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如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
【作者】 梁 云
【机构】 贵州省威宁县威宁民族中学
【摘要】本文就情感与认知的关系进行剖析,谈谈如何在英语教学中从“以人为本”、“寓教于乐”、“赏识教育”等方面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从而促进英语学习。【关键词】积极;英语学习;情感
【正文】
在目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新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作为课程目标之一。所谓情感态度,是指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相关因素以及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祖国意识和国际视野。积极学习英语的过程就是智力因素和情感因素的协调发展过程,如果把学生的“智商”和“情商”作比喻,学生的“智商”是露出水面的一部分,而“情商”是沉在水下的大部分,那么我们在英语教学中没法挖掘出学生的“情商”,使学生的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得到和谐的统一,就能进一步增强英语教学效果,真正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呢?
一、教师应该以情施教
教师应该善于和学生交朋友。苏霍姆林斯曾指出:“我坚信,常常以教育上的巨大不幸和失败而告终的学校内许许多多的冲突,其根源都在于教师不善于和学生交往。”情感是教师和学生之间互相作用的桥梁和润滑济,情感是打动心灵的秘诀,是打开人的心灵的一把金钥匙。“教贵情深”,有感情就会增加教学的魅力,学生往往因爱你而爱上了英语这门学科,在浓浓的情感氛围中,定会收到预想不到的好效果。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的注意中心,集中在教学内容的传递上,却没有意识到在传递知识过程中的情感。教学活动应该是一个知情交流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应自觉地在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伴以积极的情感,达到以情促知、情知交融的效果。教师以积极的情感鼓舞感染学生。同时教师的政治道德素质,文化理论水平,教学水平,精神状态,人格魅力,审美能力及教师的形体语言和口头语的表现对学生起着很大的感染作用。
二、运用“赏识教育”
“赏识教育”是以欣赏和夸奖为主导的教育方法,它特别适合于青少年教育,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和接受,当然这也需要把握好“度”的问题。赏识的目的是让学生获得更多的自信。教育中的夸奖是对学生良好行为表现的肯定,通过表扬奖励使学生明白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并使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得以巩固和发扬。赏识教育也能够强化学生的自尊心。大量研究表明,在自尊受到保护和鼓励的环境中,学习的认知活动最有效。在教学中,教师应尊重和信任学生,小心爱护学生的自尊心,因为人人都有一种形成自我概念,并且让他人认可的需求。教学不仅是知识传授的过程,同时也是人际交流的过程。所以教师应从情感角度着眼对教学评价进行优化处理,使教学评价在对学生教学中的反应作出认知反馈的同时,还给予情感上的影响,以充分发挥教学评价在情感方面的积极作用。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每个学生在学校里都能抬起头来走路。”课堂上教师给予学生积极性评价是激发学生情感的最好的激励词。如“Good”,“Perfect”,“Fantastic”etc。甚至可以对平时较差的学生说:“You’ve done a good job.”这种鼓励的话语,加之教师温和的眼神,会在学生的心理涌起一股股暖流。有时考虑到学生个体的差异,请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相应难度的问题,尽量给予具体、有针对性的特色性评价,使学生了解区别于别人的特点和优点,产生一种真正被老师重视的情感体验,从而提高其自尊和自信水平。在教学评价中我们还应发挥主体性评价的功能,通过学生的互评和自评,让学生作为评价的主体参与课堂教学评价,提高自我评价能力和主体意识,增强学习的兴趣和主动精神。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三、教师应该在平日的教学中注意寓教于乐
孔子在《论语》中早已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当然寓教于乐,应该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现仅举一例,听力理解能力是语言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听力的提高必须依靠多听多练。首先,要让学生有听的兴趣。抓住时下学生喜欢听流行歌曲的心理,在课余时间利用电教设备放一些经典的流行英文歌曲、英文MTV等给学生听,在优美的歌声中进行音乐渲染,创造情境,培养英文学习兴趣。另外传统的课堂教学都是以教师讲为主,传统的授课方式是板书,有时辅助以卡片、实物、小黑板等,均以静态形象出现,使学生感到单调、乏味、枯燥,而使多媒体进入课堂,发挥了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的优势,为激发学生思学、乐学提供了条件。同时积极创设有利于英语教学的物质环境,营造英语学习的氛围,如校园布置的标识和指示语等用英语或双语书写,教室的布置有英语的特色,为学生创设乐学的环境。还要积极开展英语的课外活动,创设有利于英语学习的校园文化环境,如开展朗诵、唱歌、讲故事、演讲、表演、英语角、英语墙报展览、英语周、英语汇报演出和英语夏令营等。总之,课外活动是整个英语教学过程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保护了学生的好奇心,培养了他们的自主性和创新意识。它有助于学生乐学英语,有助于巩固和深化课堂教学,培养非智力因素,有助于培养学生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有助于完善知识结构,完善个性发展。
四、教材是情感因素的载体
中学英语教材蕴涵着丰富的情感资源和独特的情感教育价值,如语音,语调的节奏美、和谐美,英语语法不同于汉语的思维方式等,都有利于提高学习者的“情商”,不同的文化差异有利于培养学生开放和兼容的时代性格,有利于培养学生交际和合作的精神。教材为教师开展情感教学提供了各种情感素材和教学活动的平台。在实施情感教学时,人们往往把注意力更多地集中于教师和学生身上,而忽视了开发和利用教材中所含情感因素,造成情感资源的浪费。所以认真钻研教材,从心理情感维度分析教材,恰如其分地把握语言材料中的感情意义,引导学生发现美、感受美,将有助于发挥教材中的情感资源,提高学生的情感水平。
在目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新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作为课程目标之一。所谓情感态度,是指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相关因素以及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祖国意识和国际视野。积极学习英语的过程就是智力因素和情感因素的协调发展过程,如果把学生的“智商”和“情商”作比喻,学生的“智商”是露出水面的一部分,而“情商”是沉在水下的大部分,那么我们在英语教学中没法挖掘出学生的“情商”,使学生的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得到和谐的统一,就能进一步增强英语教学效果,真正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呢?
一、教师应该以情施教
教师应该善于和学生交朋友。苏霍姆林斯曾指出:“我坚信,常常以教育上的巨大不幸和失败而告终的学校内许许多多的冲突,其根源都在于教师不善于和学生交往。”情感是教师和学生之间互相作用的桥梁和润滑济,情感是打动心灵的秘诀,是打开人的心灵的一把金钥匙。“教贵情深”,有感情就会增加教学的魅力,学生往往因爱你而爱上了英语这门学科,在浓浓的情感氛围中,定会收到预想不到的好效果。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的注意中心,集中在教学内容的传递上,却没有意识到在传递知识过程中的情感。教学活动应该是一个知情交流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应自觉地在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伴以积极的情感,达到以情促知、情知交融的效果。教师以积极的情感鼓舞感染学生。同时教师的政治道德素质,文化理论水平,教学水平,精神状态,人格魅力,审美能力及教师的形体语言和口头语的表现对学生起着很大的感染作用。
二、运用“赏识教育”
“赏识教育”是以欣赏和夸奖为主导的教育方法,它特别适合于青少年教育,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和接受,当然这也需要把握好“度”的问题。赏识的目的是让学生获得更多的自信。教育中的夸奖是对学生良好行为表现的肯定,通过表扬奖励使学生明白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并使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得以巩固和发扬。赏识教育也能够强化学生的自尊心。大量研究表明,在自尊受到保护和鼓励的环境中,学习的认知活动最有效。在教学中,教师应尊重和信任学生,小心爱护学生的自尊心,因为人人都有一种形成自我概念,并且让他人认可的需求。教学不仅是知识传授的过程,同时也是人际交流的过程。所以教师应从情感角度着眼对教学评价进行优化处理,使教学评价在对学生教学中的反应作出认知反馈的同时,还给予情感上的影响,以充分发挥教学评价在情感方面的积极作用。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每个学生在学校里都能抬起头来走路。”课堂上教师给予学生积极性评价是激发学生情感的最好的激励词。如“Good”,“Perfect”,“Fantastic”etc。甚至可以对平时较差的学生说:“You’ve done a good job.”这种鼓励的话语,加之教师温和的眼神,会在学生的心理涌起一股股暖流。有时考虑到学生个体的差异,请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相应难度的问题,尽量给予具体、有针对性的特色性评价,使学生了解区别于别人的特点和优点,产生一种真正被老师重视的情感体验,从而提高其自尊和自信水平。在教学评价中我们还应发挥主体性评价的功能,通过学生的互评和自评,让学生作为评价的主体参与课堂教学评价,提高自我评价能力和主体意识,增强学习的兴趣和主动精神。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三、教师应该在平日的教学中注意寓教于乐
孔子在《论语》中早已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当然寓教于乐,应该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现仅举一例,听力理解能力是语言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听力的提高必须依靠多听多练。首先,要让学生有听的兴趣。抓住时下学生喜欢听流行歌曲的心理,在课余时间利用电教设备放一些经典的流行英文歌曲、英文MTV等给学生听,在优美的歌声中进行音乐渲染,创造情境,培养英文学习兴趣。另外传统的课堂教学都是以教师讲为主,传统的授课方式是板书,有时辅助以卡片、实物、小黑板等,均以静态形象出现,使学生感到单调、乏味、枯燥,而使多媒体进入课堂,发挥了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的优势,为激发学生思学、乐学提供了条件。同时积极创设有利于英语教学的物质环境,营造英语学习的氛围,如校园布置的标识和指示语等用英语或双语书写,教室的布置有英语的特色,为学生创设乐学的环境。还要积极开展英语的课外活动,创设有利于英语学习的校园文化环境,如开展朗诵、唱歌、讲故事、演讲、表演、英语角、英语墙报展览、英语周、英语汇报演出和英语夏令营等。总之,课外活动是整个英语教学过程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保护了学生的好奇心,培养了他们的自主性和创新意识。它有助于学生乐学英语,有助于巩固和深化课堂教学,培养非智力因素,有助于培养学生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有助于完善知识结构,完善个性发展。
四、教材是情感因素的载体
中学英语教材蕴涵着丰富的情感资源和独特的情感教育价值,如语音,语调的节奏美、和谐美,英语语法不同于汉语的思维方式等,都有利于提高学习者的“情商”,不同的文化差异有利于培养学生开放和兼容的时代性格,有利于培养学生交际和合作的精神。教材为教师开展情感教学提供了各种情感素材和教学活动的平台。在实施情感教学时,人们往往把注意力更多地集中于教师和学生身上,而忽视了开发和利用教材中所含情感因素,造成情感资源的浪费。所以认真钻研教材,从心理情感维度分析教材,恰如其分地把握语言材料中的感情意义,引导学生发现美、感受美,将有助于发挥教材中的情感资源,提高学生的情感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