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摭谈地理教学如何适应新课程改革
【作者】 吕天俊
【机构】 山东省莱西市南墅镇中心中学
【摘要】新课程改革提倡初中生主体意识的有效挖掘和提升。这一点与以往的教学理念大有不同,对教师多年来形成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都形成了巨大的挑战。教师要抓住新课程改革的机遇,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调整自己的角色,不断加强学习,努力达到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关键词】初中地理;新课程改革;教学模式;创新与探究
【正文】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现代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初中地理新课程不再提倡死记硬背的学习理念,而是强调实现初中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由过去被动的学习转化为主动的学习,根本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新课程还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性。改变过去单一的学习方式,特别是提倡由学生主动参与的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打破过去单一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态度,培养学生主体意识以及合作探究的意识。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可见,新课程提倡学生主体意识的挖掘和能力的提升。这一点与以往的教学理念都大有不同,对我们多年来形成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都形成了颠覆性的挑战。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学如何适应初中地理教学的发展,成为新课程背景下的合格教师,是摆在每一位初中地理教学工作者面前的一次大考验。
为了适应新课程背景下对初中生提出的新要求,我们教师就要改变过去那种以教师为主的教学理念和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运用多种教学模式和方法展开教学工作。面对新课程对于初中地理教学提出的新的要求,我们广大的初中地理教师不能坐以待毙,不能被动的等待和应付,而应该主动出击,主动的调整与新课程教学不相适应的理念和行为,主动适应新课程发展对于教师的各项要求。那么如何才能更好的适应新课程对初中地理教师提出的新的要求呢?下面结合我自身的理解对以上的这一课题做一番探讨。
一、教师观念要更新,角色要转变
1. 要树立以素质教育为导向,面向全体初中生的教育教学理念
这就要求教师把素质教育放在第一位,摒弃过去单纯强调升学率和考试成绩的不良倾向。真正的把培养学生的素质落实到实处。并且要创造条件努力使每一个学生都受到良好的教育,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倡导学生的学习体验和能力的成长。
2. 注重初中生的学习过程,促进他们的主体性参与
每一个学生都是独具个性的个体,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创造机会,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体验学习和探究的过程。进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和实践能力。教师应该认识到只有学生主动的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才能真正的让他们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形成探究和实践的能力。
3. 教师是初中生学习的引导者、启发者
随着新课程的推进,强调初中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由过去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这样教师的角色也由过去的主导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启发者。不再是主导者的角色出现在课堂上,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在这样的师生关系前提下才能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还课堂给学生。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启发者,让学生自己体验学习的过程,进而真正的形成能力。
二、加强继续教育,促进知识结构的更新
初中地理是一门自然学科,课程的内容在不断的变化,地理知识在不断的更新进步,这就要求教师不能把精力只专注到课本的内容上,还要不断的进行继续教育,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因为只有教师通过不断的学习,才能充实自己。掌握科技的发展,了解地理研究的动态,使之更好的为教学服务。
三、尊重初中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教学模式的创新
新课程标准的提出预示教学不再是过去的单一模式,而是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在尊重初中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不断探索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促进教学模式的更新与创新,以适应新课程对于教学模式的要求。对于不同的课程我们提倡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针对初中地理学科特点,我们提倡采用探究式教学模式。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有目的的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确定探究的主题,并由学生自主设计探究方案,并通过讨论确定合理的探究方案,由学生分组针对探究主题开展探究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完成探究学习,经过讨论得出探究结果。再把结果拿到班上进行小组间讨论。得出令人信服的探究结果。在整个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充分调动了初中生的积极性,他们是整个课堂的真正主人,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变成了整个探究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和引导者。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参与其中,体验着学习的结论获得的全过程。学生之间采用分组的学习形式,通过互相合作,完成探究过程,通过讨论得出探究结果,可以说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获得了探究结果,更是学生体验了探究过程,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学会了合作和讨论。真正把初中生的能力培养落实到了实处。
我们知道在传统的初中地理教学中,课堂与课程是彼此分离的。教师被排斥于课程之外,教师的任务只是教学,教给学生标准答案。教科书成为教师的唯一参照标准,有些教师甚至到了离开教科书,就不知道教什么,离开了教参,就不知道怎么上课。面对这种情况,我们根据新课程的相关要求,提出教学模式的多样性,打破过去的单一的教学模式,提倡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开发新的教学模式,展开适合的教学模式的探索。
总之,新课程改革对广大初中地理教师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我们广大初中地理教师要学习新课程理念,以新课程理念为契机,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转变教师角色;通过不断的继续教育,提升自己的理论知识,丰富自己的学识,改变自己的教学模式;通过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构建新的师生关系,调整自己在教学中的作用与地位,使初中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地理课程标准(实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教育部.地理新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束定芳.中学地理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现代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初中地理新课程不再提倡死记硬背的学习理念,而是强调实现初中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由过去被动的学习转化为主动的学习,根本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新课程还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性。改变过去单一的学习方式,特别是提倡由学生主动参与的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打破过去单一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态度,培养学生主体意识以及合作探究的意识。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可见,新课程提倡学生主体意识的挖掘和能力的提升。这一点与以往的教学理念都大有不同,对我们多年来形成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都形成了颠覆性的挑战。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学如何适应初中地理教学的发展,成为新课程背景下的合格教师,是摆在每一位初中地理教学工作者面前的一次大考验。
为了适应新课程背景下对初中生提出的新要求,我们教师就要改变过去那种以教师为主的教学理念和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运用多种教学模式和方法展开教学工作。面对新课程对于初中地理教学提出的新的要求,我们广大的初中地理教师不能坐以待毙,不能被动的等待和应付,而应该主动出击,主动的调整与新课程教学不相适应的理念和行为,主动适应新课程发展对于教师的各项要求。那么如何才能更好的适应新课程对初中地理教师提出的新的要求呢?下面结合我自身的理解对以上的这一课题做一番探讨。
一、教师观念要更新,角色要转变
1. 要树立以素质教育为导向,面向全体初中生的教育教学理念
这就要求教师把素质教育放在第一位,摒弃过去单纯强调升学率和考试成绩的不良倾向。真正的把培养学生的素质落实到实处。并且要创造条件努力使每一个学生都受到良好的教育,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倡导学生的学习体验和能力的成长。
2. 注重初中生的学习过程,促进他们的主体性参与
每一个学生都是独具个性的个体,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创造机会,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体验学习和探究的过程。进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和实践能力。教师应该认识到只有学生主动的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才能真正的让他们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形成探究和实践的能力。
3. 教师是初中生学习的引导者、启发者
随着新课程的推进,强调初中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由过去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这样教师的角色也由过去的主导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启发者。不再是主导者的角色出现在课堂上,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在这样的师生关系前提下才能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还课堂给学生。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启发者,让学生自己体验学习的过程,进而真正的形成能力。
二、加强继续教育,促进知识结构的更新
初中地理是一门自然学科,课程的内容在不断的变化,地理知识在不断的更新进步,这就要求教师不能把精力只专注到课本的内容上,还要不断的进行继续教育,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因为只有教师通过不断的学习,才能充实自己。掌握科技的发展,了解地理研究的动态,使之更好的为教学服务。
三、尊重初中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教学模式的创新
新课程标准的提出预示教学不再是过去的单一模式,而是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在尊重初中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不断探索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促进教学模式的更新与创新,以适应新课程对于教学模式的要求。对于不同的课程我们提倡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针对初中地理学科特点,我们提倡采用探究式教学模式。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有目的的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确定探究的主题,并由学生自主设计探究方案,并通过讨论确定合理的探究方案,由学生分组针对探究主题开展探究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完成探究学习,经过讨论得出探究结果。再把结果拿到班上进行小组间讨论。得出令人信服的探究结果。在整个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充分调动了初中生的积极性,他们是整个课堂的真正主人,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变成了整个探究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和引导者。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参与其中,体验着学习的结论获得的全过程。学生之间采用分组的学习形式,通过互相合作,完成探究过程,通过讨论得出探究结果,可以说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获得了探究结果,更是学生体验了探究过程,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学会了合作和讨论。真正把初中生的能力培养落实到了实处。
我们知道在传统的初中地理教学中,课堂与课程是彼此分离的。教师被排斥于课程之外,教师的任务只是教学,教给学生标准答案。教科书成为教师的唯一参照标准,有些教师甚至到了离开教科书,就不知道教什么,离开了教参,就不知道怎么上课。面对这种情况,我们根据新课程的相关要求,提出教学模式的多样性,打破过去的单一的教学模式,提倡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开发新的教学模式,展开适合的教学模式的探索。
总之,新课程改革对广大初中地理教师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我们广大初中地理教师要学习新课程理念,以新课程理念为契机,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转变教师角色;通过不断的继续教育,提升自己的理论知识,丰富自己的学识,改变自己的教学模式;通过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构建新的师生关系,调整自己在教学中的作用与地位,使初中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地理课程标准(实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教育部.地理新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束定芳.中学地理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