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现状及对策

【作者】 韦 云

【机构】 青海省西宁市西关街小学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小学教学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和关注,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的政策和保障设施也越来越多,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作为促使小学生身体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也面临着各种问题,本文主要针对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有效的解决方法,旨在存进小学大课间体育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现状及对策
【正文】

  少年强则国强,国家未来的希望就在下一代的身上,所以做好下一代的培养工作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当前我国的教育体制是培养全面发展型人才,所以在小学生的培养上更应严格要求,促使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本文主要针对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展开论述,是为了更好的促进小学生身体的发展。
  1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含义以及设计原则
  1.1大课间的体育活动的含义
  小学生大课间体育活动是近几年对小学体育活动提出的新方法和新思路,也是一种小学体育活动一种新的模式。与传统的课件体操相比,大课间更具有灵活性,活动内容丰富,形势更加多样化和体育活动时间长的特点,这对小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起着积极重要的促进作用。眼前我国大课间作为贯彻小学生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自实施以来,普遍受到小学生的欢迎以及家长的好评,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实施可以保证小学生每天至少锻炼一个小时,这对小孩子的健康发展非常有利,此外大课间体育活动也是有组织有计划的开展进行,对于孩子的活动安全问题也做了各种保障。通过实践可以证明,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实现小学生身体素质锻炼的一项重要举措,为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增添了一项切实的举措。
  1.2小学生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设计原则
  小学生大课间的时间一般安排在上午或者下午的课件举行,在这一时间段内,老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完成体育锻炼,具有极其严密的组织性。一般活动开始时间先做集体操,然后就是分班组织活动时间,这不仅做到对孩子锻炼的督促,也给孩子的锻炼提供了指导,此外这对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起着极强的促进作用,这也就是广大师生对大课间体育活动支持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外,在大课间体育活动中,要做到体育锻炼的科学性原则、体育活动实用性原则、体育活动内容设计合理性原则和体育锻炼期间安全性原则。只有在规范的原则指导要求下,才能使得大课间体育活动更好更健康的发展。
  2大课间体育活动存在的问题
  2.1大课间体育活动缺乏管理性
  大课间体育活动具有时间长的特点,很多学校在组织做完课间操之后,就让孩子们自由活动,这看似没什么大问题,但是试分析这种体育活动管理方法是不对的,也是对孩子的健康不负责的表现。孩子在大课间进行活动时,如果没有老师的管理,很有可能出现很多问题,例如小孩子之间在活动期间发生摩擦而出现打架事件,这对孩子的健康发展极其不利,而且还会导致小孩子思想的不健康发展,长此以往,这会对孩子造成很多不好的影响。
  2.2大课间体育活动内容单一性
  小学生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特点是活动内容具有丰富多样性。但是很多学校为了方便管理,而出现实施单一体育活动,这严重违背了国家制定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初衷,也对小学生的身心降康发展极度不利。小孩子天生具有创造性和好动性,如果在大课间实施单一的体育活动,这会严重制约小学生的思维和身心发展,会严重打击小孩子的天性,这对孩子的全面发展不仅没有起到促进作用,反而起到了制约。
  2.3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盲目性
  大课间体育活动应该在国家指导思想的引导下,结合自身学校的发展特色,开展适合自己学校的大课间体育活动,但是很多学校严格遵从上级指导思想,但开展的体育活动与本校特色不相匹配,这样的结果,只会造成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有效性降低。
  3针对小学生大课间体育活动问题的解决措施
  3.1加强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引导性
  大课间体育活动要求是全校师生共同参与,老师在活动中必须起到自身的引导作用。很多体育活动需要在规则的约束下才能顺利开展实施,因此,老师必须事先对相应的体育活动有所了解,要了解活动的有效性、体育活动的游戏规则以及如何更好地实施体育活动,只有老师加强引导,才能促使大课间体育活动的高效有序进行,才能对孩子的身心发展起到加强作用。
  3.2丰富大课间体育活动内容
  大课间体育活动主要分为两大部分,开始要做相应的课间操,在做完课间操之后,进入分班体育活动环节,各个班级应该丰富自己班级的体育活动内容,小孩子对新事物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如果体育活动内容过意单一,小孩子很快的就会产生厌倦感,这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顺利进行非常不利。因此班级老师应该具备创造新体育活动的能力,这个过程可以让小学生一起参与进来,因为小孩子思维具有发散性和创造性,这样不仅能高效的创造出小孩子喜欢的体育活动,也促进了小孩子思维的发展,更加强了小孩子与老师之间的感情,这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高效快乐开展积极有利。
  当代小学生思维更加活跃,身体发展更加迅速,而大课间活动的进行与实施更有效地促进了小学生身体和思维的健康发展,这对小学体育教育有着极其重要的促进意义,下一代的健康成长一直是社会关注的重要话题,做好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实施,对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时间的规定[Z].?2011.
  [2] 期刊论文.晋中市小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的现状调查研究-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 2012, 20(12)
  [3] 会议论文.用“大课间活动”形式保障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 全国·十城市中小学体育教学研究会第二十一届学校体育教学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