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要让多媒体成为语文教师的好帮手
【作者】 索南冷智
【机构】 青海省海南州兴海县第二民族中学
【摘要】多媒体教学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好方法,多媒体教学进入课堂教学已成为一种趋势。我们教师应不断更新观念,学习使用新知识、新技术,把多媒体引进课堂,让它成为我们教学的好帮手。【关键词】多媒体;教学;帮手;能力
【正文】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现代社会已经步入信息时代。多媒体教学已越来越受重视,并成为信息时代教育的重要标志。实践证明,多媒体教学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好方法,多媒体教学进入课堂教学已成为一种趋势。我们教师应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更新观念,学习使用新知识、新技术,把多媒体引进课堂,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努力。
在语文课堂上恰当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能提高教学效率,同时能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提高,尤其是在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语言能力、形象思维能力等方面,能起到超乎寻常的效果。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运用电教媒体达到教学最优化的效果,怎样根据具体的教学对象,确定最优化的教学目标,选择最优化的教学媒体,让学生用较少时间,学会较多知识,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呢?通过几年教学实践,我认为利用多媒体教学促进教学优化,必须把握学科特点,研究教学规律,科学运用多媒体。
一、运用多媒体营造欢快轻松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朱熹亦曰:“教人未见趣,必不乐学。”这说明兴趣是求知的先导。心理学表明:文字符号,空洞说教,抽象讲析,都难以引起学生兴趣。而现代化的多媒体,集文字、图像、声音等多种媒体于一体,对展示信息可以产生极佳效果,课堂中恰当的使用多媒体,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气氛显得轻松愉快。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一优势,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苏州园林》是一篇说明文,对说明文的学习学生大多不感兴趣,因为它比较枯燥。再说对于西部一个偏远小乡镇的学生来说,他们不仅没有去过苏州园林,有的连听都没有听过。因此对苏州园林的美景就缺乏感性的认识。为了创设情景,激发兴趣,我这样导入新课:“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说明苏州很美。苏州的美体现在哪里呢?那就是“苏州园林”。老师今天就带领大家去领略苏州园林的美景吧。接着播放苏州园林风光视频,学生兴趣盎然,一边看一边发出阵阵欢呼:“美,实在是美!”然后我问学生“苏州园林实在是美,那它美在哪里呢?”学生一下子就沉浸到了课文阅读中,这就为后面的教学营造了轻松的学习氛围。
二、运用多媒体拓展学生感性认识,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情境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是一种基本的教学方法。多媒体能变抽象的语言文字为具体的视觉画面,丰富学生感知,开发想象潜力,再现课文中的人或事,便于学生理解作品的意境、主旨,有利于学生建立丰富的表象系统,为其形象思维奠定基础。在语文教学中,学生接触的多是语言描绘,不是形象的本身。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突破时空限制,有效地渲染气氛,激发情感,丰富表象,发展想象力,让学生如临其境、感同身受。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这是一首写景的七言律诗。如果只用语言分析,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即使背诵下来,也体味不到西湖春景的美丽。教学这首诗时,我先播放一段西湖春天的风光画面,让学生身处早春的氛围之中,并从中感受到春意绵绵,春光无限。再让学生随录音朗读课文。学生因此兴趣盎然,学习效率大大提高。这是因为运用多媒体,将学生带进了一个形象的世界,增添了学生的感性认识,丰富了学生的形象思维。
三、运用多媒体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
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深刻体会到,有些内容比较枯燥、抽象难以理解,尽管有时讲得口干舌燥,学生还是不知其所以然。多媒体的优势在于它能够最充分、最有效的传达授课者所要传输的信息,传达授课者无法或难以用语言表达清楚的概念、信息及一些远离我们生活的事物本相,帮助学生轻松突破学习中的难点。从而增强语文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和生动性,为释疑解难提供突破口。《安塞腰鼓》这篇课文,学生对黄土高原充满原始意味和浓郁乡土气息的民间艺术缺乏形象的直接的感受,如果教师只从字面上进行分析讲解,任你讲得口干舌燥,学生也无法了解这种舞蹈艺术的内涵,也无法理解安塞腰鼓体现的激荡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在教学过程中只要你播放一段安塞腰鼓舞蹈片段,让学生从场面、舞姿、声响等方面,感受安塞腰鼓的恢弘气势,安塞腰鼓体现的激荡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就不用讲解了,这样就能事半功倍。
四、运用多媒体进行作文讲评,可以帮助教师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最高目标,是学生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可是,在作文教学中,作文讲评一直是一个难点,因为,学生的作文现状全靠教师的语言再现,学生无法窥其原貌。自从有了多媒体的投影设备后,作文讲评就方便了许多。在进行作文讲评前,我先把好中差作文中具有代表性的作文各一篇,利用实物投影出来,然后直接在原作文本上评改。同学们在上作文讲评课时则可以先看同学的原文,再看教师的评改,然后听教师的讲评,同时还可以抒发自己的见解。这样,师生共同参与,畅所欲言,一起评改例文,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大家在讲评中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受益匪浅。另外被讲评的学生,因为面对面地感受到了教师、同学的帮助,从中也体味到了作文的不足与成功的喜悦,心理得到了满足,记忆也更加深刻,同时更激发了作文的热情。经过两次这样的作文讲评后,同学们情趣高涨,纷纷要求讲评他们的作文。这就是多媒体给作文教学带来的直接的效益。
在语文教学中,巧妙运用多媒体的优势,做到张弛有度,它就是语文教师的好帮手,它就能更好地为语文教学服务,也一定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多媒体有许多的优势,但它也不是万能的。使用时应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规律等需要适时适度选用,要知道它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在教学内容偏重于需要感性思维时,如人物形象的描绘、情感态度的体验等,它的作用就会受到极大的限制。如果语文教学中过分依赖多媒体,会限制教师现场灵活发挥和师生间的直接交流,会压制教师的突发灵感和创造,会束缚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心灵火花。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也会越来越重要,但我们一定要慎重地有选择地运用。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现代社会已经步入信息时代。多媒体教学已越来越受重视,并成为信息时代教育的重要标志。实践证明,多媒体教学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好方法,多媒体教学进入课堂教学已成为一种趋势。我们教师应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更新观念,学习使用新知识、新技术,把多媒体引进课堂,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努力。
在语文课堂上恰当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能提高教学效率,同时能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提高,尤其是在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语言能力、形象思维能力等方面,能起到超乎寻常的效果。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运用电教媒体达到教学最优化的效果,怎样根据具体的教学对象,确定最优化的教学目标,选择最优化的教学媒体,让学生用较少时间,学会较多知识,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呢?通过几年教学实践,我认为利用多媒体教学促进教学优化,必须把握学科特点,研究教学规律,科学运用多媒体。
一、运用多媒体营造欢快轻松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朱熹亦曰:“教人未见趣,必不乐学。”这说明兴趣是求知的先导。心理学表明:文字符号,空洞说教,抽象讲析,都难以引起学生兴趣。而现代化的多媒体,集文字、图像、声音等多种媒体于一体,对展示信息可以产生极佳效果,课堂中恰当的使用多媒体,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气氛显得轻松愉快。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一优势,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苏州园林》是一篇说明文,对说明文的学习学生大多不感兴趣,因为它比较枯燥。再说对于西部一个偏远小乡镇的学生来说,他们不仅没有去过苏州园林,有的连听都没有听过。因此对苏州园林的美景就缺乏感性的认识。为了创设情景,激发兴趣,我这样导入新课:“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说明苏州很美。苏州的美体现在哪里呢?那就是“苏州园林”。老师今天就带领大家去领略苏州园林的美景吧。接着播放苏州园林风光视频,学生兴趣盎然,一边看一边发出阵阵欢呼:“美,实在是美!”然后我问学生“苏州园林实在是美,那它美在哪里呢?”学生一下子就沉浸到了课文阅读中,这就为后面的教学营造了轻松的学习氛围。
二、运用多媒体拓展学生感性认识,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情境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是一种基本的教学方法。多媒体能变抽象的语言文字为具体的视觉画面,丰富学生感知,开发想象潜力,再现课文中的人或事,便于学生理解作品的意境、主旨,有利于学生建立丰富的表象系统,为其形象思维奠定基础。在语文教学中,学生接触的多是语言描绘,不是形象的本身。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突破时空限制,有效地渲染气氛,激发情感,丰富表象,发展想象力,让学生如临其境、感同身受。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这是一首写景的七言律诗。如果只用语言分析,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即使背诵下来,也体味不到西湖春景的美丽。教学这首诗时,我先播放一段西湖春天的风光画面,让学生身处早春的氛围之中,并从中感受到春意绵绵,春光无限。再让学生随录音朗读课文。学生因此兴趣盎然,学习效率大大提高。这是因为运用多媒体,将学生带进了一个形象的世界,增添了学生的感性认识,丰富了学生的形象思维。
三、运用多媒体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
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深刻体会到,有些内容比较枯燥、抽象难以理解,尽管有时讲得口干舌燥,学生还是不知其所以然。多媒体的优势在于它能够最充分、最有效的传达授课者所要传输的信息,传达授课者无法或难以用语言表达清楚的概念、信息及一些远离我们生活的事物本相,帮助学生轻松突破学习中的难点。从而增强语文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和生动性,为释疑解难提供突破口。《安塞腰鼓》这篇课文,学生对黄土高原充满原始意味和浓郁乡土气息的民间艺术缺乏形象的直接的感受,如果教师只从字面上进行分析讲解,任你讲得口干舌燥,学生也无法了解这种舞蹈艺术的内涵,也无法理解安塞腰鼓体现的激荡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在教学过程中只要你播放一段安塞腰鼓舞蹈片段,让学生从场面、舞姿、声响等方面,感受安塞腰鼓的恢弘气势,安塞腰鼓体现的激荡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就不用讲解了,这样就能事半功倍。
四、运用多媒体进行作文讲评,可以帮助教师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最高目标,是学生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可是,在作文教学中,作文讲评一直是一个难点,因为,学生的作文现状全靠教师的语言再现,学生无法窥其原貌。自从有了多媒体的投影设备后,作文讲评就方便了许多。在进行作文讲评前,我先把好中差作文中具有代表性的作文各一篇,利用实物投影出来,然后直接在原作文本上评改。同学们在上作文讲评课时则可以先看同学的原文,再看教师的评改,然后听教师的讲评,同时还可以抒发自己的见解。这样,师生共同参与,畅所欲言,一起评改例文,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大家在讲评中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受益匪浅。另外被讲评的学生,因为面对面地感受到了教师、同学的帮助,从中也体味到了作文的不足与成功的喜悦,心理得到了满足,记忆也更加深刻,同时更激发了作文的热情。经过两次这样的作文讲评后,同学们情趣高涨,纷纷要求讲评他们的作文。这就是多媒体给作文教学带来的直接的效益。
在语文教学中,巧妙运用多媒体的优势,做到张弛有度,它就是语文教师的好帮手,它就能更好地为语文教学服务,也一定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多媒体有许多的优势,但它也不是万能的。使用时应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规律等需要适时适度选用,要知道它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在教学内容偏重于需要感性思维时,如人物形象的描绘、情感态度的体验等,它的作用就会受到极大的限制。如果语文教学中过分依赖多媒体,会限制教师现场灵活发挥和师生间的直接交流,会压制教师的突发灵感和创造,会束缚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心灵火花。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也会越来越重要,但我们一定要慎重地有选择地运用。