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谈写好作文的技巧
【作者】 刘丽慧
【机构】 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盘鳌乡晋凤中心小学
【正文】 教学不仅仅是叫学生装东西,一板一眼的随从课本知识,而是教会学生在学习中找到自己,抓住自己想要的东西。一直以来,语文都被认为是百科之母。所以学好语文是所有学生取得优异成绩的首要条件。然而,若想语文取得好成绩,作文水平的质量好坏就成了重中之重。既然作文如此的重要,那么要怎样才能教会学生写出好的文章呢?
首先,改变学生张口滔滔不绝下笔却寥寥几句的现状。在平日的生活中,大部分学生都有说不完的话题和道不完的有趣事,可一旦拿到作文本的时候就傻乎乎的下笔无语了。这是因为书面表达能力太差了。扭转这一现状的最佳办法就是:尽量改平时的语言交流为书面交流。曾经,有很多学生喜欢与我聊天,他们在谈话中都是谈得头头是道,但我发现其作文水平很一般,后来,我以时间忙碌为由,要求他们用书面的形式与我进行交流。经过一学期的实践,很明显,同学们的写作水平得以长足的进步。
然后,确定作文的主题,主题之于作文,好比人的灵魂。如果一篇作文连清晰的主题都没有,就如同一盘散沙,别人都看不懂想表达什么的作文,能成为好的作文吗?所以,在下笔之前应当想好自己要写什么,确定好主题,才不会跑偏,避免作文混乱,这样,故事才可娓娓道来,看的人也舒心。
其次,改变学生“巧妇难做无米之炊”的现状。若作文是汇成语文湖海的河流,那么素材便是组成河流的水滴。一篇好作文若想生动形象,那就不可缺少有趣的素材。事实上,素材原本就是具有的东西,只是走着走着就被掩盖了,学生将其忽略便自然运用不来了。下面我将谈谈如何收集素材——
第一,生活中去猎取:“从生活中来再到生活中去”,每一天我们身边都会发生许多有趣的事情,不要微微一笑便带过,我们要学会用笔头记录下来,这既是作文的乐趣也是作文的需要。融入了车水马龙的喧闹和接地气的市井纷繁,想必这样原汁原味的作文也不会略显枯燥和乏味。
第二,美文中去收集:“书中自有千种栗,书中车马多如簇”,传扬了千年的古词风韵,歌颂了百年的文人佳作,都是比金银珠宝更为珍贵的财物。看书,可静神平心;看好书,人的精神也随之升华。而对于学生,多看美文可大大提升作文水平,文字会在读书中自然而然的受到感染,僵硬无聊的话语也可能会变得柔软富有感情。读书时,还应当随时摘录好的句子,学会变通,灵活的运用到自己作文中来。美的句子可为作文起到画龙点睛的重要作用。
第三,灵感中去挖掘:“灵感是上帝的尾巴,用力的抓住他,别让他溜了。”很多学生都有自己很多的想法,有的甚至还会在脑袋中编故事。可惜的是他们只当作自己在发呆中的胡思乱想,一次次让灵感从脑袋中滑走。那么我们应该告诉学生,在你们装有千思百绪的脑袋里,那最为精彩的一条想法就是你不可多得的灵感。学着把灵感用于你的作文中,为你的作文注入你的血液,富有你的独特色彩,这样的作文,最有魅力。
素材的收集最重要的就是这三点,简概括为六个字便是“发现”“阅读”和“运用”。我信学生只要学会这三点,作文水平的提升便指日可待。
最后,措词和句子的提升。当两篇内容相近的作文共同比较时,必是措词与句子更为优秀的作文获胜。比如,“高兴”一词,虽准确表示了人的喜悦之情,可太乏味与木板,缺乏生动,难以给人联想。那我们该如何改变呢?拓展措词。“高兴”可以改为“兴高采烈”“眉飞色舞”“心花怒放”“欢欣若狂”等,或者是叠词“高高兴兴”“开开心心”“欢欢喜喜”等,这都会为作文增添亮点。关于句子,比如这句话“今天出太阳了”,虽让人明白了所想表达的主题是什么,可是否显得过于普通毫无亮点呢?这时候,老师们应注意,教学生多使用修辞手法,比喻、对比、反问、排比等。上面那句话我们可用拟人手法“今天太阳公公对着我开心地笑了”。或者采用排比手法“雨停了;风起了;花开了;太阳出来了”是不是显得更加有趣呢?所以,不止是有清晰的主题,还得有美丽的辞藻加以点缀。
有健全的躯体——文章结构书面表达;鲜活的灵魂——确定主题清晰思路;生动的大脑——有趣的素材;美丽的相貌——优美辞藻。做到这上面四点,写好作文就不再困难了。
首先,改变学生张口滔滔不绝下笔却寥寥几句的现状。在平日的生活中,大部分学生都有说不完的话题和道不完的有趣事,可一旦拿到作文本的时候就傻乎乎的下笔无语了。这是因为书面表达能力太差了。扭转这一现状的最佳办法就是:尽量改平时的语言交流为书面交流。曾经,有很多学生喜欢与我聊天,他们在谈话中都是谈得头头是道,但我发现其作文水平很一般,后来,我以时间忙碌为由,要求他们用书面的形式与我进行交流。经过一学期的实践,很明显,同学们的写作水平得以长足的进步。
然后,确定作文的主题,主题之于作文,好比人的灵魂。如果一篇作文连清晰的主题都没有,就如同一盘散沙,别人都看不懂想表达什么的作文,能成为好的作文吗?所以,在下笔之前应当想好自己要写什么,确定好主题,才不会跑偏,避免作文混乱,这样,故事才可娓娓道来,看的人也舒心。
其次,改变学生“巧妇难做无米之炊”的现状。若作文是汇成语文湖海的河流,那么素材便是组成河流的水滴。一篇好作文若想生动形象,那就不可缺少有趣的素材。事实上,素材原本就是具有的东西,只是走着走着就被掩盖了,学生将其忽略便自然运用不来了。下面我将谈谈如何收集素材——
第一,生活中去猎取:“从生活中来再到生活中去”,每一天我们身边都会发生许多有趣的事情,不要微微一笑便带过,我们要学会用笔头记录下来,这既是作文的乐趣也是作文的需要。融入了车水马龙的喧闹和接地气的市井纷繁,想必这样原汁原味的作文也不会略显枯燥和乏味。
第二,美文中去收集:“书中自有千种栗,书中车马多如簇”,传扬了千年的古词风韵,歌颂了百年的文人佳作,都是比金银珠宝更为珍贵的财物。看书,可静神平心;看好书,人的精神也随之升华。而对于学生,多看美文可大大提升作文水平,文字会在读书中自然而然的受到感染,僵硬无聊的话语也可能会变得柔软富有感情。读书时,还应当随时摘录好的句子,学会变通,灵活的运用到自己作文中来。美的句子可为作文起到画龙点睛的重要作用。
第三,灵感中去挖掘:“灵感是上帝的尾巴,用力的抓住他,别让他溜了。”很多学生都有自己很多的想法,有的甚至还会在脑袋中编故事。可惜的是他们只当作自己在发呆中的胡思乱想,一次次让灵感从脑袋中滑走。那么我们应该告诉学生,在你们装有千思百绪的脑袋里,那最为精彩的一条想法就是你不可多得的灵感。学着把灵感用于你的作文中,为你的作文注入你的血液,富有你的独特色彩,这样的作文,最有魅力。
素材的收集最重要的就是这三点,简概括为六个字便是“发现”“阅读”和“运用”。我信学生只要学会这三点,作文水平的提升便指日可待。
最后,措词和句子的提升。当两篇内容相近的作文共同比较时,必是措词与句子更为优秀的作文获胜。比如,“高兴”一词,虽准确表示了人的喜悦之情,可太乏味与木板,缺乏生动,难以给人联想。那我们该如何改变呢?拓展措词。“高兴”可以改为“兴高采烈”“眉飞色舞”“心花怒放”“欢欣若狂”等,或者是叠词“高高兴兴”“开开心心”“欢欢喜喜”等,这都会为作文增添亮点。关于句子,比如这句话“今天出太阳了”,虽让人明白了所想表达的主题是什么,可是否显得过于普通毫无亮点呢?这时候,老师们应注意,教学生多使用修辞手法,比喻、对比、反问、排比等。上面那句话我们可用拟人手法“今天太阳公公对着我开心地笑了”。或者采用排比手法“雨停了;风起了;花开了;太阳出来了”是不是显得更加有趣呢?所以,不止是有清晰的主题,还得有美丽的辞藻加以点缀。
有健全的躯体——文章结构书面表达;鲜活的灵魂——确定主题清晰思路;生动的大脑——有趣的素材;美丽的相貌——优美辞藻。做到这上面四点,写好作文就不再困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