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习兴趣
【作者】 向川东
【机构】 四川省广安市前锋区观阁镇小学
【摘要】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需通过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实践的热情,为学生实践活动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让学生变兴趣为参加实践活动的动力,以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漫长的教学过程中始终保持这种兴趣。【关键词】小学语文;学习兴趣;热情;动力
【正文】
在教学改革强劲东风的推动下,战斗在教学一线的广大小学语文教师经过苦苦探索,成果显著。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手段的到不断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不断提升。充分应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广泛的语言实践活动,通过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实践热情,加强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培养,让学生变兴趣为参加实践的动力。本文略谈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
一、为语文的学习与实践活动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借助童话故事、成语故事来激励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每个人都喜欢听好话,都需要表扬。故事人人爱听,童话故事、成语故事等是学生学生非常喜欢的。成语故事是青少年常用、应知和需要掌握的成语,结合丰富多彩且忠实于史实的事件、名人佚事等,便于读者在趣味盎然的阅读过程中理解和记忆。如班门弄斧、草船借箭、初出茅庐等等诸多脍炙人口的成语故事。使青少年在了解历史、增长见识、提高学习成绩等诸多方面都受益匪浅,老师可先从成语故事或童话故事说起,并告诉学生故事的出处,学生自然会去寻找。因为他们希望通过讲故事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赞赏,常言道娃娃是夸长大的,是在肯定中进步的。小学生希望得到表扬和赞赏的急切心理常常表现出来,老师在指导阅读教学时,只要细心的观察就会发现,并及时给予他(她)表现的机会大大表扬讲故事的学生,其他学生也会争先恐后地出来讲。这样,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就会大增。
二、以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的兴趣
学生成绩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或因成绩不好,爱到批评甚至打骂;或因屡犯错误,遭到冷眼相看及粗暴的训斥;或因家庭原因,备受歧视和奚落等。结果使其自尊心受到严重伤害,丧失学习信心,自卑感严重,“破罐子破摔”。我们应深入细致地了解掌握每个差生形成的原因,分析研究各自不同的心理特点,然后有针对性地研究出与其特点相应教育方法,对症下药,循循善诱,搞好心理疏导,唤醒他们心灵深处的自尊意识,激发内在的进取动力。帮助差生认识自我,培养他们的自尊心,这只是转化后进生工作迈出的第一步,关键是老师要积极创设参与机会,扩大活动范围,让他们得到自我表现的机会,以期获得成功的欢乐,体验胜利的欣慰,消除自卑感,增强自信心。事实上,许多差生智商并不低,甚至可以说是十分聪明的,只是他们的地位在班集体乃至在整个学校属于低层次,在众多的场合下,没有“出头之日”,许多潜在的才能得不到发挥,得不到表现。所以教师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以闪光点为突破口,帮他们找到成功的体验,一旦他们感受到了成功的快乐,就容易增强自信心,在学习上奋起直追,取得飞跃式的转变。我班有一位差生,学习一直很差,沉迷于玩乐,对学习一直没多大兴趣,针对他爱画画的特点,我让他设计班级板报、手抄报绘画,得到师生们的一致好评,这极大地增强了他向上的劲头,逐渐变得勤奋起来,一年来,他的成绩得到了很大提高。
三、多写多练记日记是学生作文提高的有效方法
学生可以凭自己的喜好决定日记写什么内容。例如:“写日出日落、月缺月圆、花鸟虫鱼;身边的人和事、自己高兴、难过、成功的事。”让学生从这些司空见惯的事物中有所发现,使身边这些生活小事成为写作的素材。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生活的习惯,捕捉到的事物越来越多。这样,写日记就成为学生写作的练武之地,也成了他们宝贵的材料仓库。教会学生写作方法与写作技巧,才能不断提高写作水平。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火花会迸发,我有意识地让学生随文练笔,然后让学生把自己感受最深刻的一点记下来,写成读后感,或根据课文续编故事。写完后,让学生互换批改作文,从标点符号、错别字、句子、段落、再到篇章结构。教师根据学生作文水平的高低,把作文归类,然后指定互批对象,一般是优差交换,让作文差的同学在批改优生作文过程中学习欣赏为主,力争发现对方的不足;让优等生在帮助差生修改时,力争从细微处发现闪光点。最后,把修改的作文交给老师批阅。老师对批改认真、有水平的学生进行表扬,对较差的学生提出改进意见。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作文兴趣,又对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取得较好的作文教学效果。
教师批改作文,不应该是大量的修改,而是起一个指导作用,明确指出不妥当的地方及原因,指导该如何改。学生习作中经常会出现各种语病,教师不能简单的写“语句不通”,学生读完这样的批语仍是不知如何改。指导型的批语应给学生一点思考的空间,指出修改的方向。如学生写:“我十分很开心。”批语应写:“十分和很只能选择其中一个;写欣赏型批语,学生习作中有的书写认真、字体漂亮,结构完整。老师可以给这样的批语:“你的字写得真漂亮,让人看了是一种享受。”一些学生阅读面广,写作中能恰到好处地运用成语、优美句子,从而对文章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老师可以送上一句:“你的知识面真广,老师佩服你,欣赏你的文章是一种荣幸,长大后或许你成为一个大作家。”学生读到这样的批语就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自然就增强了写作的信心和兴趣;交流型批语,阅读孩子的作文就是走进孩子的心田。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减少了与教师的语言交流,但他们会用习作的方式倾诉心声。
总之,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也是学生获得知识,丰富心理活动的动力。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教师在课前必须“苦心经营”、巧妙设计。只有设计恰当、合理、科学,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得到有效的培养,知识才能得到巩固掌握,能力才能得到扎实训练,语文素质才能得到迅速提高。
在教学改革强劲东风的推动下,战斗在教学一线的广大小学语文教师经过苦苦探索,成果显著。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手段的到不断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不断提升。充分应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广泛的语言实践活动,通过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实践热情,加强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培养,让学生变兴趣为参加实践的动力。本文略谈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
一、为语文的学习与实践活动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借助童话故事、成语故事来激励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每个人都喜欢听好话,都需要表扬。故事人人爱听,童话故事、成语故事等是学生学生非常喜欢的。成语故事是青少年常用、应知和需要掌握的成语,结合丰富多彩且忠实于史实的事件、名人佚事等,便于读者在趣味盎然的阅读过程中理解和记忆。如班门弄斧、草船借箭、初出茅庐等等诸多脍炙人口的成语故事。使青少年在了解历史、增长见识、提高学习成绩等诸多方面都受益匪浅,老师可先从成语故事或童话故事说起,并告诉学生故事的出处,学生自然会去寻找。因为他们希望通过讲故事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赞赏,常言道娃娃是夸长大的,是在肯定中进步的。小学生希望得到表扬和赞赏的急切心理常常表现出来,老师在指导阅读教学时,只要细心的观察就会发现,并及时给予他(她)表现的机会大大表扬讲故事的学生,其他学生也会争先恐后地出来讲。这样,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就会大增。
二、以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的兴趣
学生成绩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或因成绩不好,爱到批评甚至打骂;或因屡犯错误,遭到冷眼相看及粗暴的训斥;或因家庭原因,备受歧视和奚落等。结果使其自尊心受到严重伤害,丧失学习信心,自卑感严重,“破罐子破摔”。我们应深入细致地了解掌握每个差生形成的原因,分析研究各自不同的心理特点,然后有针对性地研究出与其特点相应教育方法,对症下药,循循善诱,搞好心理疏导,唤醒他们心灵深处的自尊意识,激发内在的进取动力。帮助差生认识自我,培养他们的自尊心,这只是转化后进生工作迈出的第一步,关键是老师要积极创设参与机会,扩大活动范围,让他们得到自我表现的机会,以期获得成功的欢乐,体验胜利的欣慰,消除自卑感,增强自信心。事实上,许多差生智商并不低,甚至可以说是十分聪明的,只是他们的地位在班集体乃至在整个学校属于低层次,在众多的场合下,没有“出头之日”,许多潜在的才能得不到发挥,得不到表现。所以教师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以闪光点为突破口,帮他们找到成功的体验,一旦他们感受到了成功的快乐,就容易增强自信心,在学习上奋起直追,取得飞跃式的转变。我班有一位差生,学习一直很差,沉迷于玩乐,对学习一直没多大兴趣,针对他爱画画的特点,我让他设计班级板报、手抄报绘画,得到师生们的一致好评,这极大地增强了他向上的劲头,逐渐变得勤奋起来,一年来,他的成绩得到了很大提高。
三、多写多练记日记是学生作文提高的有效方法
学生可以凭自己的喜好决定日记写什么内容。例如:“写日出日落、月缺月圆、花鸟虫鱼;身边的人和事、自己高兴、难过、成功的事。”让学生从这些司空见惯的事物中有所发现,使身边这些生活小事成为写作的素材。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生活的习惯,捕捉到的事物越来越多。这样,写日记就成为学生写作的练武之地,也成了他们宝贵的材料仓库。教会学生写作方法与写作技巧,才能不断提高写作水平。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火花会迸发,我有意识地让学生随文练笔,然后让学生把自己感受最深刻的一点记下来,写成读后感,或根据课文续编故事。写完后,让学生互换批改作文,从标点符号、错别字、句子、段落、再到篇章结构。教师根据学生作文水平的高低,把作文归类,然后指定互批对象,一般是优差交换,让作文差的同学在批改优生作文过程中学习欣赏为主,力争发现对方的不足;让优等生在帮助差生修改时,力争从细微处发现闪光点。最后,把修改的作文交给老师批阅。老师对批改认真、有水平的学生进行表扬,对较差的学生提出改进意见。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作文兴趣,又对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取得较好的作文教学效果。
教师批改作文,不应该是大量的修改,而是起一个指导作用,明确指出不妥当的地方及原因,指导该如何改。学生习作中经常会出现各种语病,教师不能简单的写“语句不通”,学生读完这样的批语仍是不知如何改。指导型的批语应给学生一点思考的空间,指出修改的方向。如学生写:“我十分很开心。”批语应写:“十分和很只能选择其中一个;写欣赏型批语,学生习作中有的书写认真、字体漂亮,结构完整。老师可以给这样的批语:“你的字写得真漂亮,让人看了是一种享受。”一些学生阅读面广,写作中能恰到好处地运用成语、优美句子,从而对文章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老师可以送上一句:“你的知识面真广,老师佩服你,欣赏你的文章是一种荣幸,长大后或许你成为一个大作家。”学生读到这样的批语就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自然就增强了写作的信心和兴趣;交流型批语,阅读孩子的作文就是走进孩子的心田。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减少了与教师的语言交流,但他们会用习作的方式倾诉心声。
总之,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也是学生获得知识,丰富心理活动的动力。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教师在课前必须“苦心经营”、巧妙设计。只有设计恰当、合理、科学,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得到有效的培养,知识才能得到巩固掌握,能力才能得到扎实训练,语文素质才能得到迅速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