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作者】 王俊学

【机构】 山东省平度市仁兆镇冷戈庄中学

【摘要】课堂教学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教会学生怎样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继续学习的能力,课堂上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才能事半功倍,真正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初中化学;学会学习;效率;提高
【正文】
  随着教育改革实践的逐步深入,新课改和素质教育都对现代课堂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效课堂作为一种低产出高收益的高效率课堂,在现阶段的教学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加强对新时期化学课堂的高校教学探索,通过多种方式和手段完成高效化课堂的构建,让教师在这个实践中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实力,学生培养自身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提升教与学的双重水平具有积极意义。 
  一、用实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化学实验是初中阶段化学教学的核心内容,因此,授课者应该通过尽可能多的方法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实验的绝对关注度。为实现这一基本方针,在进行化学实验教学时,教师应该做足准备,确保实验课堂的有效开展。举例说明,在进行钠特性介绍时,可以如下进行实验课堂开展:在实验室内用酒精灯将其点燃,发现钠燃烧后发出的火焰是黄色;把其投入水中发现出现了激烈的反应,具体表现为钠浮于水面,而且放出大量的热使钠溶成小球在水面上游动,同时伴有嗤嗤。学生通过直接的感官接触,发现钠的奥妙,不仅产生了自己也想做一做试验的兴趣,也催生了要尽快在课堂上学习有关钠的知识欲望。教师通过多种手段引导学生进入实验室的方法不仅仅体现在实验课堂上,在理论教学中,也可以有意识地将试验仪器带入课堂,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对化学实验产生探索心理。 
  二、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模式教学 
  多媒体的最大特点便是可以通过情境创设,将枯燥无味的知识以更加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出来,进而大大降低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对课堂重点、难点的讲解困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多媒体能够通过直观显示的方式,弥补语言和文字的不足,补充学生的想象力,利用声像、文字等多种元素来刺激、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让学生对于化学这门知识产生兴趣,深刻理解,进而掌握化学的内在规律。因此在建构初中化学高校教学模式中,广大一线工作者必须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推进课堂有效进行。举例说明,在进行课堂总结中,同学们通过学习已经知道铁生锈的原因以及其有关特性,但是铁是怎样产生的,它的具体冶炼过程却是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难以接触到的,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无法对学生的这些疑惑做出有效回复,然而,通过使用多媒体技术,教师便可以通过调动相关网络资源,对学生进行现场展示,大大的对课堂内容进行了生动、形象的补充和展示。尤其是对于授课过程中的难点、重点,教师利用多媒体进行图文并茂的全方位展示,能够及时解决学生困惑,保持他们的化学学习兴趣,让课堂氛围变得更加活泼,可谓是一举多得,对于教学效果的提升也有着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 
  三、与学生交朋友,提高课堂效率
  师生关系式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保证,也是社会精神文明的重要方面。新型师生关系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的氛围上和谐的。适时的放下老师的架子走到学生中去,体会与他们一起玩耍时的快乐,拉近师生距离,让我们的课堂充满生机。
  四、精讲多练,提高教学效率
  精讲,就是配合教材内容,面向全体学生。突破重点,带过一般,设疑破难,为学生创造思维情境。练是巩固知识的途径之一,练要练到点子上,精心设计一些针对性较强的问题,引导学生在分析研究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所学知识。能让他们亲自动手操作的或口头表达练习的,就尽可能让他们动手动口实践,以达到真正掌握知识,举一反三的目的。驾驶在教学过程中就应该针对教材的关键点、知识联系的转折点以及销售易混淆的地方,结合思考题给学生以点拨、启发和疏通。教学过程中。只要合理地安排知识体系,通过精讲多练,就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使课堂教学目标集中,重点突出,难点突破,从而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五、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化学式一门以实践为基础的学科,在教学中必须把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注重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对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教师演示实验的操作要严格规范;二是学生实验操作训练要有计划、分阶段;三是无论是演示实验还是分组实验,教师只进行一定程度的辅导,在学生操作演示实验时,老师影视旁观者,学生动手、学生思考、学生评价,最后教师稍作点评。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动手能力,又增强了全体学生的实验规范化技能。知识往往不是孤立的,只要教师认真思考就一定能挖掘出很多有价值的东西,前后知识的联系既有利于学生多角度思考,又有利于提高学生触类旁通的能力。如第二单元教学中就涉及到高锰酸钾的颜色以及为什么要盛放在棕色的瓶中;由无色的酚酞试液联想到紫色石蕊试液;由浓氨水易分解想到碳酸等等。
  六、提高后进生学习效率
  要使后进生的教育变被动为主动,还必须启动他们内在的动力机制,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给后进生创造成功的机会。例如,在课堂上老师应让后进生的思路能跟上自己的教学节奏,对后进生的提问应控制好思维的层次,要让他们有话可答;课后作业要让他们能独立完成,难度较大的题目可布置为拓展或事先做出提示。
  总之,课堂教学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教会学生怎样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继续学习的能力,课堂上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才能事半功倍,真正提高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肖成全等.有效教学[M].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康玉林.新课之前话导入[J]. 素质教育论坛, 2008,(7).  
  [3]胡玉阁.浅谈化学教学的课堂艺术[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1997,(6). 
  [4]施雪娟.例谈高中化学新课导入的设计[J].化学教与学, 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