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浅谈在物理教学中实施“自主学习”
【作者】 樊玉霞
【机构】 新疆库尔勒市第一中学
【摘要】根据新课标的培养目标,学生不仅要打好扎实的知识功底,更要自觉培养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不断调整、提高自己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物理教学要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学会学习。【关键词】初中物理;学习意识;氛围;方法;能力
1.强化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自觉性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到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现代学习理念是“终身学习”,学会学习,终身受益。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更新周期加快,学生将面临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的挑战。因此,在教师教学中要向学生阐明以上道理,并通过一些生动的事例向学生展示当今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综合素质的新要求。其次,要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教师要学生介绍知识时代科技精英的成长史及学生周围自学成才的经验和成果,让每一个学生都相信自己具有自主学习的巨大潜能。同时,还可以组织和开展一些自主学习的活动,如自制小实验、自编小测验、自评测试卷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使学生不断体验到自主学习所带来的成功喜悦,从而强化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增强其自主学习的信心。
2.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笔者认为:物理教学应从“读”、“写”、“看”三方面入手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
2.1“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能力是主体性教育的要求,是自主学习的基础和主要渠道。加强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能够使学生在学习中重视过程探索,主动地通过自己的思考去获取知识。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基本途径是:(1),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要求学生在阅读时必须做到“四个要”:“要积极思考”、“要认真细致”、“要写写练练”、“要转化语言”。(2),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可以定期向学生推荐一些课外科普文章来阅读,在引导学生阅读时要向学生明确阅读的目的、任务。同时,要求学生选定一本适合自己学习的物理课外参考书,根据教学内容进行同步自学,
2.2“写”—培养学生写读书笔记的能力。徐特立先生曾指出:“不懂笔墨不读书”。笔记既能帮助深入思考与整理书中的问题,又可备查和积累资料。培养学生做读书笔记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指导学生会在书上做记号和批注。教师可以及时提醒学生把所学的物理知识中隐藏的“潜台词”挖掘出来解释清楚,并在课本重要处作一些圈圈点点或作一些注释、说明。(2),向学生介绍写读书笔记的方法。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要做到:“逢要则记”、“逢难则记”、“逢疑则记”、“逢知则记”。(3),指导学生学做单元小结。每学完一个单元都要求学生认真进行归纳总结,并用列提纲或图表等形式表示出来,在全班进行交流,依此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2.3“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观察是认识事物、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极为重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应注意:(1),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在教学中可以介绍一些科学家从人们通常视而不见的现象中发现真理的故事,让学生认识观察的重要性,同时通过生动有趣的实验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观察欲望。(2),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确要观察什么,怎么观察,要教会学生科学的观察方法,如:重点观察法、对比观察法、归纳观察法等。同时还要让学生知道观察的一般顺序:由表及里、由整体到部分…。教师还可以通过自己的语言引导学生观察,以培养学生观察的有序性、有意性、目的性,来使学生学会观察。(3),培养学生养成观察的习惯。开始时可以让学生每周记一个“观察”事例并带入课堂描绘和分析,使学生逐步养成勤于观察的好习惯。
3.营造良好的自主学习氛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新课标要求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营造“自主学习”的教学氛围。
3.1创建新型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进行正常的教学活动,提高物理教学的有效保证,对师生双方良好的关系的形成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必须运用新课程理念构建起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
3.1.1学习过程是主动建构的过程,新课程提倡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要求老师评价语言多样化,能激发学生探索的热情。教师在评价时多用“你的想法有新意”“你的见解有独到之处”“你还有什么新设想”。即使学生回答错了也要给予鼓励:“你想到这方面,你再想想还另外的因素影响吗?”,不伤学生自尊心,他们容易接受。学生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渐能发表自己的看法,他们常常会这样说:“我觉得”“我认为”“我看”“我想要”“我发现”。这就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相互交流,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平等的朋友式的关系,使学生体验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同情、理解和宽容,形成自主自觉的意识、探索求知的欲望,开拓创新的激情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3.1.2新课程标准关心的是课程目标、课堂改革的基本理念和课程设计思路,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及伴随这一过程而产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和正确的价值观。这就需要物理教师要了解学生的生活世界,与学生不断的沟通、交流,彼此尊重,建立起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例如在学习“声音”内容时,要求学生自带乐器,并允许音乐方面有特长的学生讲解他对声有特性的理解;有一个平时只对音乐感兴趣、其他功课学的很差的女同学在这节课找回了自信。在讲“音色”这一抽象概念时,我让前、后排各两个同学站起来,叫后面其中一个同学问:“我是谁?”在前排学生猜出后,我问大家:“他们是怎样判断出他是谁的?”“因为他们的音色不同。”就这样不知不觉在游戏中,学生很轻松地明白了音色这一抽象概念。新课程改革顺应“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改革潮流,这就需要教师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而赋予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这样才能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找回“自我”。
3.2改革课堂教学规式
教师在教学中要改变过去那种高起点、高密度灌输和打题海战的注入式教学方式,回归到以学生为本、一切教学活动围绕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上来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感受和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在实际教学中可采用:(1)互动讨论式,充分实现师生、生生间互动作用的有效方法;(2)分层教学式,对智能不同、学业基础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目标,课堂提问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难度的问题;(3)留有余地式,教师少讲精讲,把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去思考、讨论、实验和练习;(4)“先学后教”式,对于那些易于接受的教材内容,可布置学生先自学并完成课后练习,上课时只进行针对性的重点讲解;(5)“先做后教”式,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先自学实验教材、熟悉实验器材、自主进行实验和得出初步实验结论,然后在教学中教师再加以补充、点拨和提高。教师要积极创设自主学习的课堂情景,确保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学会学习。
3.3优化学生课外作业
作业是巩固和运用所学物理知识的有效手段。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自身的巨大潜能,在布置和批改作业方面也可采用自主方式。(1)课后练习由学生自选。这样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使学生能自主地完成课后作业,避免抄袭现象。(2)假期作业由学生自定。让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知识的程度,选择深浅事宜的作业题,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3)学生作用让学生互批。学生作用让学生互批、老师审查、老师点拨、学生讲评,这样就能扩大学生间的交流,,通过对疑难问题的讨论、不同观点的争论和启发,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的拓展。
总之,课堂教学不仅是让学生学会现有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更新知识和技能;学生不仅要获取前人创造和发现的结论,更重要的是通过对已有的创造过程和方法去学会创造和发现,即具有自主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