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如何构建初中英语教学氛围
【作者】 徐晓莉
【机构】 西藏自治区定结县中学
【正文】 初中英语教学氛围如何构建?笔者的心得如下:一、浅化教材;二、深化口才;三、巧化“热身”;四、赏化成才;五、强化笔才。现分述如下。
一、浅化教材
教材的编写,并不一定适合每一位学生,难免脱离一部分学生实际。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活用教材,但随着词汇量的增加,学习难度的加深,由于学生的个性、兴趣、基础等原因,总有一部分学生难以适应目前教材的内容,面对这一部分学困生,教师就要为他们度身订做,设计一些符合他们水平的教学内容,使他们都能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使他们在教学中有事做,“有东西吃”。如在教SWE Book 5A Lesson 5时,教材里已设计6个问题,要求学生听录音,回答6个问题,这对学困生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中可以这样设计:
1)Yingtain was late for his swimming competition this morning(T/F)
2)Yingtain is a clever boy(T/F)
3)It was to go under the bridge.
以上问题的设计是一些判断题和填空题,学生较容易作出判断,有助于他们参与到这样的教学活动中来,即使是基础很差的学生都可以参与。
有教师认为,学困生很难参加课堂教学活动,只要他们不吭声,不影响教师授课就万事大吉,其实,学困生都有学好、参与教学活动的愿望,但苦于自身的不足,跟不上教师的教学而自动放弃,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为他们花一点心思,他们也会乐于参与的,这就要求教师在写教学设计时,把这一部分学生的心里,为他们多花一点心思。
二、深化口才
英语教学中,让学生动口说英语是教师的愿望,每一位教师绞尽脑汁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训练英语口语,但实际上是不可能的,总有个别甚至一部分学生闭口不开, 这就影响到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愿望,如果老师不为这部分学生寻找对策,让他们能参与到教学中来,课堂氛围就会大打折扣,甚至会影响学生学习效果、课后复习、学习兴趣、积极性等,因此对于这部分不会说的学生,教师除带读之外,还可以设计一些动手做的题型,如SWE Book 5A Lesson 5 Part 3要求学生阅读短文后口头回答课后的5个特殊疑问句,教师可能会让学生读完短文后马上让学生回答,这对某一部分学生确有困难,因为他们不会说。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可让不会说的学生把自己的答案写到黑板上,这就使得不会说的学生也会主动参与到这一教学活动中, 体现到他们的价值。
让学生动手并不意味着不让学生开口说,这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让他们动手只是在学生不会读的情况下通过动手这一开端,引导他们参与教学活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在让学生动手完成任务之后,还要进行口头的朗读为其扫除学习的障碍,从而增加其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三、巧化“热身”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一节课之计也在于它的开示,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要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要从上课开始做好,Warming up这一步尤其重要,有教师为了赶进度,省时间怕麻烦而忽略每节课对学生进行Warming up.其实这种做法不恰当,对学生热身,不但不可缺少,而且要做到最好。并且可以结合要的内容进行,如:SWE Book 5A Lesson 10可以结合对被动语态的复习进行,教师开始上课后,就抓住某一位学生的胳膊说:“Mike is caught by me.”然后让其他学生做同样动作并用英语表达出来。这样既对学生进行热身,同时也可以复习Lesson 9新证法——被动语态。
Warming up 的设计有很多种方法,除结合复习内容,还可以结合Greeting,不必千篇一律,热身的目的是使学生满腔激情地投入到教师将要组织的教学活动中去。
四、赏化成才
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需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的积极性不是每天都有,时时有,有时会因为日常生活小事或心理、生理上的问题而对课堂失去兴趣,也有可能因为教师一时之失而降低学生积极性,所以,当学生表现出热情的时候,教师要设法保护,不要让其失去。
1.用肯定的语言对学生进行表扬。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成功完成某一项任务后,由于得到表扬而使结果得到强化,学生也不例外,他有自我实现的需要,需要在课堂发挥自己的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上,确立其在班上同学心目中的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确立其在班上同学心目中的地位,并希望赢得教师和同学赞扬和羡慕的目光,教师在学生完成任务之后不要忘记用Well done ,Very good,Thank you等话语挂在嘴边,以达到保护学生积极性、增强自信心的目的,除此之外,老师还要用非言语行为(眼神、表情、手势等),对学生的劳动进行表扬和赞赏。最好不要对学生所做的一切无动于衷。
2.再造机会让学生得到赞赏。学生参与每一次教学活动不可能都是成功的,优等生也不例外,学困生更不用说。这对教师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出了新的要求,学生在活动中教师可给予适当帮助,使其走出困境。如课堂上,让学生回答问题时可以进行提示,使学生有找到答案的线索。再如,学生在活动中做错了或活动效果明显不佳时,让他们再做一次,然后再用赞扬的语言进行夸奖,学生也会感激不尽的。
五、强化笔才
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良好的学习竞争,有助于激发学习热情,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英语课堂教学中,通过创设一定的条件,让学生进行的竞争,同样会收到良好的效果,这对于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推动教学活动的发展有积极的作用,如SWE Book 5A Lesson 10 Part 2是看图写句子的活动,可按每一大组学生为竞争单位,每组选派一位学生代表自己所在的小组到黑板上作答,这样学生都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竞争活动中,都希望为自己的小组出点力,争一分荣誉。
除了以小组为单位,还可以性别为竞争小组,通过各种良性的竞争活动,达到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的目的。
营造良好的教学扭转的策略多种多样,诸如创设情景,运用多媒体技术、玩游戏等,效果也不错,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尝试上述方法,浅化教材,有助于学困生的参与,扩大参与面;让学生动手,满足各种学生的需要,扬长避短,巧妙进行Warming up,使课堂有良好的开端;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的学习热情经久不衰。总之,适当的学习竞争,可对教学活动推波助澜,都不失为营造英语教学氛围,让学生乐学、乐用英语,增强学生 主观能动性、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
一、浅化教材
教材的编写,并不一定适合每一位学生,难免脱离一部分学生实际。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活用教材,但随着词汇量的增加,学习难度的加深,由于学生的个性、兴趣、基础等原因,总有一部分学生难以适应目前教材的内容,面对这一部分学困生,教师就要为他们度身订做,设计一些符合他们水平的教学内容,使他们都能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使他们在教学中有事做,“有东西吃”。如在教SWE Book 5A Lesson 5时,教材里已设计6个问题,要求学生听录音,回答6个问题,这对学困生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中可以这样设计:
1)Yingtain was late for his swimming competition this morning(T/F)
2)Yingtain is a clever boy(T/F)
3)It was to go under the bridge.
以上问题的设计是一些判断题和填空题,学生较容易作出判断,有助于他们参与到这样的教学活动中来,即使是基础很差的学生都可以参与。
有教师认为,学困生很难参加课堂教学活动,只要他们不吭声,不影响教师授课就万事大吉,其实,学困生都有学好、参与教学活动的愿望,但苦于自身的不足,跟不上教师的教学而自动放弃,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为他们花一点心思,他们也会乐于参与的,这就要求教师在写教学设计时,把这一部分学生的心里,为他们多花一点心思。
二、深化口才
英语教学中,让学生动口说英语是教师的愿望,每一位教师绞尽脑汁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训练英语口语,但实际上是不可能的,总有个别甚至一部分学生闭口不开, 这就影响到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愿望,如果老师不为这部分学生寻找对策,让他们能参与到教学中来,课堂氛围就会大打折扣,甚至会影响学生学习效果、课后复习、学习兴趣、积极性等,因此对于这部分不会说的学生,教师除带读之外,还可以设计一些动手做的题型,如SWE Book 5A Lesson 5 Part 3要求学生阅读短文后口头回答课后的5个特殊疑问句,教师可能会让学生读完短文后马上让学生回答,这对某一部分学生确有困难,因为他们不会说。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可让不会说的学生把自己的答案写到黑板上,这就使得不会说的学生也会主动参与到这一教学活动中, 体现到他们的价值。
让学生动手并不意味着不让学生开口说,这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让他们动手只是在学生不会读的情况下通过动手这一开端,引导他们参与教学活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在让学生动手完成任务之后,还要进行口头的朗读为其扫除学习的障碍,从而增加其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三、巧化“热身”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一节课之计也在于它的开示,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要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要从上课开始做好,Warming up这一步尤其重要,有教师为了赶进度,省时间怕麻烦而忽略每节课对学生进行Warming up.其实这种做法不恰当,对学生热身,不但不可缺少,而且要做到最好。并且可以结合要的内容进行,如:SWE Book 5A Lesson 10可以结合对被动语态的复习进行,教师开始上课后,就抓住某一位学生的胳膊说:“Mike is caught by me.”然后让其他学生做同样动作并用英语表达出来。这样既对学生进行热身,同时也可以复习Lesson 9新证法——被动语态。
Warming up 的设计有很多种方法,除结合复习内容,还可以结合Greeting,不必千篇一律,热身的目的是使学生满腔激情地投入到教师将要组织的教学活动中去。
四、赏化成才
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需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的积极性不是每天都有,时时有,有时会因为日常生活小事或心理、生理上的问题而对课堂失去兴趣,也有可能因为教师一时之失而降低学生积极性,所以,当学生表现出热情的时候,教师要设法保护,不要让其失去。
1.用肯定的语言对学生进行表扬。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成功完成某一项任务后,由于得到表扬而使结果得到强化,学生也不例外,他有自我实现的需要,需要在课堂发挥自己的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上,确立其在班上同学心目中的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确立其在班上同学心目中的地位,并希望赢得教师和同学赞扬和羡慕的目光,教师在学生完成任务之后不要忘记用Well done ,Very good,Thank you等话语挂在嘴边,以达到保护学生积极性、增强自信心的目的,除此之外,老师还要用非言语行为(眼神、表情、手势等),对学生的劳动进行表扬和赞赏。最好不要对学生所做的一切无动于衷。
2.再造机会让学生得到赞赏。学生参与每一次教学活动不可能都是成功的,优等生也不例外,学困生更不用说。这对教师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出了新的要求,学生在活动中教师可给予适当帮助,使其走出困境。如课堂上,让学生回答问题时可以进行提示,使学生有找到答案的线索。再如,学生在活动中做错了或活动效果明显不佳时,让他们再做一次,然后再用赞扬的语言进行夸奖,学生也会感激不尽的。
五、强化笔才
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良好的学习竞争,有助于激发学习热情,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英语课堂教学中,通过创设一定的条件,让学生进行的竞争,同样会收到良好的效果,这对于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推动教学活动的发展有积极的作用,如SWE Book 5A Lesson 10 Part 2是看图写句子的活动,可按每一大组学生为竞争单位,每组选派一位学生代表自己所在的小组到黑板上作答,这样学生都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竞争活动中,都希望为自己的小组出点力,争一分荣誉。
除了以小组为单位,还可以性别为竞争小组,通过各种良性的竞争活动,达到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的目的。
营造良好的教学扭转的策略多种多样,诸如创设情景,运用多媒体技术、玩游戏等,效果也不错,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尝试上述方法,浅化教材,有助于学困生的参与,扩大参与面;让学生动手,满足各种学生的需要,扬长避短,巧妙进行Warming up,使课堂有良好的开端;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的学习热情经久不衰。总之,适当的学习竞争,可对教学活动推波助澜,都不失为营造英语教学氛围,让学生乐学、乐用英语,增强学生 主观能动性、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