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字理识字,让课堂教学更有魅力

【作者】 马金辉

【机构】 四川省盐源县盖租乡小学

【摘要】字理识字教学,不但形象生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加深了感性认识,培养了理性思维,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学生通过字理的学习,把抽象的汉字符号和形象的图画加以联系,使汉字在脑中变得富有趣味性,更易于记忆,同时教师也达到了培养学生丰富想象力和表达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字理;识字;方法;乐趣
【正文】
  所谓“字理识字”就是根据汉字的构字规律,追本溯源,通过对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等造字法的分析, 由于汉字本身具有图像性和表意性的特点,运用直观、联想等手段,采用生动活泼的形式,形象真实、深入浅出地进行识字教学,有助于学生掌握汉字音、形、义的关系,接受汉字文化的熏陶,洞察汉字规律,提高识字效率,是一种积极高效的识字教学方法。我们的识字课堂虽能“读准字音”,但未能“认清字形”和“理解字义”,孩子对汉字深入了解的机会就这样擦肩而过。识字教学表面上看“量”已达标,然而“质”却未到位。随着年级增高,识字量增大,学生的“错字”“别字”比比皆是。可以说,怎样进行有效的识字教学是老师们都想解决的问题。在2010年,我有幸参加了一场观摩课,聆听了老师的讲学,在语文课上如何进行识字教学学到了一些生动、有效的方法。字理识字教学,不但形象生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加深了感性认识,培养了理性思维,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下面我就近年来运用字理进行识字教学上的一些做法和大家一起交流。
  一、借助图画发现字理
  汉字中有许多字都是根据生活中的具体实际事物描画出来的,这类汉字被称为“象形字”。象形字作为中国最古老的汉字,它有着鲜明而独特的直观性。教师可以根据字形的特点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图画,引导学生观察图画与汉字之间的关系,接着演示汉字的原始状态和演变过程,以帮助孩子记忆字形、理解字义。在此过程中,学生学习汉字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而且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学生轻松地认识了生字。例如,“雨”是一个典型的象形字,有着鲜明的直观性,为了让学生感悟到字的特点,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与汉字之间的联系,并辅助于多媒体将“雨”字从古代甲古文到楷书的演变过程,配上生动的讲解和优美的音乐展示出来。“雨”字的演变过程明了而又清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他们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起来,学生在观察中亲身感受到,从形象生动的图画到形似而简洁的古文字,再到神似而方正的楷书字,他们眼前一亮:原来汉字是经历这样的演变而来的!在整个识字过程中,学生通过联想,把抽象的汉字符号和形象的图画加以联系,使汉字在脑中变得富有趣味性,更易于记忆,同时教师也达到了培养学生丰富想象力和表达能力的目的。
  二、 动作表演再现字理
  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还可以根据汉字的特点(如表示动作的字),选择形象活泼的演示法,通过肢体语言再现动作,将字形与字义建立学生的联想之上,从而活跃了课堂氛围,将枯燥的识字过程再一次变得丰富精彩,使学生对汉字字形印象深刻,逐步培养了他们的洞察汉字的能力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有一次,我和孩子们在学习《小伙伴》这篇文章时,里面有一个“掰”字,他们都没有见过“掰”字,也不会读。直接告诉他们吧,但是害怕字音留给他们的印象不深刻,时间长了就忘记了。于是我拿起一支粉笔,演示掰断粉笔的动作。观察这个动作后,一个学生兴奋地对我说:“老师您用双手把这根粉笔分成好几段,而这个字的左右两边都是‘手’,中间是‘分’,所以我猜这个字念‘bāi’,对吗?” “老师很高兴,你不仅会读这个字了,而且你还学会用字理分析汉字了!你真厉害!”于是孩子们高兴地开始做“掰”的动作。我想他们在反复的动作中,通过感悟字形和字义的联系,对于“掰”字的理解一定比直接得到答案要深刻许多。
  三、创编谜语揭示字理
  一直以来,猜谜识字的教学方式备受老师和学生的青睐。因为谜语往往都是琅琅上口,易于让学生产生丰富的联想,而一旦猜中谜底,学生不但产生成功的喜悦,有成就感,而且猜对的字更是过目不忘、记忆深刻。依据猜字谜揭示汉字音、形、义的特点,教师可带领学生鼓励学生进行谜语的创编。以下就是学生在学习生字时,自己编的谜语:“白云躲在人头下”(会);“一只狗四张口”(器);“一百减一”(白);“一加一”(王);“一家十一口”(吉)……创编谜语,既调动学生识字的兴趣,树立识字的自信,又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真是两全其美的好方法。
  四、类比推理辨析字理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将汉字的构字部件进行了分类,共计约500个。所以在汉字大家庭里出现了许多相似的形近字,它们的部件相同,却因偏旁不同而字义也有所不同。如果我们按照旧的识字教学方法,机械地教,学生通过反复读、反复写来达到识字的目的,可想而知效果一定不会理想。在研究、实践各种识字教学方法的过程中,很多老师开始采用类比推理的方法,帮助学生对字理进行辨析。具体的方法是:结合生字部件相同偏旁不同的特点,编写儿歌、顺口溜来启发学生由一字联想多字,引导他们学会在各种语言环境中区分汉字,正确使用它们。比如在学习“青、清、晴、情、蜻、睛”时,教师可以编顺口溜:“小草青青河水清,天气晴朗好心情,小青蛙大眼睛,它和蜻蜓捉害虫。”就这样,在歌谣中给学生渗透了字理知识,培养了学生的识字能力,使他们领略到汉字内在的意蕴。
  五、构件分解辨析字理
  有的合体字尽管结构复杂,给识字教学带来了困难,但应该认识到,陌生的合体字大都由熟悉的构件组合而成,合体字的形、义、音是由构件的组合关系来体现的,这就决定了合体字结构的可分性。因此,我们必须按照“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教学规律来教合体字:先让学生初步感知合体字的形、义、音;再将合体字分解成若干个构件,引导学生了解每个构件的读音和意思;然后再将几个构件连缀起来,引导学生理解每个构件与合体字在音或义上的联系,让学生从整体上掌握合体字。如我在教学“葬”字的时候,我是这样教的:A.葬字读zai,本指掩埋死人。B.把葬字分解成(草)、死(尸体)、 (双手)三个构件。C.将三个构件连缀起来理解葬字:手把尸体掩埋在草丛间。
  构件分解识字是一种化难为易、驾轻就熟的教学方法,运用这种方法进行识字教学,有助于学生理解构件与合体字的内在联系,从形体结构和造字方法这两方面掌握汉字的音、形、义。
  综上所述,字理识字教学法,不仅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而且能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表明,运用字理识记生字,学生的错别字减少了,对于形近字、同音字,学生用字理区别后,记忆更深刻了,对词的理解,也有很大帮助。实践使我体会到,运用字理识字教学法进行识字教学,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能使学生掌握识字的方法,减轻学习负担。今后,我将在此基础上,不断实践,积极探索,更好的运用字理识字教学法进行识字教学,让学生轻轻松松学汉字,让语文教学课堂更彰显魅力。
  参考文献:
  [1]《图说字理识字》
  [2]《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手册》黄亢美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