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如何激发小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作者】 丁 慧

【机构】 新疆塔城市第三小学

【摘要】小学美术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和管理者,应该在生本教育中,培养学习兴趣,让全体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成为有健全人格,有创新精神的合格人才。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学习兴趣;培养
【正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美术课是闭塞的,毫无生气,因此,我们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美术兴趣方面,注意方法的应用使美术课越来越生动,越来越好。当然在引导学生兴趣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需要我们美术教师去创新,去发现。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一般来说,学生往往因为喜欢教师而喜欢该教师的学科,如果每位老师都具有这种魅力,那么学生的学习生活肯定是幸福和欢快的。教师首先必须尊重、关爱每一个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善于用亲切的眼神、细微的动作、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赞语等来缩短师生心灵间的差距,培养必要的师生情。只有这样,学生才会热爱、尊敬教师,进而爱上你所教的学科。教师要有丰富的知识和精到的授课艺术来吸引学生,满足学生的道德要求和精神需要,使他们对学习材料充满浓厚的兴趣,去鉴赏、品味、思索,并获得各方面的启迪。教师要热爱自己所教的学科,深入挖掘教材,研究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以最简洁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绘画技法,美丽的表现效果进行教学,使所教内容成为教师和学生的兴趣中心,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搞好教学设计,增强趣味性
  美术教学活动要富有趣味性,学生学习起来才会有积极性和主动性。实践中不难发现,融音乐性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的游戏,更能激发学生的情趣,使学生在愉悦中不知不觉的掌握所学的知识,使美术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从而使学生对美术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要善于将技法训练与符号游戏结合起来,开展寓教于乐的“游戏”刺激学生的兴趣神经,激励每一个学生想“动”且“动”起来。
  充分利用现有设备,进行直观教学。现代化教学手段尤其是多媒体的广泛应用,更是开创了美术电教教学的新局面。特别是随着新兴科技的发展,电脑、投影等多媒体已相继进入了课堂,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将更加普及。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利用好多媒体这一手段,效果是不言而喻的。学生自然都会以最佳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之中。运用多媒体不但可提供生动逼真、色彩鲜明的声像资料,更可使抽象难以理解的教学内容变得妙趣横生,赏心悦目。如在美术教学中,常常会碰到许多抽象的理论,教师往往要花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来讲解这些理论知识,但不见得学生都能理解和掌握。利用了多媒体教学,这些问题就变的简单多了。通过课件展示,电脑动画的模拟,视频片段等,使学生能直观地掌握。
  三、 优化和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是为了达到教学目标,师生进行有序的相互联系的种种活动的方式。教学方法选用,主要取决与学生活动和教师教学活动的认识逻辑程序、思维和管理等方面。教学方法的准确应用,能体现出教师对教学的目的、教学过程、教学活动等一系列教学基本问题的理解,提高教学效果。教师要科学地创造性地运用教学方法,使其符合教学目的、教学原则和内容,更符合学生的实际能力。现代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该在教学内容综合性的前提下,摈弃那种“单一化”,“灌输式”的传统教学方法,力求做到“新”、“奇”、“美”。各种方法有机结合,并保证运用得当。在过去长期的教学中,比较重视学生的模仿能力的训练,模仿得惟妙惟肖通常会得到鼓励。当然模仿能力作为基础教育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必需的,但模仿不应是教学的终结。因此教师在教学上应该采取生动的教学方法,留给学生一个自由表现的空间,让他们充分显露其艺术才华,找到属于自己的艺术语言。
  用分组合作的形式团结学生。分组合作学习是把学生根据兴趣爱好或知识水平分成若干个小组,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它的优点是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发挥全体同学的积极主动性,集合所有学生的智慧,还能使学生的优缺点互补,使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最佳。上课时由学生自由组合成学习小组,不管是欣赏课,还是技法课,都可以放手任由他们自己讨论、取舍,然后选取最佳方案或答案。课下可由教师或美术科代表组织美术兴趣小组,通过教师指导和学生的自由活动,探究课程要求之外的美术创作活动,拓展学生的思维的知识面,培养学生团结合作意识。现代社会越来越需要有团结协作意识强的人,而团结协作意识不是随便就有的,这是需要在人一生中慢慢培养,而小学阶段又是人生中的重要阶段,所以培养学生的团结精神和集体意识是每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四、 挖掘和丰富教学的趣味性
  一个美术课堂,如果只是局限于课本内容,老师照本宣科、枯燥无味,学生规规举举地听,这种教学模式应该说是无效的教学。这样的课堂氛围学生很难提起精神来,更谈不上有什么兴趣,结果是老师在上面讲学生会昏昏欲睡。只有不断地增添教学的趣味性,才有可能把课堂激活。要增加教学的趣味性,首先是教师认识广泛,不断引入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知识,增强课堂教学内容的拓展性、开放性。让学生感到美术有学不完的知识,从而产生学习的欲望。其次是要不断提高教师教学语言的趣味,幽默、宏亮、富有音乐感和鼓动性强的语言,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又可以感受到老师的美言乐趣。这样学生就会乐意去接受美术教学,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学习。再次是老师要结合农村当地的生活环境实际,利用自然环境资源及校园、社会生活资源选增一些更有趣味、更为实用的教学内容。另外,还可以把学习美术与学习音乐、语文、历史、数学等学科联系起来,拓展艺艺术空间,增强艺术趣味。
  兴趣的培养靠科学的指导。对学生美术技能的培养,是在学生对美术知识的理性认识之后,通过大量的练习实践活动来获得的。这个环节需要老师正确、科学地辅导。首先教师要正确地指导学生高质量地学习知识和进行技能训练。其次是正确地辅导学生进行自学。美术课教学中,大部分时间让学生进行作业练习或自学,在这个时间内,教师应根据不同的课业内容、教学形式和不同的学生而采用不同的辅导方法以及选择不同的辅导重点。在辅导方式上,一是辅导好全体学生的学习和训练;二是根据教学内容辅导好各课业的学习和训练;三是较好地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要求。只要老师能进行科学的辅导,学生就易于接受、易于掌握美术技法。学生学美术难的心理障碍排除了,便体会到学习美术的轻快感,就会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了。
  五、 组织小型绘画竞赛活动
  丰富的课外活动是丰富学生精神生活、扩大视野、陶冶情操、激励创新的有效阵地。创造力与创造活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培训创造力最好的办法是多多开展创造活动。各级各类美术竞赛是锻炼学生创造力的大擂台,美术课堂教学组织小型绘画竞赛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竞争能力的难得时机,学生在这种活动中,可以不受教材范围限制,能随心所欲、独立自主地得以发展,展开想象的翅膀尽情挥洒,创作出令我们难以想象的优秀作品。
  小学美术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和管理者,应该在生本教育中,让全体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成为有健全人格,有创新精神的合格人才。我们要努力的把每一堂美术课都上到最精彩,灵活的抓住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充分激发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