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中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

【作者】 康志刚

【机构】 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大营小学

【摘要】根据民族地区特点,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尤为重要。提高小学生语文水平,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以下途径去引导、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设参与情境,培养自主学习意识;教师正确引导,促进自主学习能力发展;养成习惯,促进语文全方位能力发展。
【关键词】语文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正文】
  民族地区农村小学少数民族学生比例高,在进入小学前几乎未读过学前班。入学后学生普遍存在语文学习冷状态,无自主学习的兴趣,语文学习能力差。学生厌学,其中不想学、无心学或懒得学的还不少;学习能力差主要指阅读理解和习作能力。深究此种种现象的背后我们也发现,一是课堂上学生无法做主,老师指定学习方向,奋斗的目标,不管学生愿不愿意,符不符合学生要求,一意孤行,造成学生的反感;二是教师课堂教学无特色,学生无趣参与,教师没有给学生留有学习的空间,学生无学习主动权,缺乏自学能力。我们知道语文课常用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利用讲解,板书和多媒体作为教学手段,以教材为依据向学生传授知识。教师是知识传授者,学生是接受者,教材、参考资料以及教师的个人经验是知识来源,是学生学习的内容。这种模式下,语文课堂教学变成“填鸭式”的满堂灌,学生的思维习惯了顺从接受,渐渐对变化和发展产生抵制,不肯接受新事物、新知识;自己也忘记了是一个有着独立思想的活生生的人。当然,讲授有其不可替代的优点,如利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利于控制课堂时间,利于同时向众多学生传授。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才要求,这种教学模式的弊端日益显现。灌输式和绝对化的课堂教学阻碍了学生自由思考的空间。因而,我们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作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
  自主学习是指“学习主体有明显的学习目标,对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具有自觉的意识和反映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并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从而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我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创设参与情境,培养自主学习意识
  要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形成,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至关重要。美国教育家布卢姆说过“一个带着积极性学习课程的学生,应该比那些缺乏热情、乐趣或兴趣的学生,或者比那些对学习材料感到焦虑和恐惧的学生,学习得更加轻松,更加迅速。”说明环境和学生的热情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很重要。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学习情绪,营造平等、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时间、空间和相应的条件,让学生全员发动、全程介入、全方位参与;使学生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具有主人翁意识。学生参与和自主学习的活动是课堂教学最根本的,因而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要做到:
  1.交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不要在课堂上只有老师一个人,我们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充分调动大脑提高能力。因而我们教师在课堂上应尽量少讲、精讲;有些问题稍加点拨,不给出标准答案,多采用启发诱导的方法,诱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操作、去思考、去交流,把教师的教学活动转化为学生的主动求知,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例如:在教学《画风》时,我提出这样的问题:“同学们知道怎么画风了吗?”同学们都说知道了,这时我又进一步设疑:“那么,我们来试一试香气怎么画?”问题一出,教室里一片沉寂,随后,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学生思维的闸门一下打开了,问题的答案出现了许多,通过有的放矢的提问,激发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都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这种要拐个弯才能找到答案的学习,不仅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而且能够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这就只有教师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自主去思考,去探讨学习。
  2.给学生主动参与质疑的情境。“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使学生在认知上感到困惑,产生认知冲突,引起深究性反射,产生思维活动。所以在教学中要精心设疑,让学生充分发展主动参与的个性。所以教师不仅要于善于提问,还要教会学生提问,鼓励他们大胆质疑,有所疑,才有所思,才有所得,善问的学生往往思路敏捷,思考问题深刻,在思考中提高能力,在阅读中处于主动地位。
  学生如何才能发现问题?在语文学习中要让学生自主做到“三思”:
  ①、课前思考:课前自主预习课文,学生在预习中要从不同的角度提出,提出的问题就要让学生自己去读书探索,互相讨论,发展学生的独立思辨能力,然后借助集体的力量加以解决。
  ②、课堂思考:学习过程中能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如教学作文中问“雪融化后是什么?”让学生发挥自由想象的空间。教师要让学生运用发散思维去思考,这样一来,势必学生回答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我们应该肯定学生的答案,不要轻易去否定他们的见解,从而保护了他们的积极性,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机会和动力。
  ③、课后思考:课后让学生回去独立思考自己已经掌握了哪些知识或技能,还有哪些知识或技能没有掌握。这样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并以“自主”为核心,紧扣学习进程,进行阶段性的自主复习。 
  3、创设合作的情境。教师在教学中要创设自主合作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合作的环境下,培养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进入了角色,学习兴趣自然就浓烈起来。有了兴趣,学生就会自主去探究学习,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从而提高自主学习的效果。我主要是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
  二、教师正确引导,促进自主学习能力发展
  1、要引导学生自我确定学习目标。教师不必把课文分成大小不等的问题,然后让学生来解答问题。而是在教学中应从整体入手,让学生自我感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确定学习目标,选取自己最需要的最感兴趣的学习内容。语文新课标中就明确有一个单元是由学生自选课文学习的。
  2、要引导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学习方式应因人而异,我们教师应引导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从而提高学习的能力。我古诗词教学中是这样做的: 课文是由老师翻译,还是学生自己翻译?我让学生来选择,然而学生选用了小组合作翻译,那样我就放手让学生自己完成,只是在学生不懂的地方要我帮忙的地方,我就去引导。同学们在自主、合作中显示出高涨的学习热情,这课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3、要把握课堂互动、合作的学习环境,教师要加以积极引导。发动学生自主学习,通过互动、合作的方式,往往收到实效。学生在合作、互动中,互助中取长补短。让学生有更多的表达自己观点和倾听他人观点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例如,我在班上充分发挥我北方人普通话标准的优势,课堂上常常采用分组朗读或表演等方式提高自主学习的兴趣。
  三、养成习惯,促进语文全方位能力发展
  习惯成自然,习惯决定一切,有良好的习惯是学习必备的条件,小学阶段时间长,因此学习语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语文自主学习的习惯要慢慢来培养,这就需要教师帮助、引导学生去纠正并养成良好的习惯。那么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该怎样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习惯呢?
  (1)、学生入学后,每一个人的知识层面不同,各自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的能力不同,我们对他们的语文学习中的要求也应该不同。我们要从刚入学就开始,作为培养学生自学习惯的起点。由于个人能力存在差异性,对学生的要求要从实际出发,慢慢来培养其习惯。这时我们教学中要求慢,求稳,不能求快,使学生有一个适应的过程。
  (2)、教师要让学生克服开头难的现象。学生克服了恐惧心理,就为以后自主学习习惯培养起了关键的作用。因此在这阶段,教师对学生要有耐心,使学生对自己有信心,有信心才有自主学习的冲动。教师对学生其余的知识学习要求也要相应降低台阶,为各种类型的学生设下不同的知识台阶,这样大家都可以攀得上。这样看起来很慢,但是每一个学生的大脑都自动地转动来了,比起原来有的停,有的转,还是有进步了。
  (3)、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让好的习惯在足够的时空内发展,控制坏的不良的习惯不让其生长。经过了每一阶段的培养,学生的习惯就基本形成了。这时教师要让好同学与差同学组成互助组,统一思想形成正确的集体意识,同学间进行互控,这时教师要注意引导。最后学生在听、说、读、写方面都会形成较强的自学习惯。
  综上所述,自主学习是主体教育思想在教学领域的反映,我们只有把语文课堂教学建立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积极促进学生学习形式的改变,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创造,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才能使语文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参考文献:
  [1]《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滕国平 《中外教育研究》2009第10期
  [2]龚春燕 林允舒 杨勇 编著《魏书生教育教学艺术 》漓江出版社 
  [3]《在语文教学中如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梁海涛 商丘日报2008年4月27日
  [4]《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5]《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唐艳 《中外教育研究》2009年
  [6]《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关月 中华语文网 教师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