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浅谈市场商贸秤的作弊行为及市场计量规范
【作者】 符 鑫
【机构】 贵州省威宁县质量技术监督检测所
【摘要】本文从衡器的分类及发展历程出发,分析了市场商贸秤的各种作弊形式和手法,同时,提出了规范集贸市场计量管理的建议。【关键词】电子秤作弊;集贸市场;计量专项整治
【正文】
1、引言
农贸市场的电子秤是否准确直接涉及到消费者的切身利益,是广大消费者关注的焦点。近几年来,全国各地几乎所有的省份都发现了商贸电子秤的作弊行为。电子秤的作弊手段越来越“高级”。可以说,各地普遍存在电子秤作弊情况,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作为消费者,应该如何识别防范市场作弊秤,保障切身利益不受损?笔者从日常电子秤检定的工作经验中,简要总结了电子秤具体作弊形式及防范建议。
2、衡器的分类与发展
衡器可以分为两大类,自动衡器和非自动衡器。自动衡器:又称为自动秤。指在称重过程中无需操作者干预就可获得称量结果的衡器。如:皮带秤、动态轨道衡等。非自动衡器:又称为非自动秤。指在称重过程中需操作者操作方可获得称量结果的衡器。如:静态汽车衡、轨道衡,平台秤、吊钩秤等。非自动秤又可分为自行指示和非自行指示;非自动秤也可分为模拟指示秤和数字指示秤。按用途可分为:商用秤、工业用和专用秤。按管理可分为:强制检定管理和非强制检定管理衡器。按结构可分为:机械式、机电结合式和电子式秤。我国现代市场衡器计量器具的发展,简单的说,就是从杆秤到机械秤、电子秤的过程。目前,我国绝大部分城区市场都使用电子秤计重。电子秤是一种载于秤的台座、盘、钩上的物品的重量由传感器蠕变反应平衡,有仪器数字显示的秤,具有多功能、高精度、快速和动态计量、稳定可靠等特征,代表了衡器产品发展的方向。
3、商贸市场常见的作弊方式
商之道,利为先。所以从远古时代有贸易活动的时候“短斤少两”现象也随之产生。随着科技的发展,衡器的技术含量得到很大的提高,有效的防范了作弊。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衡器的作弊手段也由简单的低智能型转向高智能型。作弊的器材也由简单机械型,一跃发展成高科技微电子遥控电路。常见的作弊方法如下:
3.1杆秤的作弊手法
虽然国家已经限制使用杆秤,但在一些农贸市场中仍有个别小商贩在使用,而且在杆秤上使用小伎俩,用不道德手段牟利。杆秤常见的作弊手法如下:一是在秤砣上做文章。比如,把秤砣变小变轻。配重的铅块抠掉,换上较轻的锡纸,或将砣磨小变轻;换秤砣,买入时用大(重)砣,卖出时用小(轻)砣,应注意查验秤杆上的最高标量是否与砣上的标量一致;二是在砣绳上做手脚。比如加宽砣绳。砣绳越细灵敏度越高,加宽则降低灵敏度。把砣绳放在较重处,有时一绳压二星,说多不说少。三是在秤杆上耍手段。包括:固定秤头提绳处活动刀片;截短秤杆;使用无刀片秤;使用空心秤杆灌水银。改变秤的重心;四是在秤盘上玩花样。用各种手法增重秤盘,比如:配钩子;挂螺母;吸磁石;在盘底贴物粘肉皮之类。五是用手法玩花样。如:用无名指压秤头,托秤砣:劣质商品以次充好等。
3.2电子秤的作弊手法
杆秤过度到电子秤后,秤具的生产使用也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粗糙到精密的发展过程,其作弊技术也随着科技从初级到高级,作弊手段日渐多样化,隐蔽化。根据近年来计量执法检查情况,当前市场上电子秤的作弊手段大致分为纯手法作弊和改装秤具结构作弊两类。
3.2.1纯手法作弊。是指未经改装,未改变秤具结构,仅从手法上作弊的方式。具体有以下五类:A.垫脚法。即秤放不平(将桌子放斜,或是用硬币,纸张将秤身垫高)造成缺斤少两。B.连盘出售法。商贩有意不将秤盘放秤上,待顾客购物时,按上单价数字后,再将放有商品的秤盘放在秤上计量,结果盘的重量也就成了商品的重量了,计算在价款之内了。c.留底数法:空秤时应该是零,但有些商贩却在左面重量的数字中先储存一定的底数,顾客购物时,底数连同所购商品一并计入价款。D.冲击法:空秤时将商品重重的丢进秤盘,冲击力使秤的重量数在一瞬间被人为地加大,待顾客还未来得及细看时,商贩手快已将商品拿起,随即报出价款。E.遮字幕法。有的商贩故意将商品等物堆于电子秤的字幕前,使顾客看不清楚字幕上的单价,然后信口开河,乱报重量和金额。
3.2.2改装秤具结构作弊。作弊方式大概有以下几种:A.预设密码。商贩通过调整电子秤内部芯片的密码实施作弊。一般电子秤的生产厂家在电子秤上均设置有密码,以防随意更动显示数值,该密码不对使用者公开,只提供给维修及从事衡器行业的相关人员在调修电子秤时使用。如今,电子秤市场上竞争激烈,为了赢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很多销售商就会将密码泄露给购买者。结果就导致了密码不再是保密的,密码可以更改更是人人皆知了。B.双开关控制。这种作弊秤在按键面板的上沿底部,额外安装了两个螺丝式的隐蔽开关。按下其中一个开关,正常秤就立刻变为作弊秤,其称重示值可以根据商贩的需要,设置成“九两秤”、“八两秤”;若遇到顾客或执法检查时,则只需要按下另一个开关,示值则马上就恢复正常了。c.加装电容遥控法。这种作弊秤在内部加装了电容遥控装置,无线电遥控器暗藏在商贩手中。他们可以根据现场顾客的“生熟程度”,在方圆10米的范围之类,任意遥控电子秤“宰客”。这种电容遥控秤的作弊速度快,方法隐蔽,如果不是专业执法人员拆秤检查电子元件,一般情况下无法被发觉。D.更换芯片遥控法。这种方法是目前最先进的作弊方式。虽然与加装电容法同属遥控系列,但在作弊秤内部,不再额外加装电容,而是将原厂的电子芯片,整版换掉。这种作弊秤只有对照原厂此种型号规格的电子秤芯片编号查找该原始芯片的出厂编号,才可能发现,而通常的市场计量执法无法做到这一点。
4、规范集贸市场电子秤
笔者认为,规范集贸市场电子秤要从政府监管、多方教育、百姓参与三个方面加大规范力度。
4.1政府监管。
加强对电子秤在生产、销售和使用环节的监督管理。开展电子秤生产、经销和修理企业的监督检查,进一步规范了电子秤市场经营行为。加强了对群众投诉举报的集中处理。还需进一步树立服务监管的意识。利用质监的专业知识,多方联动,协助市场主和摊主解决实际困难,树立行政执法的权威文明形象。
4.2多方教育。
要提高市场主和摊主、秤具生产厂家和百姓的计量意识,进一步加大各方的宣传教育力度。比如:可以利用各农贸市场现场,广泛宣传计量工作的重要性;将质监部门总结出的秤具作弊伎俩以及计量科普知识公开展示;设立诚信计量的“红榜”、“黑名单”,对不法商贩及时披露,使老百姓进一步了解市场计量状况;对电子秤没有及时检定、铅封损坏的商贩,及时警示告知其检定;建议电子秤生产厂家针对非法改装电子秤的作弊行为进行产品电路改进,设立防火墙,使非法改装行为无法得逞。
4.3百姓参与。
政府监管和宣传教育,最终也离不开百姓的参与。笔者认为只有掌握了计量常识,拥有了计量“武器”的广大的百姓参与,才能最终根治电子秤作弊的“顽疾”。
5、结束语
集贸市场的电子秤是否准确直接涉及到消费者的切身利益,是广大消费者关注的焦点。规范集贸市场计量行为,防范电子秤作弊的目标任重而道远,持之以恒、多方齐力或许是唯一出路。
1、引言
农贸市场的电子秤是否准确直接涉及到消费者的切身利益,是广大消费者关注的焦点。近几年来,全国各地几乎所有的省份都发现了商贸电子秤的作弊行为。电子秤的作弊手段越来越“高级”。可以说,各地普遍存在电子秤作弊情况,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作为消费者,应该如何识别防范市场作弊秤,保障切身利益不受损?笔者从日常电子秤检定的工作经验中,简要总结了电子秤具体作弊形式及防范建议。
2、衡器的分类与发展
衡器可以分为两大类,自动衡器和非自动衡器。自动衡器:又称为自动秤。指在称重过程中无需操作者干预就可获得称量结果的衡器。如:皮带秤、动态轨道衡等。非自动衡器:又称为非自动秤。指在称重过程中需操作者操作方可获得称量结果的衡器。如:静态汽车衡、轨道衡,平台秤、吊钩秤等。非自动秤又可分为自行指示和非自行指示;非自动秤也可分为模拟指示秤和数字指示秤。按用途可分为:商用秤、工业用和专用秤。按管理可分为:强制检定管理和非强制检定管理衡器。按结构可分为:机械式、机电结合式和电子式秤。我国现代市场衡器计量器具的发展,简单的说,就是从杆秤到机械秤、电子秤的过程。目前,我国绝大部分城区市场都使用电子秤计重。电子秤是一种载于秤的台座、盘、钩上的物品的重量由传感器蠕变反应平衡,有仪器数字显示的秤,具有多功能、高精度、快速和动态计量、稳定可靠等特征,代表了衡器产品发展的方向。
3、商贸市场常见的作弊方式
商之道,利为先。所以从远古时代有贸易活动的时候“短斤少两”现象也随之产生。随着科技的发展,衡器的技术含量得到很大的提高,有效的防范了作弊。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衡器的作弊手段也由简单的低智能型转向高智能型。作弊的器材也由简单机械型,一跃发展成高科技微电子遥控电路。常见的作弊方法如下:
3.1杆秤的作弊手法
虽然国家已经限制使用杆秤,但在一些农贸市场中仍有个别小商贩在使用,而且在杆秤上使用小伎俩,用不道德手段牟利。杆秤常见的作弊手法如下:一是在秤砣上做文章。比如,把秤砣变小变轻。配重的铅块抠掉,换上较轻的锡纸,或将砣磨小变轻;换秤砣,买入时用大(重)砣,卖出时用小(轻)砣,应注意查验秤杆上的最高标量是否与砣上的标量一致;二是在砣绳上做手脚。比如加宽砣绳。砣绳越细灵敏度越高,加宽则降低灵敏度。把砣绳放在较重处,有时一绳压二星,说多不说少。三是在秤杆上耍手段。包括:固定秤头提绳处活动刀片;截短秤杆;使用无刀片秤;使用空心秤杆灌水银。改变秤的重心;四是在秤盘上玩花样。用各种手法增重秤盘,比如:配钩子;挂螺母;吸磁石;在盘底贴物粘肉皮之类。五是用手法玩花样。如:用无名指压秤头,托秤砣:劣质商品以次充好等。
3.2电子秤的作弊手法
杆秤过度到电子秤后,秤具的生产使用也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粗糙到精密的发展过程,其作弊技术也随着科技从初级到高级,作弊手段日渐多样化,隐蔽化。根据近年来计量执法检查情况,当前市场上电子秤的作弊手段大致分为纯手法作弊和改装秤具结构作弊两类。
3.2.1纯手法作弊。是指未经改装,未改变秤具结构,仅从手法上作弊的方式。具体有以下五类:A.垫脚法。即秤放不平(将桌子放斜,或是用硬币,纸张将秤身垫高)造成缺斤少两。B.连盘出售法。商贩有意不将秤盘放秤上,待顾客购物时,按上单价数字后,再将放有商品的秤盘放在秤上计量,结果盘的重量也就成了商品的重量了,计算在价款之内了。c.留底数法:空秤时应该是零,但有些商贩却在左面重量的数字中先储存一定的底数,顾客购物时,底数连同所购商品一并计入价款。D.冲击法:空秤时将商品重重的丢进秤盘,冲击力使秤的重量数在一瞬间被人为地加大,待顾客还未来得及细看时,商贩手快已将商品拿起,随即报出价款。E.遮字幕法。有的商贩故意将商品等物堆于电子秤的字幕前,使顾客看不清楚字幕上的单价,然后信口开河,乱报重量和金额。
3.2.2改装秤具结构作弊。作弊方式大概有以下几种:A.预设密码。商贩通过调整电子秤内部芯片的密码实施作弊。一般电子秤的生产厂家在电子秤上均设置有密码,以防随意更动显示数值,该密码不对使用者公开,只提供给维修及从事衡器行业的相关人员在调修电子秤时使用。如今,电子秤市场上竞争激烈,为了赢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很多销售商就会将密码泄露给购买者。结果就导致了密码不再是保密的,密码可以更改更是人人皆知了。B.双开关控制。这种作弊秤在按键面板的上沿底部,额外安装了两个螺丝式的隐蔽开关。按下其中一个开关,正常秤就立刻变为作弊秤,其称重示值可以根据商贩的需要,设置成“九两秤”、“八两秤”;若遇到顾客或执法检查时,则只需要按下另一个开关,示值则马上就恢复正常了。c.加装电容遥控法。这种作弊秤在内部加装了电容遥控装置,无线电遥控器暗藏在商贩手中。他们可以根据现场顾客的“生熟程度”,在方圆10米的范围之类,任意遥控电子秤“宰客”。这种电容遥控秤的作弊速度快,方法隐蔽,如果不是专业执法人员拆秤检查电子元件,一般情况下无法被发觉。D.更换芯片遥控法。这种方法是目前最先进的作弊方式。虽然与加装电容法同属遥控系列,但在作弊秤内部,不再额外加装电容,而是将原厂的电子芯片,整版换掉。这种作弊秤只有对照原厂此种型号规格的电子秤芯片编号查找该原始芯片的出厂编号,才可能发现,而通常的市场计量执法无法做到这一点。
4、规范集贸市场电子秤
笔者认为,规范集贸市场电子秤要从政府监管、多方教育、百姓参与三个方面加大规范力度。
4.1政府监管。
加强对电子秤在生产、销售和使用环节的监督管理。开展电子秤生产、经销和修理企业的监督检查,进一步规范了电子秤市场经营行为。加强了对群众投诉举报的集中处理。还需进一步树立服务监管的意识。利用质监的专业知识,多方联动,协助市场主和摊主解决实际困难,树立行政执法的权威文明形象。
4.2多方教育。
要提高市场主和摊主、秤具生产厂家和百姓的计量意识,进一步加大各方的宣传教育力度。比如:可以利用各农贸市场现场,广泛宣传计量工作的重要性;将质监部门总结出的秤具作弊伎俩以及计量科普知识公开展示;设立诚信计量的“红榜”、“黑名单”,对不法商贩及时披露,使老百姓进一步了解市场计量状况;对电子秤没有及时检定、铅封损坏的商贩,及时警示告知其检定;建议电子秤生产厂家针对非法改装电子秤的作弊行为进行产品电路改进,设立防火墙,使非法改装行为无法得逞。
4.3百姓参与。
政府监管和宣传教育,最终也离不开百姓的参与。笔者认为只有掌握了计量常识,拥有了计量“武器”的广大的百姓参与,才能最终根治电子秤作弊的“顽疾”。
5、结束语
集贸市场的电子秤是否准确直接涉及到消费者的切身利益,是广大消费者关注的焦点。规范集贸市场计量行为,防范电子秤作弊的目标任重而道远,持之以恒、多方齐力或许是唯一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