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位卑未敢忘忧——读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有感

【作者】 汤玉娟

【机构】 湖北省十堰市郧阳中学



【正文】      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选录了陆游的一篇游记——《过小孤山大孤山》。这一篇游记我从教十余年来上过了许多次,每一次读这篇游记,内心总会有不一样的感受。这是人到中年的陆游对祖国山水的热爱的一次情感宣泄。他在介绍当时当地的风物人情的同时,无一处不彰显了陆游的胸怀抱负和对个人身世的感伤。
  陆游主张抗金,恢复中原,被罢官。宋孝宗乾道五年(1169),起用为夔州(今四川奉节)通判。第二年闰五月,他由故乡山阴(今浙江绍兴)出发,至十月二十七日抵达任所。途中以日记纪行,集成日记体游记《入蜀记》。本篇是作者路过小孤山和大孤山时所写的两则日记。在《过小孤山大孤山》中我们见不到身世坎坷的悲愤,见不到社会命运不公的感伤,我们所能见到的是陆游对大自然的发自内心的爱和为保卫这大好河山甘愿献出一切的赤子情怀。人到中年的陆游已经越来越超脱了,经历了世事变迁,人生无常,此时,他已经能用一颗越来越包容的心来看待个人的得失。
  在《过小孤山大孤山》一文中,陆游伫立于舟中,用极为壮阔的笔触描述了舟行路途中的美景。小孤山是此文描绘的重点。当时的小孤山究竟没到何种程度,我已无缘亲见。但每次读这篇文章时,陆游描述小孤山美景的文字总是在我的内心激荡,让我反复吟咏,回味无穷。“凡江中独山,如金山、焦山、落星之类,皆名天下,然峭拔秀丽皆不可与小孤比。自数十里外望之,碧峰巉然特起,上干云霄,已非它山可拟,愈近愈秀,冬夏晴雨,姿态万千,信造化之尤物也。”陆游用生花妙笔把小孤山的美描绘得淋漓尽致,小孤山就和达芬奇笔下的《蒙娜丽莎》一样,是神秘而又充满变化的,不同的观者或在不同的时间去看,感受似乎都不同。小孤山的美景,初看已给人以震撼,再细细品读,除了震撼之外,我们不觉会被她的神秘气息吸引。小孤山的神话传说更给此处的风景蒙上了神秘的面纱。民间传说中,小姑是宿松县一位仙姿绰约、窈窕妩媚的村姑,彭郎是眉清目秀、器宇轩昂的渔郎,因相爱受阻,双双投江殉情。小姑死后化作了“小姑山”,彭郎投江处也出现一石矶。这石矶宛若一人面朝江北,跪在江边呼喊,后来人们就将这石矶叫“彭郎矶”。陆游在此处提到这个神话传说,一方面是被大自然的造化神秀吸引,另一方面又何尝不是被神话传说中坚贞不渝的爱情所感动?“舟中估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这不由得让我想到了陆游和唐婉的爱情。“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陆游与唐婉本是才子佳人,情投意合,无奈陆游母亲不喜唐婉,逼迫有情人离婚。从此,陆游与唐婉天各一方,劳燕分飞。假如陆游年轻时候能多一点抗争精神,那么他们二人的婚姻会不会有另一种可能?可惜这世上没有“如果”。这一段情是陆游心中无法言说的痛。小姑与彭郎为爱而抗争留下了美景和传说,可陆游自己的爱情呢?因为陆游自己的软弱,他失去了一生最爱的人。在《过小孤山大孤山》一文中,陆游写道:“晚泊沙夹,距小孤一里。微雨,附以小艇游庙中,南望彭泽、都昌诸山,烟雨空濛,鸥鹭灭没,极登临之胜,徙倚久之而归。”陆游雨中夜访小孤山,并且还“徙倚久之而归”。这时是什么让他徘徊不忍去?路途中的美景数不胜数,是美景吸引了他,让他舍不得离开吗?显然美景不是主要因素,让他徘徊不忍离开的主要因素应该是他对已成追忆的爱情的一种怅惘。这种怅惘,深埋于他的心中,只有在这夜深人静之时,才会时不时地跳出来搅动那曾经为爱痴狂的灵魂。创作《过小孤山大孤山》,唐婉已过世十余年,但那段情仍刻骨铭心,镌刻成了字字带血的诗句:“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身世坎坷的陆游始终是那样积极向上,铁骨铮铮,他早已把个人得失抛却脑后。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把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爱转化为保家卫国的力量。祖国的山水这样美,怎能拱手让于敌人?陆游终其一生没有禁锢自己于个人的爱恨得失,他的眼光更长远,他始终关心国计民生,为恢复中原积极奔走。但不幸的是,朝廷中主和派占据主导地位,北伐彻底失败。这给了他最沉重的打击。陆游在临终前,怀着悲愤的心情,留下了《示儿》一诗,诗中写道“但悲不见九州同”,留下了他这一生都无法完成的诗句,留下了他一生的牵挂,这一种爱国情怀怎能不叫人钦佩。周恩来曾经说过:“陆游的爱国性很突出,陆游不是为个人而忧伤,他忧的是国家、民族,他是个有骨气的爱国诗人。”陆游,读你的诗歌散文,我的人生也因此豪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