听老师讲,讲这个概念的产生过程,内容,引申,注意的问题,然后就做题。可我们扪心自问下,这样的讲授,学生就真正理解了吗?教师只是完成了一节课而已,学生也只是听了一节课而已,最多是知识上的收获,可我们希望得到的不只是这些,更希望学生能有能力上的收获。我通过一节课的自学指导,来说说在概念课上,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以《椭圆的标准方程》这节课为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掌握椭圆的定义和标准方程;重点是掌握椭圆的标准方程,理解坐标法的基本思想;难点是椭圆标准方程的推导,坐标法的应用。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我制定了如下的自学指导:
看书P38-P40例1以上的内容,注意以下几个问题:(明确要自学的内容,范围)
1、椭圆是如何画出的?(引入本节课要研究的曲线是如何得到的)
2、若给出椭圆上有一点,根据椭圆的定义你可以得到什么结论?(椭圆定义的应用,同时给出了当遇到这个条件时,首先应想到椭圆的点到两个焦点的距离之和等于常数,培养学生应用定义的习惯)
3、如何将椭圆放入直角坐标系中?(渗透几何问题代数化一般思路,建立合适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可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如何得到椭圆的标准方程?(明确椭圆方程的化简过程,同时体会坐标法的基本思想)
4、椭圆的标准方程是什么?(两种情况)字母a,b,c的含义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抓住椭圆的标准方程,同时可以通过待定系数法,求出椭圆的标准方程)
8分钟后(明确看书时间,提高自学效率),比一比谁能更快更准确的做对检测题!(有竞争才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潜力,同时可以检测出学生的自学效果)
通过长期大量的上课自学检测,最终的效果是当遇到概念课时,他会联想我首先要知道概念产生的背景,概念的内容和应注意的问题,使用条件及如何使用概念,其次是概念反应出的思想和方法。经过这种方法的培养,当这个人走向社会需要自学某项知识技能时,他会先抓实基本内容,再不断深入学习,最终灵活应用。因此学生的自学能力不是你说就会有的,要通过教师有效的指导,时间的限制,竞争的压力,大量的训练才会慢慢提高、培养一个人的自学习惯。
二、 习题课
针对习题课主要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和解题方法这一特性,在习题课制定自学指导时,我更注重培养由一道题的解法而拓展成一类问题的解法或通过变式训练,适当修改条件,进而得到解决问题的一般做法的能力。
以《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为例,我制定了如下的自学指导:
看书P47例7,思考以下几个问题:(指明看书范围,并带着问题看书,有针对性)
1、该题将椭圆上的点到直线的最小距离转化成了谁与谁的距离?(看清解题的关键,利用转化思想将点线距离转化为线线距离)
2 、求解该类问题的步骤是什么?(思考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
3 、为何k=-25不合题意?(注意细节,选择符合题意的答案)
4、若直线与椭圆相交,你能通过书中的方法找到求两个交点距离的方法吗?(例题给出了直线与椭圆相离,相切的处理方法,那么换成相交呢?这些问题都有一致的解题思路,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7分钟后,比一比谁能更快更准确的做对检测题!(规定时间,增加课堂的紧张感)
习题课的自学指导,制定的关键是掌握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并注重加强变式训练。
三、 复习课
复习课的主要目的是在将所学知识内容巩固的基础上,将所学知识串联起来,形成知识体系,将自己所学提到一个新的高度,培养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这一特性,就要求在制定自学指导时,要明确给出各个知识点的联系与区别,用类比的方法来掌握全局。
以《圆锥曲线与方程全章复习》为例,我制定了如下的自学指导:
看书2.2-2.4,思考以下问题:(抓住本章重中之重的问题)
1、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定义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何联系?(用类比的方法抓住三个定义的区别与联系)
2、说出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几何性质(只需画出图像,即可以通过图像得到性质)
3、求标准方程的方法和判断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的一般方法(得到解决本章问题的一般方法,有重点的突破本章典型题目)
10分钟后,检测复习效果!(先制作好导学案,将问题答案填在导学案上,不要看书,巩固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
复习课自学指导的制定应该注意将知识统一,抓住联系与区别,形成知识体系,必要时可借助导学案将问题浓缩,可提高复习效率。
四、 讲评课
讲评课主要是通过测验的形式,发现自己在这一阶段学习的不足,做好补缺的工作,从而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要注意在讲评试卷前,充分做好试卷分析,做到心中有数,根据学生考试的情况及本章知识的重难点,典型题目来制定自学指导。
以《圆锥曲线与方程单元测验试卷讲评》为例,我制定了如下的自学指导:
分析试卷,查找本章学习的不足,并根据课本和笔记本(学会从课本寻找答案,养成看书学习的习惯),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十五分钟后,比一比谁给大家讲的更好!(如果学生能在讲台上给所有同学讲评试卷,则学生不光可以掌握知识,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在制定讲评课的自学指导时,我并没有规定要整理哪些题,而是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机会,让他们自己发现问题,自己寻找解决的方法,只有大家都存在的问题,教师才值得讲,这样要比老师从头讲到尾的效果好得多!
总之,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一定要给及学生充分的时间,有效的指导,长期的坚持,才能培养出学生自学的习惯,让他们在走向社会后,能根据自己的需要,去充实自己,成为随社会进步而进步有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