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初中英语情感教育策略之以情育情
【作者】 王润红
【机构】 西藏江孜县闵行中学
【摘要】英语学习在初中阶段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也是学生学习英语的重要阶段。部分学生在面对英语学习时存在情感障碍,对英语学科表现出排斥的情绪,英语教学效果必然受到很大影响。英语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显得尤为重要,并且中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情感及其渗透力量的强弱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成败优劣。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从而帮助他们提高英语成绩呢?本文就中学英语教学中的情感问题进行剖析,谈谈如何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从而促进中学生的英语学习。【关键词】情感的渗透;情感的培养
【正文】
情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积极进行情感教育,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消除学生抵触英语的情绪,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只有在良好的师生互动氛围中,才能帮助学生提高英语能力,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质。
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英语的重要阶段,因为它客观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提高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学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根据调查研究发现,在中学所有学科学习中学生最喜欢和最不喜欢的学科中均有英语。在多年的英语教学中我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英语这门学科的学习态度都很消极,在情感上对英语这门学科很排斥。面对英语学习时就存在情感障碍,这种情感障碍让学生处于一种封闭压抑的学习状态之中,这种状态恰如一张无形的网将外语教学中大量的信息过滤掉,自然教学效果就会受到影响,学生学习的成就感被削弱。列宁说过: “人类探究真理时,积极肯定的情感起激励促进作用,消极否定的情感起抑制障碍作用。”因此,作为英语老师就应该在自己的教学中重视学生的情感教育,想方设法培养和增强学生积极肯定的情感,减低消极否定的情感。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在对学生情感教育方面我作了如下努力:
一、情感是连接教师、教材、学生最好的催化剂和黏合剂
情感教育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情感因素,充分利用情感的积极作用来完成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英语教学是一门语言教学,语言的活力就是其生命力,没有情感就没有语言的活力。而情感又是连接教师、教材、学生最好的催化剂和黏合剂。要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情感,首先,教师就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倾注一定的情感,把英语课上得情趣盎然,才能影响、感染学生,创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积极的英语学习情绪和潜能。
在新课程中情感不再是课程的附属物,而是课程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内容本身体现了情感态度与语言学习的密不可分。教师首先要吃透教材,挖掘教材本身的情感因素,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情感方面的积极作用。新目标人教版这套英语教材内容具有实用性和鲜活性,语言材料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发现有的学生叛逆心很强,学习态度不端正,甚至还对父母不尊重。在上“This is my sister.”这一课时 我给学生们看了一段关于“Family”的公益广告,通过这个公益广告,让学生们能意识到父母对他们的关爱,同样他们也要关爱父母、尊重父母。又如,在教学“What do you want to be?”一课时,通过小组讨论后,我问同学们,“What do you want to be when you grow up? 有的学生回答,“I want to be a doctor.” 我马上表示赞赏,“That’s quite good! A doctor is a very respectful job. But what should you do if you want to be a doctor?”学生回答,“I should study hard。”我给予肯定,“Study hard and your dream will come true.”。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可以让学生了解各种职业的特点,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生活目标,促使他们清醒地认识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努力。有了这样的情感教育之后,学生们的学习态度有了明显的进步,对英语学科的积极性也增强了。作为英语教师应充分挖掘并利用教材中积极健康的语言材料,有目的、有意识地与英语教学结合起来,给学生思想感情上的熏陶,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到增强学习的效果,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的目的。
二、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用情感来培育情感
师德建设的核心是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用自身真挚、深厚的感情和自身的人格魅力来感染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情感,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从而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每个学生在学校里都能抬起头来走路。”有的学生会因为老师对其行为的一次赞扬而加倍努力,保持对英语持久的爱好和兴趣,而有的学生则会因为老师的严厉批评挫伤了自尊心和积极性,从此失去了对这门课的兴趣。因此,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以多表扬少批评的方式来疏导情感障碍,要不吝啬表扬。多表扬,少批评,对每个学生来说多非常重要。凡是学生有一点进步都要及时给予表扬,凡是学生出现错误要耐心、细致给予指导、纠正。尽量少批评,多表扬。在他们平时的作业中多给几个“good”之类的词语,要让学生觉得老师喜欢他们,关注他们。学生才会对英语这门学科产生兴趣,才会主动去学。课堂上教师也要给予学生积极性评价,根据学生个体的差异设置课堂提问,请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相应难度的问题,尽量给予具体、有针对性的特色性的评价,多用如“good”“ perfect”,“fantastic” ,“You’ve done a good job.”这种鼓励的话语,加之教师温和的眼神,会在学生的心理涌起一股暖流。使学生了解区别于别人的特点和优点,产生一种真正被老师重视的情感体验,从而提高其自尊心和自信心。
三、重视英语教学环境中的情感培养
学校教育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教师和学生。教师和学生之间必须建立一种和谐的情感型师生关系。教师应创造机会和学生交流、沟通,关心爱护学生,耐心帮助学生。以情育情的另一方面是要重视英语教学环境中的人际关系,也就是要重视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教师从情感角度上着眼对教学组织形式进行优化处理,使教学组织形式在为教学活动服务的过程中能充分发挥其在情感方面的积极作用。通过灵活分组、角色转换等策略对人员组织进行情感处理。如充分利用教室空间,采取不同于常规的座位编排方式,使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充分开展,将分组作为课堂引发积极情绪情感的手段。例如,教学中把学生行、排、组同桌等单位,还可按学生的英语水平组合,以加大学生的活动。如,我在教学初一(下)第三单元“Why do you like koalas ?”让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来表演各种不同的动物,让其余的同学猜他们表演的是什么动物。还有我在教学初一上册“How much are these pants ?” 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不同场景的购买东西的语言活动,学生们十分积极踊跃,认真扮演着语言场景中的每一个角色。同学们在参与活动的同时也就促进了同学之间相互了解,有利于培养良好的同学关系,这样才能创造更好的学习氛围。另外,我还充分利用早读、自习课等途径,深入地接触了解学生,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即教育学中的“自己人效应”,从而有效地增强学生适应环境的能力,使他们保持良好的心境和平稳的情绪,促进学生学习英语的内在动力。教师应主动地多和学生交流,试着走入学生的内心世界,让学生感觉到你不仅仅是他们的师长,更是他们的朋友。从而使学生对老师产生信任感,亲切感,真正做到 “亲其师, 信其道”,自觉地把老师的要求转化为自身的需要,调动起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学习成绩。
情感教育和教学效果有着直接的联系。它渗透于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教学过程,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调节好师生情绪,使师生处于积极的情感状态,这也是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的前提。缘于学生英语学习的情感障碍问题,我通过以上的方法和途径,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情感,克服消极的学习情感,让学生重视英语这门学科,并喜欢英语,慢慢从“要我学”到“我要学”,英语教学效果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学,只有关注学生的情感,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才有望为学生终身的英语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情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积极进行情感教育,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消除学生抵触英语的情绪,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只有在良好的师生互动氛围中,才能帮助学生提高英语能力,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质。
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英语的重要阶段,因为它客观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提高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学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根据调查研究发现,在中学所有学科学习中学生最喜欢和最不喜欢的学科中均有英语。在多年的英语教学中我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英语这门学科的学习态度都很消极,在情感上对英语这门学科很排斥。面对英语学习时就存在情感障碍,这种情感障碍让学生处于一种封闭压抑的学习状态之中,这种状态恰如一张无形的网将外语教学中大量的信息过滤掉,自然教学效果就会受到影响,学生学习的成就感被削弱。列宁说过: “人类探究真理时,积极肯定的情感起激励促进作用,消极否定的情感起抑制障碍作用。”因此,作为英语老师就应该在自己的教学中重视学生的情感教育,想方设法培养和增强学生积极肯定的情感,减低消极否定的情感。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在对学生情感教育方面我作了如下努力:
一、情感是连接教师、教材、学生最好的催化剂和黏合剂
情感教育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情感因素,充分利用情感的积极作用来完成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英语教学是一门语言教学,语言的活力就是其生命力,没有情感就没有语言的活力。而情感又是连接教师、教材、学生最好的催化剂和黏合剂。要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情感,首先,教师就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倾注一定的情感,把英语课上得情趣盎然,才能影响、感染学生,创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积极的英语学习情绪和潜能。
在新课程中情感不再是课程的附属物,而是课程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内容本身体现了情感态度与语言学习的密不可分。教师首先要吃透教材,挖掘教材本身的情感因素,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情感方面的积极作用。新目标人教版这套英语教材内容具有实用性和鲜活性,语言材料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发现有的学生叛逆心很强,学习态度不端正,甚至还对父母不尊重。在上“This is my sister.”这一课时 我给学生们看了一段关于“Family”的公益广告,通过这个公益广告,让学生们能意识到父母对他们的关爱,同样他们也要关爱父母、尊重父母。又如,在教学“What do you want to be?”一课时,通过小组讨论后,我问同学们,“What do you want to be when you grow up? 有的学生回答,“I want to be a doctor.” 我马上表示赞赏,“That’s quite good! A doctor is a very respectful job. But what should you do if you want to be a doctor?”学生回答,“I should study hard。”我给予肯定,“Study hard and your dream will come true.”。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可以让学生了解各种职业的特点,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生活目标,促使他们清醒地认识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努力。有了这样的情感教育之后,学生们的学习态度有了明显的进步,对英语学科的积极性也增强了。作为英语教师应充分挖掘并利用教材中积极健康的语言材料,有目的、有意识地与英语教学结合起来,给学生思想感情上的熏陶,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到增强学习的效果,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的目的。
二、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用情感来培育情感
师德建设的核心是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用自身真挚、深厚的感情和自身的人格魅力来感染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情感,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从而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每个学生在学校里都能抬起头来走路。”有的学生会因为老师对其行为的一次赞扬而加倍努力,保持对英语持久的爱好和兴趣,而有的学生则会因为老师的严厉批评挫伤了自尊心和积极性,从此失去了对这门课的兴趣。因此,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以多表扬少批评的方式来疏导情感障碍,要不吝啬表扬。多表扬,少批评,对每个学生来说多非常重要。凡是学生有一点进步都要及时给予表扬,凡是学生出现错误要耐心、细致给予指导、纠正。尽量少批评,多表扬。在他们平时的作业中多给几个“good”之类的词语,要让学生觉得老师喜欢他们,关注他们。学生才会对英语这门学科产生兴趣,才会主动去学。课堂上教师也要给予学生积极性评价,根据学生个体的差异设置课堂提问,请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相应难度的问题,尽量给予具体、有针对性的特色性的评价,多用如“good”“ perfect”,“fantastic” ,“You’ve done a good job.”这种鼓励的话语,加之教师温和的眼神,会在学生的心理涌起一股暖流。使学生了解区别于别人的特点和优点,产生一种真正被老师重视的情感体验,从而提高其自尊心和自信心。
三、重视英语教学环境中的情感培养
学校教育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教师和学生。教师和学生之间必须建立一种和谐的情感型师生关系。教师应创造机会和学生交流、沟通,关心爱护学生,耐心帮助学生。以情育情的另一方面是要重视英语教学环境中的人际关系,也就是要重视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教师从情感角度上着眼对教学组织形式进行优化处理,使教学组织形式在为教学活动服务的过程中能充分发挥其在情感方面的积极作用。通过灵活分组、角色转换等策略对人员组织进行情感处理。如充分利用教室空间,采取不同于常规的座位编排方式,使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充分开展,将分组作为课堂引发积极情绪情感的手段。例如,教学中把学生行、排、组同桌等单位,还可按学生的英语水平组合,以加大学生的活动。如,我在教学初一(下)第三单元“Why do you like koalas ?”让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来表演各种不同的动物,让其余的同学猜他们表演的是什么动物。还有我在教学初一上册“How much are these pants ?” 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不同场景的购买东西的语言活动,学生们十分积极踊跃,认真扮演着语言场景中的每一个角色。同学们在参与活动的同时也就促进了同学之间相互了解,有利于培养良好的同学关系,这样才能创造更好的学习氛围。另外,我还充分利用早读、自习课等途径,深入地接触了解学生,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即教育学中的“自己人效应”,从而有效地增强学生适应环境的能力,使他们保持良好的心境和平稳的情绪,促进学生学习英语的内在动力。教师应主动地多和学生交流,试着走入学生的内心世界,让学生感觉到你不仅仅是他们的师长,更是他们的朋友。从而使学生对老师产生信任感,亲切感,真正做到 “亲其师, 信其道”,自觉地把老师的要求转化为自身的需要,调动起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学习成绩。
情感教育和教学效果有着直接的联系。它渗透于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教学过程,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调节好师生情绪,使师生处于积极的情感状态,这也是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的前提。缘于学生英语学习的情感障碍问题,我通过以上的方法和途径,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情感,克服消极的学习情感,让学生重视英语这门学科,并喜欢英语,慢慢从“要我学”到“我要学”,英语教学效果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学,只有关注学生的情感,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才有望为学生终身的英语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